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分析當年日本經濟泡沫是怎麼破滅的?我們和日本當年如出一轍

這一期我們先翻翻歷史,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這種通過貿易來互懟的情況?經過互懟之後哪些國家衰弱了,哪一些又從中得到了機會?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說到了日本。因為這次中美的毛衣爭端,美國和世界之間毛衣摩擦等等,大家都紛紛想到了日本幾十年前所遭遇到的這個毛衣互對之後發生的一切。

那這個時候,一開始如果說毛衣摩擦還是說你罵我,我罵你的話,接下來就得打你了,那我們互相之間會扭打成什麼樣局面,目前還不好說,所以我們覺得在這樣一個時間點,其實來看看當年他們打成什麼樣和之後日本怎樣,其實我覺得我們是可以來至少先提起一些防範吧。

我記得寬策略在很早以前曾經比較過里根總統和特朗普,因為這一次毛衣的一個全球貿易的一個爭議,是從特朗普開始發起的,在很多年以前,就是當年日本也面臨著跟中國一樣的一個地位,全球經濟老二,因為整個日本的話是在1968年左右的這個時間變成了世界經濟第二的,其實從戰後開始,二戰結束的時間是1945年,45年到到68年期間,日本用了這個短短的這個30年時間變成了這個世界第二大強國。

這個時候美國政府就不大喜歡了,當時的總統是里根,就覺得這個日本變得這麼強大,導致了美國的製造業萎靡,其實就和現在這個跟特朗普是非常一樣的,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就不停的在說美國製造業要回流,說明資本的邏輯是一樣,在日本生產便宜,60年代日本生產東西便宜的時候全去那生產,然後呢日本人也確實有錢,當時把半個曼哈頓全部都買下來了,那我們一路回顧一下日本為什麼在這個68年變成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

第一,因為那個戰後,就是對日本和德國,整個全世界是制裁的,特別是在軍事方面制裁的,反而他們因禍得福,整個軍事方面呢他不投入力量,所以主要的精力用在發展經濟,所以這一點是比較好。

第二點呢就是日本和歐洲的其他國家不大一樣,日本人呢比較勤勞善良,準確的來說就是犧牲個人娛樂時間,玩命工作,所以那段時間日本增長比較快。

第三點呢這一點跟中國也很像,日本當時加強教育,戰後日本平均人民的識字率很低,但是通過了那麼幾十年期間,大家都拼命的讀大學,也放棄當工人,一定要好好的拿一個學歷,所以導致了平均的從業素質太高了。

第四點也是最關鍵的,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大注重知識產權的,就拼命的做山寨,反正整個的日本當時說是去吸收美國人的創意,其實赤裸裸的就是抄襲。

當時勞動力也比較便宜,所以日本就崛起了,崛起以後里根總統就就不太開心了,覺得好像你把我們美國人的飯碗都吃掉了,核心原因就是因為貨幣問題,認為日元兌美元是長期處於一個貶值通道,所以就是因為貨幣便宜了,

然後美國對日本開始制裁,是哪三點制裁呢?

第一點,在1985年左右的時間,逼迫你簽訂廣場協議,廣場協議呢其實是重塑了美元的一個貶值的過程,它不要強勢美元,要弱化美元,這樣的話呢這個日元就被迫升值,簽訂廣場協議後,兩個月之內,日元升值了20%,然後在之後長達三年時間日元基本升值了50%,導致了日本經濟一下子就萎靡下來了。最後美國通過廣場協議的最直接目的,就是為了限制日本的出口,平衡日美貿易逆差。這個情景跟現在的中美貿易差不多,而日元大幅升值之後,一方面刺激了國內的資產泡沫,另一方面讓日本貿易受挫,減少了實際的財富當量。所以才會讓矛盾越來越突出,最後形成了大危機。其次,日元先升值再貶值,大幅波動,讓國民財富做了一回過山車,日元升值讓大量熱錢流入日本套利,炒高了日本的資產泡沫,而後經濟出問題,然後大量熱錢撤離日本最後留下了一地雞毛。我們的人民幣也已經生了10年,經過2年貶值後又開始升值,現在人民幣顯然高估。美元在低位,所以美元如果通過匯率反擊,熱錢撤離,很可能我們又會遭遇外匯儲備的大量損失,資產價格也將大幅度的下跌。

第二點它的慣用伎倆就是採取301,最近美國也拼命跟我們說301,其實在幾十年以前在日本也用過,用過以後,只是當時沒有所謂的人工智能,也沒有什麼的這個發動機芯片,所以當時進攻日本就是進攻半導體和電子,就對日本的半導體和電子這些行業進行301的一些制裁。這個制裁跟今天的特朗普如出一轍,拼命的說在總統的範圍內可以任意的去調查,他當時對日本24個商品都進行了一個調查。

