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加油朋友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触乐夜话:加油朋友

圖/小羅

一位做遊戲的朋友

寫這篇夜話的時候,我剛從上海回來。

正像很多同事提醒我的一樣,每年一度的上海之行確實是“媒體人的大聚會”。在這裡上,我遇見了幾位老友,也結交了一些新朋友,實際上那幾天我微信新加的好友與分發的名片,可能趕上我前幾年之和了。這裡面有開發、發行商,有獨立遊戲人,也有玩家,在與這些同行和朋友交流的過程中,我聽聞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我還遇到了一位之前認識的做獨立遊戲的朋友。這位朋友我們就叫他X吧,X這次來是展出一款競速類遊戲,這裡我就不說具體名字了。X的展位在一家國內著名二次元視頻網站旁邊,說是展位,其實不過是一個試玩區域罷了。

X只是一個獨立遊戲製作人,請不到Showgirl站臺。我前去拜訪他時,不遠處,視頻網站展臺上一群穿著西裝校服的女孩正跳著舞,臺下的觀眾舉著手機與相機記錄著臺上的一切。另一邊,X的展位上,幾位玩家在體驗他的遊戲,X和同事們向玩家介紹著他們的作品。由於提供試玩的機子不多,包括我在內的幾個人,只能站在一旁排隊。

X覺得自己更像是個個體戶,每天很早來到場館裡進行佈置,連續工作直到午飯時間。午飯的時候,X把展位託付給同事,和我一起去吃飯。在吃飯時,他對我說,雖然自己展位上試玩的人很多,但是自己對遊戲銷量的提升並沒有太大信心。原來,這一天早些時候,有個男生玩了很久他的遊戲,可以說CJ版本的所有試玩內容他都體驗了。X和這個男生聊得很開心,在這名男生準備離開時,X半開玩笑地提醒他:“回去的時候可以買份正式版玩一玩啊。”

男生想了想,回答:“我考慮一下吧。”

朋友在餐館看著我說:“其實有很多玩家根本就沒有買遊戲的習慣,大部分玩家玩的還是手遊,不管以後是不是會課金,首先遊戲必須免費,讓他們去Steam上買遊戲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這時候我問朋友:“你是不是把價格定得太高了,國內的消費水平還是偏低。”

“我們考慮到國內的購買力,還特意把價格調低了。”

“你們的遊戲多少錢?”

“48塊。”

寫這個故事,我還是希望我們的玩家能更多地支持一下國產獨立遊戲。

触乐夜话:加油朋友

上海之行還是有很多收穫,譬如我發現了一款很棒的SCP主機遊戲

一位外國的同行

最近遊戲圈裡還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和抄襲有關:IGN的一位編輯在寫《死亡細胞》的評測時,抄襲了“油管”Up主Boomstick的視頻內容。現在,IGN核實了這次抄襲事件,確認編輯確實存在抄襲行為,並已將他辭退。

寫評測是一名遊戲媒體從業者的基本功。一款優秀的遊戲,你在打通關之後總會產生一些想法,大部分玩家的想法,都比較抽象且分散,譬如某個關卡的設計很有趣、某個Boss的戰鬥體驗很好。這種感想每個人都會有,評測者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感想轉化成準確的,擁有完整結構的視頻或文字。

這項工作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說他簡單,是因為既然選擇了遊戲媒體這個行業,大致上都會有著比其他人更強的傾訴欲,我們樂於將自己的所見所想通過文字分享給他人,因此連續幾天爆肝打通遊戲讓後接著爆肝寫評測,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什麼痛苦的事。

痛苦的,或者說艱難的,是爆肝打一款你完全不感興趣的遊戲,然後再去寫它的評測。

注意,我在這裡說的是不感興趣,而不是不好的遊戲。有些時候,一款設計失敗的遊戲,反而能激發起你無窮無盡的吐槽慾望,譬如《新高達破壞者》這樣的作品。而你不感興趣的遊戲,評測起來則相當痛苦,你完全沒有傾訴的慾望,甚至壓根就不想玩下去,這時候讓你寫出幾千字的東西,自然就容易在思想上犯錯誤。

當然,我並不是替那位地球另一端的同行洗地,文娛行業,無論風氣如何,明面上來說抄襲都是死罪,因此IGN這次直接將涉事編輯開除,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觸樂並不是一家主打評測的媒體,所以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想要評測的遊戲,這從某種意義上根絕了我們抄襲他人評測的可能性。

是的,看到這裡你也許發現了,這是一則帶有招聘屬性的夜話。如果你想加入我們,請點擊以下鏈接。幾天之前,觸樂已經實現了全機械化辦公,最後,在這裡送上我司新入職機器人員工的照片一張。

触乐夜话:加油朋友

您可能在祝佳音老師的微博裡見過這個傢伙,不過這不重要

B社又打折了

後面沒有了,快去買啊!您的每一筆購買,都加快了《上古卷軸6》的問世!

触乐夜话:加油朋友

打碼處為朋友X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