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因时而消,天才永不褪色

本文标题,模仿自元代杰出书法家赵孟頫著名的书法论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以我的理解,他是指书法的结体会因时代、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但用笔的核心笔法、用笔的精髓是千古不变的。

思想也是这样。诚然,有些卓越的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而在很多方面显得“过时”。自然科学中的“地心说”、“日心说”包括牛顿的经典物理,以及人文科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等等,都是已经过时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时的思想。但是,我们应该确定的是这些思想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作者表述他们的思想时显示出的天才的方法、天才的雄辩。在这方面,俄国思想家普列汉诺夫说的极好:“为了给这些思想以正确的评价,我们必须弄清楚,使我们发生兴趣的那个作家的对他的时代来说已经过时的思想究竟是什么。那时也许会发现,这些思想在当时不但是新鲜的,而且也是很深刻的,甚至简直是天才的。那时我们就应该承认,说出这些思想的人是天才的。”

让·雅克·卢梭的情况正是这样。

思想因时而消,天才永不褪色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在那个封建制度和宗教狂热已经面临崩溃的时代,卢梭深刻的思想,激昂的雄辩,再加上渊博的学识,夺目的文采,使他的影响十分巨大。他的声音不仅使整个法兰西都听到了,连整个欧洲也都听到了。他和同时代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论述,一起构成大大超过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激流,向着欧洲封建主义的断壁残垣猛压下去——最终导致了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

人因思想而伟大。伟大的思想造就伟大的卢梭。虽然他的某些思想对现在来说确实有些过时了,但任谁都不能否认,他是杰出的天才,而且是天才中的佼佼者。

卢梭的成名作是《论科学与艺术》,但他第一篇真正杰出的作品,则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文写作缘起

“我想那是1753年的事,第戎科学院发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征文启事。我被这个意义深远的题目激动了,我很惊讶这个科学院竟敢提出这样一个题目(《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由自然法认可的吗?》)。好吧,既然它有勇气提出来,我也很可以有勇气来加以研究,于是我报名应征了。”

卢梭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另外他还写道,为了写作这篇论文,他到圣日尔曼的原始森林中去作了一次七八天之久的旅行,为的就是探索发现原始时代的形象,以期描绘那个时代的历史轮廓。他的旅行成果,就是这篇热情洋溢的文章。

论文主要观点

首先要说明,卢梭所论述的不平等,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那种不平等,因为它是基于自然,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他指的是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它是起因于一种协议,一种契约,由于人们的同意或者至少是它的存在为大家所认可的而设定的。

此外,自然状态下的人,指的是卢梭用想象推理的方法,把文明社会加于人身上的一切社会属性都剥了去,用形而上学的观念抽象出的符合自然法规则的原始人类。

然后,我们就可以依照这篇论文的内容,把人类发展的历史用下面的轮廓图说明,同时也就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一、“自然所形成的人”。起初,自然状态下的孤独的野蛮人,是一个不比某些动物强壮,也不如另一些动物敏捷的自由、平等、善良的人。野蛮人过着孤独的生活,他所有的需要就是食物、睡眠和异性,但满足生理需要后,异性各自走散,以后谁也不认识谁。他既没有理性,也没有幸福感(因为幸福需要先有对幸福的观念才能感觉到),他所有的禀赋以及情感,就是自然赋予他的自我保存的意识即自爱心和对同类受苦感到不安的怜悯心,还有就是自我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使人类有别于动物,同时促使人类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后来,随着需要的增多,和各种偶然因素的出现,人类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捕鱼、打猎、用火、种植等等),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观念,语言发明出来,同时人类有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智慧,其中包括偏爱的感情。这些最初的偏爱情绪一方面产生了虚荣心和鄙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羞耻心和仰慕之情。同偏爱的异性结合后,家庭产生了。这是人类最幸福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表现着比自然状态前进了一步,但是人类没落的最初征象也开始显露出来。

三、“人所形成的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冶金和农业这两种技艺以及其他技术的进步,最终引发了人类第一次变革的革命,私有制出现了,同时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社会。论文第二部分开头,作者用精彩的甚至是历史唯物的观点说: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很明显,那时一切事物已经发展到不能再象以前那样继续下去的地步了。因为这种私有观念不是一下子在人类思想中形成的,它是由许多只能陆续产生的先行观念演变而来的。人类在达到自然状态的终点以前,需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获得很多的技巧和知识,并把这些技巧和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使它们不断增加起来。”

四、私有制出现后,因为人们之间力量、智慧等等的差别,开始出现贫富的差距。卢梭写道:

“从人需要别人帮助之时起,从有人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好处之时起,平等就消失了,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广袤的大森林变成秀丽的田野,要用人们的汗水来浇灌,而且不久就看到,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

他又写道,在最初的无政府状态下,富人会凭借他们的强势贪得无厌地剥夺他人的财产,而穷人也把他们的贫困与生存当作抢劫富人的权利。富人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便想借助于每一社会集团里面的一切人们所缔结的契约创造出国家来。紧接着,官吏产生,法律产生,人类给自己带上永世去除不掉的枷锁。

人类社会从富有和贫穷的差别中又出现了身份强弱的差别。

五、卢梭认为各种不平等发展的历程有三个阶段:法律和财产所有权的确立、行政官职位的设立、合法权力向专制权力的转变。富人们通过奸诈狡黠的诡计同穷人签订了契约,但这种契约是骗人的契约。它逐渐地把人引到专制上,继而又引到暴君政治上。这时“暴君政治逐渐抬起它的丑恶的头,……最后,一切都被这恶魔吞没殆尽,人民既不再有首领,也不再有法律,而只有暴君。”

以上,就是我用粗浅的见解梳理的卢梭本文所描绘的人类历史脉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