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人類歷史至今已有300萬年的時間,而真正的文明約為一萬年左右的時間,飛速的發展只有兩百多年的時間。生產力的發展在人類的進化與發展中無疑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不過,除了生產力的進化,婚姻制度的演變,也是促使著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原始社會

在人類剛剛形成的雛形時期——早期猿人階段,盛行原始的雜亂交配,族群裡的人們不管男女老少,不論是否有血緣關係,隨意交配。在這樣的環境下,加上生產力的極度低下,早期猿人的身體素質是非常差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開始有意無意地在原本無序的交配關係中形成了一定的規則,不同輩之間的雜交關係逐漸被排斥,只允許年歲相近的同輩男女通婚。同輩相婚雖然依舊存在近親交配的現象,但是比起最初完全雜亂的關係,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人類社會逐漸開始進步,同一輩的男女之間,既是兄弟姐妹,也互為夫妻,人類進入了血緣家族階段,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家庭形式,也是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不過即便如此,人類的身體素質依舊還是非常差的,在考古發現的北京猿人40多個個體中,約有三分之一不到14歲就夭折了。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北京猿人

到了舊石器時代後期,血緣家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同一家族內直系兄弟姐妹之間的交配最先被排斥,隨後,由近到遠的旁系親屬之間的婚姻關係也逐漸被排斥。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姐妹與另一家族的兄弟姐妹群婚,這就是族外婚。族外婚的形成,大大的加快了人類身體素質的提高,也加速了人類社會的進化發展。為了區分是否是同一家族的成員,人類開始有必要用姓名來標記自己所在的族群,氏族的產生就是水到渠成了。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氏族公社

“同姓不婚”的族外婚逐漸盛行,一個氏族的青年男性集體“嫁到”另一個氏族,與青年女性互為夫妻,因為子女只能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無法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所以每一個氏族公社都有一個共同的女性祖先,母系氏族公社便逐漸形成了。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族外婚

古代最早的姓氏,上古八大姓中,姬、姜、嬴、媯,姒,姚、妘、姞都有女字旁,直觀的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時代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母系氏族公社後期,原本盛行的族外婚開始發生變化。由於人口的增加,氏族對血緣親的禁忌越發複雜,通婚的範圍在不斷縮小,族外婚中的男女雙方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較為穩定的結合,逐漸形成了對偶婚姻制度。儘管這一階段,母系權力依舊占主導地位,但是婚姻制度已經開始向一夫一妻的家庭制度轉化,這反映了社會生產力的逐漸提高,人類社會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對偶婚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逐漸提高,採集漁獵的時代被農耕畜牧的時代取代,男性在生產勞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母系權力逐漸向父系權力轉換,父系氏族最終形成。伴隨著父系時代的到來,婚姻制度也再次發生改變。對偶婚逐漸被一夫一妻製取代,個體家庭最終形成。由於生產力的提高,男性通過勞動就可以獲得家庭生活資料的大部分,女性在生產勞動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一步步向著無足輕重轉變。

婚姻制度的演變,如何促使著遠古人類社會的進步

傳統婚姻

雖說婚姻制度轉變為一夫一妻制,但是隨著私有制的發展,貧富差異不斷加大,富裕的男性常常一夫一妻(多妾),而窮困的男性甚至沒有妻子,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下降,逐漸成為了男性的附屬,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階級壓迫”。

當然,到了當代,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分工的持續進行,女性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又一次提升,女權主義再次出現,各行各業的女強人、“女漢子”不斷出現,這個就是後話了。

可以看到,人類社會的進步是伴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進行的,而婚姻制度的不斷演變,也是促使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