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了解多少?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作者 | 周寧奕

題圖 | 站酷海洛

近年來,數字貨幣發展迅速卻又蒙著神秘面紗。連菜市場的大媽大爺也能嘮一嘮的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你又瞭解多少呢?法定貨幣與數字貨幣存在怎麼樣的關係?數字貨幣的交易網絡如何用可視化手法巧妙呈現?DT君上週請到了數據俠周寧奕,他用數據分析及可視化,帶領大家瞭解了數字交易市場背後的那些事兒。本文為嘉賓的直播實錄整理,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對數字貨幣的市場分析,跟區塊鏈的關係並不是特別的大,因為區塊鏈只是數字貨幣底層的一個技術,今天更多的是從市場的層面上去看一些規律和特點,然後做一些可視化的分析。

▍10000個比特幣與2個pizza的故事

大概在九年或十年以前,有個碼農他跑到一家披薩店去買2個披薩,然後大概是花了1萬個比特幣,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一筆用比特幣進行的交易。這個數字放到今天,是非常很誇張的一個數字了。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今天的數字貨幣種類非常的多,至少有幾千種,我們可以想象比特幣是一種遊戲規則,它是架構在區塊鏈上的一種數字貨幣的遊戲,會有很多山寨幣,也就是跟比特幣類似的一大類數字貨幣。

對於數字貨幣而言,我們要進行購買,首先是要有撮合交易。什麼是撮合交易?

打一個比方,原始社會的時候,大家物物交換,買賣是你我之間的協議,我們如果不把比特幣當作錢的話,我拿1萬個比特幣和25個披薩,也是一個物物交換協議。

那麼什麼是撮合?撮合就是我們在一個市場上有非常多的人在買入,也有非常多的人在賣出。那我賣的價格肯定是要比你想買的價格要高的,但如果價格產生了交叉那就成交了,現在撮合引擎是比特幣交易的標準配置。

全世界最早的這個交易所是Mt.Gox,但Mt.Gox現在已經破產了,因為當年一次黑客的入侵,還有一些別的交易所向比如OKEX、BINANCE等,這些交易所都是通過撮合引擎來進行數字貨幣的交易,它跟證券、期貨和外匯都是類似的原理。

▍虛擬幣≠區塊鏈

很重要的一點是,虛擬幣跟區塊鏈是不一樣的。

區塊鏈只是一個底層技術,而虛擬幣是上層的一種應用場景,虛擬幣很多特點,我們就不展開了,因為網上也特別多,比如去中心化、共識等,但是我們知道交易所本身其實是中心化的。

交易所它是怎麼一個原理呢?它首先是有個非常大的錢包地址,你可以往這個交易所裡面打錢,然後你在交易所上面做交易。你跟他發生了一筆交易,那只是交易所它在內部的賬本里面給你劃了一筆錢,就是說它總的交易所有100萬,你有2萬,他有3萬,後面發生了交換,你這2萬美元去換了他3萬的那個幣。

但是交易所其實是中心化的,裡面的交易基本是不上區塊鏈的,人家用中心化的數據庫,模式是給你打欠條,比如你買了2萬個幣,他說交易所欠你2萬個幣,其實幣還是在交易所自己的錢包裡的。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數字貨幣VS傳統金融

我們剛才聊到數字貨幣其實跟傳統的金融有一定的類似之處,但是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數字貨幣是沒有開盤和收盤的,24小時乘以七天交易,而且政策限制比較少;另外它的標準其實是比較公開的,比如在做幣的這些團隊,它往往是把代碼都給開源了,不像傳統的很多項目,他一般是不願意把自己的代碼給公開出來的。

還有一點是說虛擬幣的投機性是很強的,因為你沒有漲停板也沒有跌停板;另外就是股票會有一定的計算標準,比如說怎麼去評估資產,巴菲特他早期會有最低清算價值去評估一個公司底線,就是我把你這個公司賣掉能換多少錢。