第三點就是防止日本購買兼併和收購在美國的半導體行業,這個也是當時的里根總統用了一點,就是說,你自己如果沒有這個技術,萬一你跑到我們美國來學習,學習完了以後呢,就是你把好的人才又吸引到日本又去研發了,不行,不給你簽證,學生不僅不準過來讀相關的專業,第二個呢你也不準收購我們相關的企業,收購超過20%以上,美國又開始干預了。這就和毛衣戰制裁中國其實手段差不多,只是隨著時代的更迭,稍微這個調整有一些小變化。

有人回去問?日本反擊了嗎,反擊了,當時日本這樣一來,首先日本是把GDP從4%路下降到2%,所以日本經濟是受到了嚴重的一個影響,所以日本政府就想著怎麼辦呢?貶值。

日本就開始了,首先把5%的這個基準利率一次下調到2.5%。下調以後,整個日本一下子經濟好像貌似比較好,第一點就是發放貸款,這個貸款呢,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而且發的是那種無抵押貸款,錢就到了企業,企業一看這個經濟又不大好,我拿了這麼多錢幹嘛?對,炒股買房,泡沫就來了,泡沫來了到了什麼程度?一年期間商業地產漲了五倍。然後普通的民用地產漲了2.5倍,股市大概也漲了2.5倍,樓市泡沫,如果按照絕對市值計算,當年賣掉東京能買下美國。

這個是在1987年左右,這個時候這個股市這麼好了,日本政府就開始擔心了,覺得這個現象啊來得太快,日本政府也很擔心這種現象不可持續,可能也覺得有泡沫。當時日本政府想了一招是主動干預市場,但是現在看來這個干預是干預錯了,他主動刺破泡沫。剛才我們看到它從5%下降到2.5%一年,接下來,他先把基準利率下調到0.5以後,把這個基準利率一次又抬高了,它在一年之間一次上調到5%,0.5到5%來刺破這個泡沫。

刺破泡沫以後就導致了日本的這個股市樓市開始下跌,下跌的時間呢是在1990年。那從1990年到2010年整個20年期間,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衰退的20年,這20年期間呢其實它沒有衰退20年,前三年就已經衰退的差不多了。

第一,它的股市在一年期間,也就是從90年到91年這一年期間,大概股市下跌了70%,下來以後房市比較滯後,房市其實是在92年開始下跌。一般來說大家抽出資金的話,先從股市抽出,房子還想扛一下,然後下跌,這個房地產下跌以後,它總共下跌了四年,四年期間商業地產一路下跌了70%,這個普通的住宅地產下跌了15%,然後到現在為止都一直沒有反彈回來,

回顧分析當年日本經濟泡沫是怎麼破滅的?我們和日本當年如出一轍

對,所以產生了一個就是很尷尬的現象,就是有錢的時候我們銀行貸款買房,結果等到過了幾年之後房價已經跌下來了,但我還是得供著那個很高額的貸款。這樣的話就導致了這個日本的三大不利的現象,

第一個在企業方面,在前面刺激經濟的時候,政府拼命的發貸款給這些企業,後來發現這些企業根本沒有償債能力,然後也不能讓企業死,為什麼?房子也下來了,股市也下來了,如果你把這些企業死掉以後,它就是壞賬,所以不能死,不能死怎麼辦?繼續貸款讓它續命,貸款以後讓它去生產,生產以後賺到了錢還利息,就反覆運轉下去,所以導致了日本有大量的殭屍銀行和殭屍企業存在.

第二點是民眾個人方面。這麼高的房價下來,大家肯定是分期付款的,所以欠銀行很多錢,所以這些人呢就開始每個月的收入開始還貸款,但比較嚴重的是殭屍企業不賺錢,他會下調你的工資的,所以日本長期進入一個通縮的狀態,所以基本上呢人們也在不花錢了,不消費了,用來的錢呢就還個人貸款,所以導致了通縮越來越嚴重,大消費拉動不起來。

然後最後一點是日本政府就想採取凱恩斯主義,就是說通過加大財政開支,希望拉動GDP的增長,那主要就是用1萬億的美元去做一些基建項目,做的基建項目還是沒有拉動,反而導致了日本的這個債務佔GDP的比重上升。今天的話大概250%。我們之前一直在談歐洲,西班牙啊意大利啊大概130%就已經很厲害了,但是日本當年,就是做這種後凱恩斯主義,就一路把日本的飢餓債務佔到170%,今天到250%就導致了日本衰落了。但是這個衰落了以後一直延續到2010年,10年以後,我們中國變成了全世界第二大強國啊取代了日本。然後故事翻開新的篇章,但同時其實情節上又會有一些老的套路的呈現。

