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澎湃新闻今晨报道 知名画家黄永厚于8月7日晚19点在安徽合肥去世,享年91岁。刘海粟曾评价黄永厚说:“文真、字古、画奇。”朱屺瞻则说:“画这种画要读好多书。”用画笔来思考,关注心灵,关注当下,关注社会问题,是黄永厚画作的美学特征。

黄永厚与其哥哥黄永玉同是知名画家,但风格却有较大不同。据业内人士介绍,兄弟俩曾有十多年不相往来,后来终于和好,其中一言难尽。

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黄永厚身上的文人气更重。刘海粟评价他:“大丈夫不从流俗”。他的哥哥——大画家黄永玉评价他:“除却借书沽酒外,更无一事扰公卿,我家老二(黄永厚)有此风骨。”

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黄老的许多作品直接诉诸心灵直觉,首先以整体气势给人以震撼,造成巨大的内心张力,有“当头棒喝”之效;也有许多作品画面意蕴相当深奥,仅靠看和感难以尽得其风骚,还需要去读、去想、去悟,这就不能忽略画上的题跋。

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比如画鸡,题跋都是魏源的《晓窗》一诗:“少闻鸡声眠,老闻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这诗自然可以引发人生的思考。

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黄老的题跋,除了从古今诗文中信手拈来,自撰的也不少,或许也更精辟。如《聊斋·快刀》:“长着嘴巴,不谴责嗜杀,就会赞美挨砍了。”其精警含蓄,于此可见一斑。

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瑞田说,“作为画家、作家,黄永厚从来不愿意当一件工具,哪怕是一件金光闪闪的工具。这是黄永厚在画上喜欢题写长跋的一个理由。长跋,是黄永厚观察现实,反思自己的过程,是黄永厚不甘沉沦,拒绝媚俗的表现。”

黄永玉弟弟、知名画家黄永厚逝世,生平不甘沉沦拒绝媚俗

网友悼念:“黄永厚先生走了,这世界上我喜欢的学者又少了一位。”

内容整理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