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幹部去村里干第一書記,看看他幹得怎樣?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導讀

走進天祿鎮莊源村第一書記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脫貧攻堅精準首要,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幅字掛在胡成名那間既是辦公室也是臥室的床頭上方,也深深掛在胡成名的心裡。受市交通運輸局委派,胡成名擔任了莊源村第一書記。他說:“剛一開始有些猶豫有些忐忑,自己能為村裡做些什麼?能不能勝任第一書記?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我將從何做起?帶著疑慮揣著忐忑,便開啟了第一書記的駐村生活。”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完善設施強基礎

作為第一書記,胡成名從抓班子、強堡壘入手,狠抓陣地建設。在鎮黨委的領導下,帶領莊源村爭創“黨建示範點”,得到了市交通運輸局黨委的大力支持,籌集資金10多萬元夯實了村辦公樓陣地建設,新建了便民服務室、村務監督室、農家書屋、文化宣傳長廊、黨務村務公開欄,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遠程設備和辦公設施,實現了村級公務處理信息化。並規範健全了開會議事、評議黨員、村務公開等各項制度,從而藉助黨建活動載體,凝聚合力,引導村“兩委”幹部在工作中高標準落實,村班子整體戰鬥力明顯增強。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為不斷完善村組基礎設施,胡成名發揮行業優勢,在局黨委的支持協調下爭取了邱家至上徐、路口至馮家兩條村組公路項目,“組組通”的逐漸鋪開不僅改變了村容村貌,方便了百姓出行,更是讓外面先進的東西進得來,村裡的農副產品出得去。在完成桃源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今年,胡成名帶領村“兩委”班子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上徐、老屋祝家新農村建設上來,目前,新農村建設點建設進展順利。

立足村情促增收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胡成名鼓勵村民優種糧食、茶油,發揮梔子花基地入股分紅模式,最大限度提升農民收入。為著力解決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自我發展意識不強的現狀,實現“志智”雙扶,胡成名在47戶貧困戶中積極推行增收激勵法,與貧困戶簽訂增收協議,貧困戶自主選擇增收項目,以戶為單位測算當年收入,通過驗收評估實現增收,以獎代補以現金形式一次性發放到戶。組織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對他們進行就業引導,鼓勵他們走出去務工,目前村裡有勞力的70%都到鷹潭、浙江、福建務工去了。胡成名還積極謀劃帶領村兩委籌建了莊源村綜合服務部,改善了村級集體收入空白的窘況。

扶貧幹部扶貧情

“胡書記,我孩子已在南昌找到了工作,工資4000多元。今年我多種了6畝地,我肯定能拿到增收激勵獎。”電話那頭,村民祝安林有些激動。他是曾經的上訪戶,妻子殘疾,去年又不幸得了喉癌,兒子大學畢業已4年,為照顧生病的母親一直未找工作,脫離社會久了有些不自信。他比較固執,總認為他該享受的扶貧政策沒有別人多,多次與他講解,他聽不進去。扶貧要因戶施策,胡成名心中有了底數,便帶著扶貧幹部來到他家,與他一起解疑答惑,詳細解釋了他家所享受的各項扶貧政策。隨後,胡成名又拿出了為他家定製的增收方案,建議通過土地流轉再多種些地,且改種有機水稻,並承諾請農技員來指導種植技術,同時鼓勵祝安林的孩子出去找份工作。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村民馮節良遊手好閒,他妻子精神時好時壞,三個孩子就有兩個智力低下,一家五口寄住在弟弟家一間14平方米的房子裡,作為他家的幫扶人,胡成名為他家申請了危房改造,並想辦法為他家添置了新床新電視等,看到寬敞明亮的新居及剛添置的物件,馮節良妻子臉上綻放著笑容。胡成名經常與馮節良談心,鼓勵他勤勞致富重拾生活信心,今年,他也多種了5畝地。農閒時,胡成名把他介紹到工地上做小工,一天也有140元的收入,莊稼又不耽擱。馮節良說:現在田裡工地上來回跑,生活有了盼頭。

城里干部去村里干第一书记,看看他干得怎样?

“黨的惠民政策如春風像細雨,滋潤著莊源的每一片土地,看到一戶戶原本貧困的家庭脫了貧,我真的感到很欣慰。”胡成名說,如今,最初的那份猶豫和焦慮正慢慢消失,感覺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