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五常是保持不變的嗎?

動漫說一說


聯合國五常是安理會五大理事國,是聯合國成立時,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五個無需輪換的安全理事國,在聯合國全球安全問題上,擁有一票否決權。

按照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安理會是維護全球安全與穩定的最重要的機構之一。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則是全球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間的協商組合,目的是遵從大國一致原則。理論上來講,隨著大國之間實力的變化,五常席位自然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實際上,聯合國國家間變化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安理會分為常任理事國與非常任理事國,常任理事國則通常被稱為五常,是現有聯合國憲章下的永久性席位,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最多兩年一屆。在全球安全問題上,五常只有全部通過議案,議案才能實施。而五常其中一個反對議案,議案都不能實施。相對的,在五常均通過議案的情況下,非常任理事國只有多數一致反對,議案才不能實施。

因而,五常在執席時間、權力兩方面,與非常任理事國有非常顯著的區別。這也是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申請入常的原因。


而常任理事國若要發生變化,則必須需要修改聯合國憲章。而聯合國修改憲章必須要經過三個程序:

  1. 聯合國至少三分之二的會員國同意修改憲章,且需要當屆安理會至少9個成員國同意才能立項。
  2. 立項後需要聯合國大會表決,超過三分之二會員國同意才能通過。
  3. 最重要的一點,需要五常一致同意才能實施。

而另一方面,五常事實上是不願看到其他國家再加入常任理事國的。因而實際上,除非國際上發生重大的不可逆的國際大事,否則五常發生變化,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蘇綻


按照聯合國憲章的精神,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永久席位。這也是“常任”這個詞的意思。這是相對於非常任理事國而言。非常任理事國要每2年更換。一共十個非常任理事國會在聯合國劃出的5個全球分區中進行競爭選舉。每次選舉競爭都很激烈。

(圖為聯合國大會開會現場)

6月9日聯合國大會剛剛選出了5名非常任理事國:德國,印度尼西亞,南非,多米尼加和比利時。這五個國家將從2019年1月1日開始擔任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

此前的10個非常任理事國為:玻利維亞、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荷蘭、秘魯、波蘭、瑞典。

今年年底,荷蘭,埃塞俄比亞,瑞典,玻利維亞和哈薩克斯坦將不再擔任非常任理事國。秘魯,波蘭,赤道幾內亞,科特迪瓦和科威特作為留任的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在2019年結束。

那麼為什麼要競爭非常任理事國呢?因為聯合國安理會有比較大的權利,經常會有提案譴責誰,甚至會支持某國對另外國家發動戰爭。為了更好地維護本國利益,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木叔舉個例子,前兩天安理會就加沙衝突投票:科威特提出了譴責以色列的提案。為什麼是科威特而不是巴勒斯坦或者沙特?就認為科威特是非常任理事國,只有他在安理會,當然就由他代表。可見這個席位的重要意義。

五常保持不變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的變化規律都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這是在二戰結束後,聯合國剛成立時制定的,至今70年左右了也沒有修改。所以如果要改變常任理事國的任何規定,只能對聯合國進行一個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改革。

幾年來印度、日本、德國、巴西就一直在推動聯合國改革,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安理會的設置不合理,越來越成為各方扯皮的地方。

木叔還是以加沙衝突為例來說明這個事情。科威特譴責以色列的提案獲10票支持、1票反對、4票棄權;美國譴責哈馬斯的提案獲1票支持、3票反對、11票棄權。都沒通過。換句話說,折騰了白天沒有任何效果。為什麼會這樣,就因為五常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只要自己不喜歡或者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提案,肯定就被否決。

科威特的提案美國否決了;而美國的提案俄羅斯否決了。英國、波蘭、埃塞俄比亞、荷蘭在兩次投票都棄權。

因此這種五常席位不變,一票否決權不變的情況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未來聯合國改革,可能常任理事國的相關規則要變化。但諷刺的是,如果聯合國改革安理會五常肯定要投票,五常有否決權,對自己不利的肯定否決了。改革從何說起呢?


木春山


理論上能變,實際上不太可能變動!

五常的設立,其實就是對大國主導世界這一國際政治格局的認可。中英美法俄五國,英法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美國二戰以後一躍而成為霸主,俄羅斯是唯一能夠敢於和美國抗衡的國家,再加上一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可以說,當時五常的設立沒毛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十年整體穩定的國際局勢,造就了一些新的大國,比較典型的就是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這個所謂的四國集團,其實若論政治影響力,印度一直在南亞和印度洋周邊處於地位霸主,而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戰略伙伴,也長時間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代理人,相當於皇協軍隊長的角色。這兩個國家是勉強有資格作為常任理事國成員共同處理國際事務的。德國雖然在經濟上領導歐洲,可是由於二戰以後德國憲法的約束,不大參與國際軍事爭端。巴西經過短暫的經濟發展,很快的又衰落,都不具備入常的可能。

但問題就出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一票否決權上,如果想當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須要向安理會提交議案,但是對安理會的議案五常有一票否決權,因此,凡是觸動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根本利益的議案都沒有通過的可能,增加或者減少常任理事國,恐怕五常這一關就永遠都過不了,至少中國是絕對不會同意日本和印度入常的。

有的人會說,一票否決權太耍流氓了,應該廢除掉五常的這一特權,可問題是廢除一票否決權的提案一旦提出,馬上就會被一票否決,所以此題無解!