但比特幣這個很難講對不對?你說它值多少錢呢?只是大家都覺得它值這麼多錢。其他還有很多區別,比如說像交易所,一個股票在深交所或者上交所可能就上一家,但數字貨幣交易所全世界非常多家,但你自己也可以開一家,因此不同的幣種不同的交易所,裡面還有差價。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這樣會產生很有意思的問題和方法,比如說很多人通過比特幣是去做一些套利,就是說這個所是賣九塊錢,那個所是賣十塊錢,那麼中間就會有一塊錢的差價,所以呢我就到那邊去買個九塊,再提到這邊來十塊錢賣掉,隨之就會產生一些跟傳統的交易所不一樣的操作方法,比如跨所套利的策略;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說數字貨幣是沒有什麼監管的,所以也是風險非常大的一種交易模式。

今天的分享呢主要還是對數字貨幣做一些簡單的分析,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

▍數字貨幣裡的概念解讀

其實數字貨幣裡面概念還是蠻多的,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簡單的概念。

Pair

首先是“交易對”的概念,比如說我用錢買了商品,錢在右邊,商品在左邊,我從右到左是買,從左到右是賣,錢和商品的關係就是一個pair,或者有些地方叫做symbol,這都是一個概念。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有了這個概念以後,我們就會看到交易其實就是:誰什麼時候以什麼價格買或者賣了多少商品,它是給誰的,這個就是一條order。

那麼我們通常會看到一些比特幣的網站上會有這樣的一個圖,這個圖左邊是一個K線圖,在股票裡面也是有的,右邊是個深度圖,這個深度圖裡綠顏色的是一個賣單,我賣的價格肯定是高於買的價格,在這中心地帶就是成交的地方。這是簡單的一個交易的分析,就是你的K線是怎麼來的。我們最直觀的一個交易價格,隨著時間的變化,就會畫出左邊那個白色的線,可能它是一秒鐘出一次數據的,右邊呢是一個K線圖,它是做累積的,你能想象一天中一個小時有3600秒,一天24小時就是24×3600,是個非常大的數字,所以我要看一天的變化的話,它可能會有一種彙總的方式,那就是K線圖。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API交易

虛擬幣交易有很多是通過API來交易,也就是自動化交易,這個已經出來很多年了。搞比特幣的第一批人可能都是碼農,所以他們一般都對數據處理或接口有些經驗,在很多的平臺上,很多交易全都是通過自動化來做的。

我們會發現不同的交易所其實都有差別,比如說它用來做交易的接口有可能是 Websocket 的,也可能是 http 接口,包括它的名稱上也是會有點不一樣,以及它一些接口有些交易所有,有些沒有,所以我就寫了一個庫(DT君注:想獲取作者Github網址,請關注公眾號“DT數據俠”,後臺回覆“數字貨幣”即可 )。它是Nodejs的,可以兼容不同的交易所,而且接口一致。上層如果做量化交易的話會寫一些策略,那麼這個策略只要調用這個庫呢就可以用接口都是一樣的,在這個交易所用這個方法是買,同樣的方法可以在那個交易所也進行買入,屏蔽了交易所的差異。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我的一些小嚐試,包括有一些把它的表結構也標準化了,我們要把交易的數據都存到歷史的數據庫裡面去,就需要有一個表結構,我既然已經統一了這個數據格式,也會把我推薦存儲表的格式也寫成了一個配置,可以這樣去存數據。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交易所——CoinmarketCap

今天世界上有非常多的交易所,這個交易所的數量可能都是以千或萬來計算,我們能進行交易的品種也非常的多,我自己認為大部分其實都是意義不大的空氣幣,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創新,只是用來割韭菜的。這麼多的交易所,這麼多的幣種,我們要了解它的全貌是很難的。

有一家網站叫CoinmarketCap,這個網站,它收集了各種交易所的數據,可以統計到每個交易所每個幣種今天賣了多少,買了多少,有多少的成交量等等,它是個整合站,所以我們可以從裡面爬取數據並進行分析。

關於CoinmarketCap,有幾個概念可以跟大家聊一聊,CoinmarketCap是一個交易所的集成,所以它首先有很多很多的交易所,就包括了像剛才講的幣安、OKEx,他們都是exchange,那麼在一個exchange裡面呢又有很多“交易對”。

