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的零壹空間會是中國的SpaceX嗎?

零壹空間CEO舒暢在品途集團舉辦的2018·NBI夏季創新峰會上,發表了關於《中國民營火箭的從零到壹》的主題演講。

舒暢認為在目前中國商業模式創新的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科技對抗的時候,在航空航天這樣的領域,中國民營企業還相對滯後

舒畅的零壹空间会是中国的SpaceX吗?

作為中國首個民營航天公司,無法避免大眾將零壹空間和SpaceX對比,同樣是生產火箭,舒暢認為SpaceX已經是這個行業的研究生,而零壹空間還是小學生。相比成立16年的SpaceX,剛剛成立3年的零壹空間確實才起步。如果給零壹空間足夠的時間發展,其是否能在未來成為中國的SpaceX?舒暢沒有這樣的許諾,不過零壹的發展依然有看點。

舒暢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在航天科技集團工作,主要負責投資。2014年國家將航天領域向市場開放,舒暢順理成章選擇進入這一市場,初衷是想投資一家民營航空航天公司,結果找了一圈發現,除了國家隊之外,並沒有強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於是決定自己創業。

2015年,零壹空間成立,取名零壹空間,寓意從零到一,從無到有。

大家調侃零壹空間是一家無人物流公司,舒暢認為零壹的“物流”與眾不同,因為零壹的物流是被送往天上,送的東西是衛星以及未來可能的空間站的貨物。

目前市場上有30-40家衛星公司,其中做火箭公司的不超過3家。雖然作為有發展潛力的行業,航空航天有很大的前景。但是真正的投入並不多。美國過去十年在此領域的投資額超過130億美金,而中國不超過5億美金,其中零壹空間約1億美金。相比之下,從資本層面看,此領域在中國還是非常冷的一個行業。

成立至今,零壹空間主要推出兩款產品,一款是今年5月份首推的實驗飛行平臺,主要給航空航天企業,需要有飛行器的認證。此產品提升國家航天航空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在5月份首飛。第二個產品是即將在今年年底進行首飛的M系列,主要針對現在市場上200公里以下的衛星達到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一個發射需求。

零壹產品是其團隊用時三年自主研發,包括髮電機、控制系統、地面控制軟件等。

民營企業生產火箭,很多人質疑,這更像導彈,5分鐘能飛600公里,都可以覆蓋臺灣了,政府部門為什麼會讓民營企業來做這個?

對此舒暢解釋,國家對火箭管控嚴格。火箭需要運到指定的發射場,包括安全控制系統,飛行彈道和安全落區等都有嚴格的程序,並且整個測控也是國家部門負責。

在打消大家顧慮的同時,舒暢也表示,未來幾年將專注在商業小衛星這個方向,做精做透產品。真正讓火箭把航天技術商業化、民用化,從而降低其成本,在服務國家層面之餘,也可以讓更多老百姓得到實惠。SpaceX公司,因為其產品的成熟,美國很多衛星都使用它的運載火箭來進行發射,最終形成了國家與市場的有機結合。這也是零壹想要發展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