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命,一切皆空!(黑白先生)

沒有生命,一切皆空! (黑白先生)

沒有生命,一切皆空!(黑白先生)

他叫劉凌峰,37歲,兩個伢的爸爸,是本地知名的地產廣告策劃人。長期熬夜加班、頻繁出差,抽菸、喝酒是他的常態。50多天前,劉凌峰被確診為胃癌晚期。

治療的日子裡,他擁抱了父親兄弟,在母親的墓地旁選好了自己的棲身之地,還列了一則寫有10個願望的遺願清單:擁抱每一個認識的人;跑一次馬拉松;帶兒子去釣魚、野營、夜讀;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陪妻子走更長的路…他說,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沒有生命,一切皆空!(黑白先生)

生命感悟這種事情,真的只有經歷過才懂得,人的生命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愚蠢的事就是犧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任何其他一時的快活,不管是為了利益、升遷、學問還是名氣,甚至為了轉瞬即逝的感官樂趣糟蹋了自己的健康,都是蠢不可及的行為。美國作家默生說;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過王更幸福。

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應當為健康讓路才是。

曾經看過一本書《此生未完成》,講的是一個患癌症已去世的才女在最後一段時間對生命的感悟,她叫于娟。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有太多的計劃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應付,總是覺得做好的手頭的事情,陪父母也是來得及的……一旦站定思考,發現半輩子已經過去,自己手裡的成敗並無多少意義,然後轉身,才發現陪伴父母親人的時間已然無多,發現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沒有時間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如此。”

讀《此生未完成》,我思緒萬千。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寫作。所有的浮躁沉澱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遠去了,所有的執著放下了...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

此書雖然不是驚世鉅作,但也足以引起我們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哲學家叔本華在其《論幸福》一文中將幸福概括為三個基本要素:健康、財富、愛。轉換成經濟學術語,他說的其實是三個序數效用,即:

健康的身體是獲得和享受財富的先決條件,而能否擁有足夠物質財富則決定了能否真正擁有愛。今天很多人之所以活得並不幸福,根本原因就在於違背了這個順序而去錯誤地追求。 ​

一則寓言故事的啟迪:

有一隻狐狸發現了一窩雞,欣喜若狂,可是因身體肥胖鑽不進去。於是餓了三天三夜,終於進入飽餐了一頓,然而又出不來了。狐狸只好又餓了三天三夜才鑽出雞窩。它哀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過足了嘴癮,一切就是白忙活。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人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無一人能帶走苦心經營財富和榮譽。現代社會太浮躁,每個人都在不停的追名逐利,而忘記了本來生活應該的樣子,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就像等了好久的快遞,到了就擺一邊了,穿過的新衣服瞬間就舊了。一切一切都是無底洞的慾望,理性和控制是多麼重要啊。

所以在這個充滿壓力的快節奏世界,應該適當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才能找到真正值得珍惜的東西。比如健康,快樂,親情,友情,愛情,音樂等等。

沒有生命,一切皆空!(黑白先生)

尤其是健康的身體,它帶給我們的不單是生命的延續,更是親情、友情、愛情的延續,因為有了健康我們才有了追求世間一切美好的“權利”。健康生活,才是你最應學會的人生智慧。正如文章開頭胃癌晚期的小夥子劉凌峰,對所有活著的人的忠告:敬畏自然規律、敬畏親人、敬畏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