交易日的話它可以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虛擬幣對虛擬幣,比如比特幣可以去買很多別的虛擬幣,一種呢是說我用美元去買比特幣,那美元歐元人民幣都是法幣,是國家定的貨幣。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我們剛才講的交易所的結構,最後會有個coin的概念。coin,就是各種虛擬貨幣,比特幣、EOS、以太坊等等。這些表呢都存在了我們的一個數據可視化平臺上(DT君注:想獲取該數據可視化平臺網址,請關注公眾號“DT數據俠”,後臺回覆“數字貨幣”即可),這個表的數據是免費用的,這個平臺也是免費的,這裡面有幾個表,比如說像coin,coin是個圓表,就是每個虛擬貨幣什麼時候發行,現在價格多少,logo是什麼,代碼地址是什麼等等。中間下面的trade_graph,它是一個交易網絡的表,我們知道比特幣之間,虛擬貨幣之間可以互相交易,A買b,b買c,c買A,所以trade_graph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在第一張表裡面有一些信息,就是在當前的這一天裡面,一個幣種被交易了多少流量,比如說比特幣買了EOS, USDT也買了EOS,那麼對於EOS這個幣種來講,至少有幾個市場他都可以發生交易,這個錢都可以換算成美元,所以說你可以計算出這個幣種在全世界的上千個交易所裡面產生的所有交易的美金數量。我們也知道虛擬貨幣一般都是有個峰值的,它的總量是一定的,所以根據這兩點,我們可以算出它這個交易的活躍度。

所以這個圖很有意思,我首先是按照交易的總量進行排序,比特幣肯定是排第一個。被交易除以它的總量,這個比率是一個活躍度,黃線是活躍度,藍色是交易的頻率,那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算出來以後發現,排在前面活躍度很大的是那個USDT,這是一個美元的等值貨幣,也就是說幣市大跌的時候,或者你買入美元的時候,買入這個數字貨幣之前,你可能都是要換成這個錢的。

比如說你市場大跌,你換成法幣的話,這個速度太慢了,可能你這過程中就跌光了,所以你就換成一個跟美元等值的這個貨幣。這個貨幣其實本身它並不具有投資價值,因為對於投機者而言,他希望看到增長,或者做空看下跌,但是USDT它的價格是基本不會變的,它只做箇中轉,所以它的使用頻率特別高。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這兩年整個區塊鏈的圈子對於發幣而言,大家都在炒概念,比較熱的,一個是公有鏈,就是說底層技術,別人的幣可以基於我做開發。

現在區塊鏈技術比較複雜,不僅僅做比特幣,像以太坊可以寫智能合約,並且實現了更高的一個併發數。在這個裡面就有一點很有意思,以太坊出來以後,它再來製作別的貨幣,別人只要建立在以太法的基礎上就可以了,像公鏈的很多貨幣,它都能在它的基礎上創建新的貨幣。有個統計說明,這裡面基本上全都是以太坊來進行開發的,在中國也有可以用來開發新的數字貨幣的,但基本上這個是被以太坊壟斷的。

對於每個貨幣而言,你可以採集它最早的出現時間,很有意思的是,你會發現通過ico或者一些別的方式來進行發幣上幣的這個幣種在去年這個最高點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多的,到了12月以後大跌,突然間變少了,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幣種都沒有做大,所以都沒有被CoinmarketCap收錄,因為它作為一個權威機構,它只是收取一些比較大型的幣種,去年都跌成這樣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去買這個數字貨幣,所以導致了它發幣可能也比較少,但總體的趨勢是一直在增加,特別是今年整個投資的情況下,好多區塊鏈的數字貨幣非常火。

對於這個現象其實我本身並不是特別的看好,因為大部分的數字貨幣都是高風險,而且很多是營銷幣、空氣幣,所以從我的觀點上是不建議大家去買的。不過作為一個市場現象,我覺得是很有趣的,因為這個數字貨幣界變化得非常快,現在會提很多概念,比如說平臺幣、交易挖礦等,每個月都有新的概念,所以這個模式跟股票這種方式比,股票出來很多年了,但是它變化得很慢,受到很多政策的管制,不像數字貨幣它是很自由的,大家如果做研究會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交易網絡

