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這是凱迪拉克的一句廣告語,我一見鍾情,似有所思,若有所得,遂成此文。

01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諸君,我們不妨先來自查一番,您或您身邊的人,是否存在這樣的人。

A君信奉“打工賺不了錢,創業才是王道”,平時喜好高談闊論,對互聯網+,共享經濟,區塊鏈如數家珍,信誓旦旦要立一番偉業,每次聊的老激動了,轉頭回家洗洗就睡了。這樣的人,我們謂之乎“職業夢想家”

B君學業有成,畢業入職華為,分派海外長駐,但不到半年就抱怨連連,無非是遠離父母、工作無意義、加班熬夜等等,非要辭職不可了。結果三年過去了,天天還是嚷嚷著辭職。這樣的人,我們謂之乎“職業牢騷家”

C君生財有道,六年前備有35萬存款,在深圳準備買房置家,當時房價已突破2w大關,C君狠不下手。C君至今也沒有買房,因為現在連個廁所都買不起了。這樣的人,我們謂之乎“職業等候家”。

生活中像ABC君這樣的人太多,一邊抱怨自己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另一邊則畫地為牢,躲在自己的舒服圈,不願做任何一點改變。

02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在2012年,有一位80後的青年才俊,在一家大公司任職高管,年薪百萬,然而有一天他卻突然辭職了。

他就是程維,放棄的是阿里巴巴支付寶副總經理的職位,當時親戚朋友沒有一人能理解他,都認為他瘋了。

程維懷揣全部家當80萬人民幣,在中關村e世界租了一個很便宜的倉庫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僅僅只用了5年,滴滴出行就發展成了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這一年程維年僅34歲,從沒有背景的小鎮青年,銳變成了中國互聯網赫赫有名的商業領袖。

談起自己的成功,程維自己如是說:找到自己相信的、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然後勇敢的開始最重要。

03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臺灣作家李敖說過這麼一句話,話糙理不糙,意思大致是:身為小姐,不能有感覺了再接客。

非洲女作者Dambisa Moyo也說過這麼一句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他們無非只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勇敢的開始,什麼時候都不會太晚。

47歲“高齡”的沛公劉邦,才開始斬白蛇起義,推翻了暴秦的江山。

詩人陳子昂,18歲才入鄉校求學,數年攻讀,終成唐代一大詩人。

齊白石27歲正式開始學畫畫,56歲開始聲名大振。

哈蘭·山德士,66歲轉行食品,並創立肯德基,成功推行全世界。

一個人不逼自己一下,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這句話是對的。

沛公沒想過會成為皇帝;

陳子昂沒想過會成為大詩人;

齊白石沒想過自己的畫作會價值連城;

山德士沒想過肯德基能開到中國去,遍地開花;

縱觀古今中外,無論是名人還是凡夫俗子。每一個成功的喜悅,每一次心願的達成,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是他們勇於開始的結果。

04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但所有功成名就的前提是:你要開始。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踏出第一步,是因為害怕丟臉,害怕出錯,害怕別人看不起。

殊不知,人們只有堅持不要臉,世界才會給你臉。說到這,又想起了馬雲早年創業的艱辛,吃了無數的閉門羹,還一度被嘲諷為“神棍”。

如果真的決定要開始一件事,就讓自己開始。如果已經決定出發,就不要把生命浪費在猶豫上。

很多事情,只要開始邁出第一步,就根本停不下來。

好比我寫作也是一樣,不管有沒有靈感,只要坐在電腦旁,動手了,就會敲出文字來,哪怕敲了刪,刪了敲,慢慢一篇文章就出來了。

05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一個勇敢的開始,也僅僅是開始,最難的還是貴在堅持。

在大多數人付諸行動時,任何一點細微的挫折都可能讓他們放棄,週而復始,往復循環,一事無成。

堅持的過程都是痛苦的,枯燥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都不願意逼自己一把。

關於堅持,程龍在《誰說你不能堅持》書中,提到了GALA能量環的方法論: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然後認清自己做這件事的重要性,從而生成由內到外的堅持能量。

道理我們都懂,但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呢?我在這裡,借用佛家一句用語“佛渡有緣人”。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正如我們一步步雖然步履維艱,但一直沒有停止追求和更新,始終保持勇敢和新鮮一樣,在自我追求的路上做一個真正的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