所以,雖然聯合國安理會並沒有明文規定常任理事國就一定保持不變,理論上存在著增減的可能,但實際操作中這種可能性無限接近於0!


三日軒主人


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有羅斯福最初四警察制,演變過來。羅斯福最早的規劃是由中,英,美,蘇組成世界警察,其它國家禁止擁有軍隊。

1943年10月,中、英、蘇、美簽署了《四國關於普遍安全宣言》宣言明確宣佈四國儘快建立維護世界和平的普遍性組織。

12月24日羅斯福鄭重強調:“英國、蘇聯、中國、合眾國及其盟國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團結一致,決心維護和平,就不會出現一個侵略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這一思想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思想基礎。

最終通過妥協中、英、美、蘇、法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被明確寫入聯合國憲章。憲章同時規定“大國一致性原則”即安理會通過非程序表決時,只要一個大國不同意,就不能通過。

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必須要經過所有會員國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同時現任理事國贊成,才能通過。


憲章規定雖然只有在程序性問題上常任理事國才有否決權,但是你要覺得能繞過否決權那就太天真了。因為憲章還明確規定,一個問題是否是非程序問題,也要經過安理會投票,此時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這就是著名的雙重否決權。

簡單的說大事聽你的,小事聽我的,但是這個事是大事還是小事由我說了算。所以增加或減少幾乎是不可能的。


漁耕樵讀


就理論上而言:聯合國究竟有多少常任理事國以及哪些國家是常任理事國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否則就不會有之前的德、日、印、巴四國聯合提出入常申請的事了。

事實上嚴格意義上五常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安理會是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儘管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已加入聯合國,但並不是所有聯合國成員都可以成為安理會這個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機構中實際理事。安理會的決議是由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共同作出:自二戰以來常任理事國就由美、蘇、中、英、法五大戰勝國固定擔任,蘇聯解體後其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由俄羅斯繼承;非常任理事國最初為6個,1965年開始增加到10個,席位按地區分配即亞洲2個、非洲3個、拉美2個、東歐1個、西歐及其他國家2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2年,每年更換5個。相比之下常人理事國除了可以固定在安理會這一重要國際機構中實際理事,而不必輪番改選之外,還具備一項非常任理事國所不具備的特權:一票否決權——即對自己不利的決議,哪怕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只需要投出一張反對票就可以否決該決議。

有鑑於此,非常任理事國自然十分積極地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常任理事國。然而具體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首先常任理事國自然不希望越來越多的國家和自己一起平起平坐地享受一票否決權,甚至可能會利用這一特權對付自己。其次就以之前提出入常申請的德、日、印、巴四國為例基本都有制約其入常的因素存在——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在政治、軍事上受到諸多限制,儘管在經濟上目前德國已是當之無愧的歐洲第一大國,但與此同時在歐洲其他國家看來如果再放任德國進一步提高政治、軍事地位,將導致自己在國際上的存在感進一步下降;日本由於始終未就侵略戰爭罪行問題道歉,因此在入常問題上始終不能得到亞洲鄰國的認可;印度入常自然會受到巴基斯坦的抵制;而巴西入常恐怕也不是阿根廷所樂意見到的,畢竟兩國作為拉美綜合國力最強的雙雄實際構成一種競爭關係。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聯合國安理會並沒有任何明文規定常任理事國就是五個保持數量不變,理論上存在有增加常任理事國或者減少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但由於常任理事國有一票否決權,想要中英美法俄五個常任理事國同時同意一個國家加入他們的行列,這種損害到自身利益的

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當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設立,一面有利於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制衡,世界沿著多極化的趨勢發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大國主導世界秩序國際政治格局合法性的認可。弱國無外交即使放在現在的世界舞臺上這句話依舊適用。英法兩國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他們被列為常任理事國無可厚非。美國在二戰中大發戰爭橫財,後來者居上成為世界霸主。而蘇聯解體後繼承了大部分蘇聯遺產的俄羅斯是唯一一個,在軍事上能夠和美國這一超級大國抗衡的國家。當時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綜合國力也可以排到前幾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設立順理成章的確定了這幾個國家。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西德國和印度以及日本的綜合實力都有很大的提升,逐漸崛起形成了所謂的四國集團。但從側面看,印度的影響力僅僅限於南亞和印度洋的霸主地位,而日本雖然是美國的重要戰,但亞洲地區有一箇中國,他們勉強有實力成為常任理事國共同處理國際事務,但要想打破常任理事國五個之間的微妙平橫怕是不太容易。

如果想擔任常任理事國的角色就必須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議案,而現任的五常對安理會的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這種會觸到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根本利益的議案通過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品讀武器裝備