接下來我們要分析交易網絡,我們的交易其實可以分成兩類,剛才我們講,對於一個“交易對”來講,它可能有兩種交易,第一種是拿法幣來換取一種幣種,比如說我用人民幣或者美元去購買比特幣,這種行為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屬於非法的,至少平臺不能支持這類行為。

因此有個交易方式叫場外交易。也就是在國外的市場上開了一些交易的這個通道,可以點對點買,意思就是平臺說我不和你買賣比特幣,但是你可以找張三去買,張三手裡有這個比特幣,我們提供了場所,你們去交易,這個責任不在我,這個就是場外交易。場外交易是有限制的,它並不是所有幣都能買,一般它提供的都是幾種常見的,比如說USDT,我們剛才講過的跟美元等值的貨幣,又比如說BTC,比特幣現金,還有就是像以太坊這種的支持。

你要去買更小的山寨的幣種,一般會在交易所通過你買到的比特幣再去買,所以這個網絡我覺得至少是分成三層,第一是有的國家法定貨幣,第二是用主流貨幣,最後一層才是山寨貨幣、小眾貨幣這樣的概念。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層次,它這個網絡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從最主流到非主流的一個網絡。在爬取的五張表裡面有一張表是交易網絡,有一些軟件像Gephi,就可以專門來做這個關係網絡的展現,它一般會把交易網絡表處理成兩層。一個交易網絡它有節點和邊,邊就是交易,點就是幣種,比如說紅點是美元,藍點是LRC(萊特幣),中間的線就代表交易。

所以這裡面是這樣的一個網絡,它可以分成兩張表,第一張表是專門描述點的,第二張表是描述邊的。我們這個表呢其實是一個聯合的大表,把它左邊的點的信息和右邊的點的信息全部放在邊表裡面,合成一張大表,可視化平臺就可以去處理然後做展現這件事情。這個圖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綠色這個點是比特幣,右下角這個石綠色的點,它是以太坊,大家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山寨幣要麼只能跟比特幣交易,要麼只能跟以太坊交易,還有一些是兩面都能交易。右上方這些點呢也非常有意思,它們體量有點大,但沒有比特幣這麼大。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這些幣種像第三世界一樣,它們互相聚集在一起可以交易,像早期出來的萊特幣、瑞波幣、EOS這些幣種。在這個圖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邊特別的粗,就是這兩個隊之間交易量特別大。我記得印象裡好像是美元和比特幣的交易,大家在國外入場,它本身支持美元購買主流數字貨幣,平臺也可以提供這比特幣的美元通道,所以它的交易量會特別大,它出廠提前他也是把這個東西換成比特幣,然後再出來。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我們把所有的1600多種幣種都列出來,那麼1600幣種之間,它可能會產生的排列組合關係是(N *( N -1))/ 2種,是個非常大的天文數字,比如說我有一百萬的交易,平均下來每一個交易只能交易一塊錢,這個就是交易極少,或者說深度基差,類似於有價無市,因為在上面交易的人太少了。因此交易所設計的網絡,它一定不會兩兩之間完全打通的,這是個稀疏的網絡,它只保留了主流交易之間的關係。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中心度與市值

有一個概念叫中心度和市值,什麼是中心度?