而且這樣的蕭條的局面持續的20年,所以這個其實對於整整幾代人的一種情緒上的傷害還是挺厲害。我記得以前我們看這個日劇啊或者更早的日本電影的時候,你覺得就是電影也能反映出一個精神面貌,就朝氣蓬勃的,然後這些年你再去看的時候就整個極為平靜。其實就是整個社會情緒就這樣。

回顧分析當年日本經濟泡沫是怎麼破滅的?我們和日本當年如出一轍

實際上其實日本能鬧到這個樣子,其實應該有很多內因吧,政府的主動干預應對之策,一個失策兩個失策,再加第三個失策的時候,幾十年過去了,所以它衰退就衰退到2011年,但是最近的八年時間,其實我們看到日本股市也是上漲的比較厲害,安倍晉三他整個採取了另外一套方式。

日本是第三大老齡化程度的一個國家,第二大是德國,那麼德國應對老齡化怎麼採納的,難民。我們看到很多這些歐洲這些國家,現在都對難民問題有些爭議,其實默克爾最智慧的一點,它其實是為了把平均年齡下降,為了增加更大的勞動力,所以吸收了難民。表面上好像是這個人道主義精神,實際是按照這個方式來解決勞動力。

但日本採取另外一種方式,日本也吸收不了難民,這個周邊國家也沒有什麼難民,那這個小島怎麼辦?答案是全民炒股。因為這個養老金解決不了的時候,政府也沒有額外的錢,這麼多老年人怎麼養,年輕人越來越少,那怎麼辦?你們把錢全部給我,全部投入股市。所以我們看到過去五年,日本大概指數漲了2.44倍,年化的這個增長率大概是15%。我查了一下標普500,最近五年這個美國漲得很厲害,驚奇地發現其實美國和日本漲幅基本接近,美國大概漲了2.7倍,日本漲了2.44倍,所以就說日本多了很多個人的散戶投資者,首先是希望每個日本人,你有錢就投到股市裡面,這樣呢,你自己為自己打工,自己為自己增加財富。最重要的是你投進去,如果股市不漲,那你就不會再投了,所以國家集體入市,這樣的話就把整個日本的這個股市拉起來,我們如果回顧一下過去五年,日本股市看月K線基本上是隻漲不跌,沒人做空,所以他覺得10年之前日本衰退了,衰退以後怎麼解決了?來全民炒股。

這個是日本的,當然還還包括日本的這個放水啊,但其實這當中也依然會有隱患,所以我們經常新聞當中看到安倍經濟學的問題,包括它這個這個央行行長也遇到一些焦頭爛額的問題,以及他現在這樣寬鬆,到底什麼時候是個頭,總有結束的一天,那美國就已經開始在那收縮了,又開始了出招了。這次美國其實很厲害,它不光其實是說針對經濟的老二等等等怎麼樣,其實他對所有人都開始來那一套的時候,那日本這樣更慌了,早些年上一輪我們打過你這一回,這次恐怕又得有些危險了。

回顧分析當年日本經濟泡沫是怎麼破滅的?我們和日本當年如出一轍

所以其實我覺得通過對於歷史的梳理,我覺得我們大家可以從中呢找到一些脈絡,既找到類似之處,也找到不同之處。你覺得六七十年代和80年代廣場協議時候的日本,和我們現在中國在所處的位置上,或者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情況上有什麼樣的不同嗎?

首先是看起來是比較不相似的一點,就是首先這個目前中國的這個利率是比較偏高的,當時日本的那個利率是比較低的。

第二個就是我們中國目前的科技程度其實比當時的日本要強很多,就是我們自己的這個實力還是比日本強很多的。

第三個呢就是日本當時主動的去加息,這個策略好像目前跟我們中國目前好像不大一樣,我們貌似還在放貨幣,繼續寬鬆,而且我們是有資本,我們這麼高的一個利率水平,如果我們一路去放貨幣的話,其實我們還有幾年的時間可以去寬鬆,但日本當時利率已經降到0.5了,然後只能往上加,往下就把這個泡沫刺破了。

但是綜合來看,我們正在沿著日本衰落的路大踏步的前進,好消息是中國人民還勤勞勇敢,各個都想發財,願意創業,這個社會在精神上還有很大的希望,但壞消息是,即使1990年日本人均GDP也已經達到了25000美元,而我們即使到了今年也還不足1萬美元,所以日本至少還可以吃30年的老本,而我們卻沒有老本可吃。一旦停止增長,將會發生非常大的問題。

回顧分析當年日本經濟泡沫是怎麼破滅的?我們和日本當年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