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爲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爐霍縣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總面積5796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6萬。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一、歷史沿革

1、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霍爾章谷安撫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置爐霍屯,宣統三年(1911年)改屬登科府,置章谷設治委員。1913年置爐霍縣。1914年屬川邊特別行政區。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於此置波巴依得瓦政府。1939年屬西康省。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二、地名來歷

爐霍系藏語“山岩村”之意。因原為霍爾章谷所屬四土司之地。東南與打箭爐毗連,故名。《西康圖經》:“原屬打箭爐廳,而轄霍爾諸部,故命名爐霍。土人則至今稱其地為章谷也”

三、風景名勝

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1、卡莎湖。位於甘孜州爐霍縣西北約60公里的朱倭區充古香側,是一個山凹低窪地帶形成的淡水湖,總面積1.09平方公里,卡莎湖四周群山環抱,湖水湛藍寧靜,宛如仙境,卡莎湖是鳥類的樂園,黑頸鶴、黃鴨、斑頭雁、野鴨在這裡自由地覓食戲水。

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2、吉絨寺。古名“多更雍仲林寺”,位於現今的甘孜州爐霍縣西北方,G317國道附近之山體北面,海拔三千多米,吉絨寺建寺的地形,為右旋海螺。這裡也曾經蒞臨過很多大證士,修持大圓滿。吉絨寺因此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覺姆寺院。

四川省爐霍縣,藏語山岩村之意,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重鎮

3、爐霍鮮水河國家溼地公園。前身為爐霍林業局東風農場,2013年12月30日經四川省林業廳批准成立爐霍蝦拉沱省級溼地公園,規劃區位於爐霍縣東南部的蝦拉沱片區內;2016年6月,爐霍縣申報的蝦拉沱省級溼地公園晉升霍爾章谷國家級溼地公園,2016年10月21日國家林業局專家對霍爾章谷國家溼地公園外業及設計進行了評估,並結合爐霍縣實際情況,將霍爾章谷溼地公園更名為鮮水河國家溼地公園。

四、民族文化

1、爐霍石棺文化。爐霍縣地處遠古民族遷徙古道要衢,以石棺為代表的遠古文明遺存十分豐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縣內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遺址就有6處,沿達曲河、泥曲河、鮮水河西岸臺地均有零星分佈,是名符其實的石棺王國。

2、爐霍“望果”節。 “望果”是藏語的音譯,“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轉圈。“望果”就是繞田間地頭轉圈。它是爐霍等縣農區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預祝農業豐收的傳統節日,因此,又稱為豐收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