其實我自己一直有個觀點,就是中國歷史為什麼會發生變遷?古代的上海在哪裡?我覺得就是在敦煌這種地方。古代的陸路貿易,我們要聯通西域36國,我們要對外出口東西都要從敦煌走,那麼敦煌的中心度就非常高,如果變成海路貿易或者水路貿易,那麼作為連接東海長江口的上海,中心度就變得非常高。

這與虛擬幣交易有點相像,就是你要把價值流通到一種小幣種裡面去,就要通過一些大幣種。我們就可以看他的中心度和它的市值的關係,也就是它能連通多少個貨幣之間的交易和它本身的估值,在這個裡面基本上還是呈現了市值和這個中心度的一種正相關的關係,這個中心度我們用了一種出入中心度,就是說你有多少個幣可以給你進行交易,那你的中心度就有多少。放大這個圖,就會發現對於市值比較大的一些幣種,這個正相關的關係是比較成立的。 但是對於一些小幣種,這個關係其實並不是那麼特別的明顯。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場外交易與溢價

那最後呢其實還是有一個有意思的研究,就是對一個場外交易的網站進行了一個價格的監控。場外交易其實就像我們講的C2C的交易,比如說淘寶就是一個C2C的網站,小群體都可以在淘寶上賣東西,場外交易也是一樣的。場外交易通常是有國界限制的,中國人可能會去OTCBTC。

有一個網站叫localbitcoin,這個網站是全世界性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各國的比特幣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在這個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藍色的線是溢價率,我按照標準的匯率去算它是多少錢;然後黃色的線是交易的數量。有些國家它可能交易的很少,它價格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偏離。

在其中我發現有兩個國家非常突出,一個是津巴布韋,一個是委內瑞拉。這兩個國家比特幣的價格都是超級高的,遠超匯率,但是後來才發現這兩個國家通貨膨脹非常厲害,它不像中國美國這樣穩定,資金能力雄厚,所以這些國家它的貨幣貶值的速度可能非常之快。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而美元呢,它是個主權貨幣,可能造成了這些小國家對美元的不信服。因為美聯儲代表了國家利益,會導致匯率的變化,他寧可選擇比特幣這種去中心化的不受國家管控的貨幣,而且波動率很大。

美元再怎麼不靠譜,它其實還是一個很穩定的東西,比特幣很不穩定,但這些人用特別特別高的溢價去買賣這個比特幣。中間也會產生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照理來講這個價格很高,我可以把人民幣換成比特幣,然後我再去這個平臺上買成委瑞內拉主權貨幣,最後換匯換成人民幣,但這個很難,因為各個國家的外匯管制很厲害,去年有很多人做了一波中韓,韓國的比特幣價格比中國的價格高了50%,有些有境外渠道的一些人呢就是做類似的套利。

但為什麼溢價這麼高?你知道這個事情能套利,為什麼它還還是這麼高?就是因為外匯管制很厲害。 對委內瑞拉這種國家,它的貨幣的貶值速度很快,但是我們匯率的標準可能又很老,所以這邊可能會產生一些誤差。那麼在這個溢價裡面,我還會發現很多非洲的國家溢價都比較高。

我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其實比特幣的分析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說我們除了交易所以外的這些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它都是在區塊鏈上發生交易的,交易都會留下痕跡,所以有些人做一些反洗錢的研究,有些人做大幣種、大戶的研究;比如說這個區塊鏈上某幾個人是超級大戶,其實數字貨幣某種意義上還是中心集權主義的,因為大部分的錢都在小部分的人手裡,但他們的錢包是可以被追蹤的,他們錢從哪來去了哪裡,雖然你也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你可以爬下來看。

注:以上內容根據數據俠周寧奕在數據俠線上實驗室的演講實錄整理。圖片來自其現場PPT,已經本人審閱。點擊“閱讀原文”,獲取作者直播回放。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DT財經立場。

期待更多數據俠乾貨分享、話題討論、福利發放?在公眾號DT數據俠(ID:DTdatahero)後臺回覆“數據社群”,可申請加入DT數據社群。

▍數據俠門派

本文數據俠周寧奕,眾安科技數據科學家,前阿里雲datav可視化開發工程師 ,主攻webgl、webgis,數學的美學世界發起人,獨立軟件糊塗作者。

▍加入數據俠

“數據俠計劃”是由第一財經旗下DT財經發起的數據社群,包含數據俠專欄、數據俠實驗室系列活動和數據俠聯盟,旨在聚集大數據領域精英,共同挖掘數據價值。瞭解數據俠計劃詳情請回復“數據俠計劃”,投稿、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菜市場的大媽都能嘮的比特幣,你瞭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