二戰之後,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在美國的主導下,世界各國建立聯合國這一組織。聯合國主主包括: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秘書處等下設機構,其中最有權力的機構就是安全理事會,它做出的決議具有強制性,聯合國所有成員必須遵守。


安理會由十五個成員組成,其中五個為常任理事國,固定為五個國家:美、蘇(後為俄羅斯)、中、英、法;十個非常任理事國則定期輪換。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是由當時五個國家的實力及其在二戰中所發揮的作用所決定的。安理會的決策實行大國一致原則,這就是說,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要有一個國家反對,決議就難以通過,即所謂的“否決權”。

從歷史來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比較穩固的,中間只經歷兩次同國政府的變更,五個國家沒有變化,數量也沒有增減;在現實中,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對五個常任理事國的設置表達了不滿,並且提出了諸如“增額”、“限權”等改革方案,但大都無疾而終;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少數國決定世界事務、大國擁有特權畢競是不公平的,在小編看來,未來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這就要看國際形勢的發展及各方博弈了。


姜運倉


是的,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聯合國五常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現在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是二戰後雅爾塔體系的結果。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蘇聯克里米亞雅爾塔皇宮內舉行決定二戰後國際新秩序的一次會議——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三巨頭: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

為了避免重蹈二戰的覆轍,會議決定設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來處理國際安全問題,由美、英、法、蘇、中五國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規定實質性問題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原則,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

(正在討論國際安全問題的)




新形勢下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改革

二戰之後,安理會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五大國的席位也一直沒有變動。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安理會改革的呼聲一日高漲。

2004年,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組成“四國聯盟”,藉由安理會改造的機會積極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

(巴西、印度、日本、德國四國領導人合影)


但是雖然四國謀求入常的決心很大,但遭遇到的阻力也不小。根據憲章第108條規定, 聯合國大會對憲章的任何個別修正案, 都應經過大會會員國 2/3表決通過幷包括安全理事會全體常任理事國, 各依其憲法程序批准後, 才對聯合國全體成員國發生效力。

且不說現在的五大國不願意與他人分享權力,就是其他國家也處於沖沖利益矛盾不願意安理會擴大。

例如

中國、韓國、朝鮮反對日本。

英國、美國、意大利反對德國。

巴基斯坦反對印度。

墨西哥、阿根廷反對巴西。

以意大利為首的幾個國家更是發起了“團結謀共識”運動,公然表示反對日、德、印及巴的“四國聯盟”。


(以意大利為首的“團結謀共識”組織大使經常在咖啡館商討,這些國家的大使越聚越多,後來被稱為“咖啡俱樂部”。)

而美國雖然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但反對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擁有“否決權”。

此後,德日印巴四國讓步,提出爭取六個無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議席,四個歸屬德日印巴,其餘兩個給與兩個非洲國家。

但是由於非洲國家一直在爭取可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的成員資格,故難以獲非洲國家支持。於是新增常任理事國方案最終不獲通過。


由此可見,安理會五大國在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千佛山車神


聯合國五常就是五強,憑的是實力,在二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是戰勝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二戰後由中美蘇英法主導建立起聯合國,以維持二戰後的世界新秩序,是對當今世界秩序的認可。

從1945年聯合國成立至今,七十多年,聯合國只有中俄兩國有過變更,原蘇聯解體由俄羅斯聯邦繼承,原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聯合國依舊是五大常任理國。

由於聯合國是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是維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聯合國機構,處理著世界重大事務,而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上發揮著致關重要的作用,具有一票否決權,戰略意義重大。所以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國家都想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想成為常任理事國的國家有日本、印度、巴西、德國等,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成為常任理事國,不僅需要得到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贊成,而且還必須得到現任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注意是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這一必要條件,只要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哪怕是得到聯合國會員國90%贊成票都通不過。現任聯合國五常也不願再將權利分出去。

所以聯合國五常基本上是會保持不變。


大風起兮雲飛揚y


不是保持不變,只要聯合國五大國同意,聯大會議通過,當然可以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同理,五常減少也是可以的。

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是撼動世界秩序的大事,不會輕易發生變動,或者說在可見預期內五常不會增加或者漸少。

原因在於現在國際的政治秩序,源自二戰後的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由五個戰勝國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確立,它們就是聯合國的五常。

這是戰勝國安排下的國際新秩序,涉及到世界各國之間的權利、義務等制度性安排。

五常是具有特殊權利的,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決策實行大國一致原則(“五常一票否決權”),只要五常中的一個國家投反對票,決議就不能被通過。

這個權利簡直太牛了,讓其他國家豔羨不已。

聯合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秘書處等下設機構,而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理事會(安理會)。

安理會由15個國家組成,由五常搭配十國(10國定期輪換)。它開會後通過的決議,對所有聯合國成員具有強制性,大家必須要遵守。

二戰後至今,已經超過70多年,看著大權在握的五常,很多國家提出要改變聯合國現狀的要求。至少從目前看來,所有的呼籲都是不了了之,聯合國還是照著舊軌道在運行。那麼,今後聯合國會不會發生改變,這還有待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