胸悶氣短,可不能輕視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胸悶是什麼?

胸悶氣短,可不能輕視

胸悶(chest distress)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輕者若無其事,重者則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

一、功能性胸悶

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二、病理性胸悶

1、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緩慢發生。突然發生的多數是由於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症狀逐漸加重。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溼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2、對於病理性胸悶必須引起重視,以免延誤必要的治療。患者應該到醫院去進行胸部透視、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液生化等檢查以及肺功能測定,以便臨床醫師進一步確診。

3、孕婦胸悶氣短:在懷孕後有可能出現胸悶氣短,感覺呼氣不舒服,難受的現象。排除心臟的問題,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4、年輕女性心悸胸悶:最常見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心理性因素主要由鬱悶、情慾不遂等不愉快的情緒引起。與性激素分泌水平也大有關係。還有心肌炎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病理因素。

5、胸悶憋氣的原因比較多,它可能是身體器官的功能性表現,也可能是人體發生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最常見的是由於心臟和肺部的疾病造成的。

6、心源性胸悶--特點為勞累後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患者可從睡眠中憋醒,見於心臟病患者出現肺淤血、心功能不全.胸悶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時,心絞痛的一種表現.

7、胸痛伴有胸悶、心悸,與此同時或在此之前,出現發熱、身體痠痛、咽痛、腹瀉等症狀,可見於急性心肌炎。

心血管內科主任阮長武來支招

胸悶氣短,可不能輕視

1、在風和日暖的天氣,要外出曬太陽,散步和做一些力 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國增強肺功能,最好每天能堅持30分鐘 的呼吸鍛鍊和深呼吸運動,這樣,既可促進支氣管的通氣功能, 又可增強肺泡的彈性和血液供給。

2、注意衛生,合理營養、戒菸、避免停留在塵埃多的地方,並避免接觸對氣管和支氣管有刺激作用的煙氣、毒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