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不讓我看你朋友圈」「我給你三天時間了」

“為何不讓我看你朋友圈”“我給你三天時間了”

01

李靜禮貌地掛了電話後,趴在桌上泣不成聲。原來她到手的一筆業務,客戶莫名其妙反悔不合作了,給出的理由明顯就是敷衍的藉口。

眼看這個月的任務就要完成了,快到月末突然來這麼一下,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業績,李靜急哭了。前兩天還在微信裡聊得好好的,本來說好今天來籤合同的,一切準備就緒,居然煮熟的鴨子也會飛了。

後來李靜才知道,原來客戶跟自己的死黨在之前的合作中鬧出大矛盾,而死黨又經常在自己朋友圈評論。客戶發現了她們的親密關係,於是這單生意就死在朋友圈裡。

從那以後,李靜默默地在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騰訊公司推出這項功能,必然有它的合理性。那為什麼設置的是三天,而不是兩天或者七天呢?

通常會刷朋友圈的人,每天都會固定時間刷,即便很忙,第二天也會去刷,兩三天以後的信息幾乎被刷屏,不會再看,所以三天的設置已經給足了緩衝期。具有合理性。

在錯綜複雜的網絡關係下,適度地開放朋友圈有利於保護你的社交,而三天可見,就是尺寸剛好的適度。

“為何不讓我看你朋友圈”“我給你三天時間了”

02

現實生活中,有10億人在用微信,它的便捷已讓我們形影不離,這就造成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連菜場大媽都有你的微信,通訊錄裡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可能你都不知道是誰。

這就導致,你發朋友圈顧忌越來越多,每條信息都要慎重考慮,能不能發,適不適合,漸漸地都不太想發了。如果屏蔽會讓對方難堪,那麼三天可見就成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再說,的確也有人因為朋友圈的壓力,怕自己以前發的東西,影響新的人生旅程。尤其是你都不知道自己朋友圈有沒有正好是敵對的朋友,三天可見,其實是在保全你們的關係。

還記得,同事小雯申請換崗到另一個部門,她不知道兩個部門的領導暗中不合。結果有一天,新領導看到她朋友圈裡曾經發著跟老領導的親密照片,覺得她們關係很好,於是開始疏遠小雯,就這樣,她不明不白地變成部門裡被邊緣化的人。

這種情況應該不少見,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和另一個原以為八杆子也打不著的朋友,居然在同一個人的朋友圈裡點贊。

朋友圈是一個神奇而複雜的存在,它拉近你跟朋友距離的同時,也在縱橫交錯的網絡裡埋著雷,讓你一不留神就斷送一段關係——一個朋友恰好是另一個朋友的敵人,而你卻不自知。這樣的圈子,你要維護,在不方便屏蔽的情況下,是不是三天可見要更安全一點?

03

三天可見功能幫我們維護了社交安全,給了我們充分的選擇自由,讓我們輕鬆保全了自留地。

每個人都有說傻話、情緒化的時候,也曾曬過一些尷尬的自拍,立過一些天真的誓言,甚至被“逼”秀了恩愛,那些自認為在那個瞬間美好的事物,那些在當時舒緩了的情緒,卻不一定適合一直留著。

但你又捨不得刪除,所以,三天可見這個功能真的很好,它會讓你在某個溫暖的午後放鬆愜意地回到自己的自留地,傻笑著面對曾經的天真和稚氣。你不用去刪朋友圈,更不用關閉朋友圈,就在選擇三天可見的那一刻,就能長吁一口氣,迴歸內心的寧靜。

該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有些過往對我們都已經不再是牽絆,又何必讓更多人知道徒增煩惱。所以設置三天可見真的不是自絕於人民,只是我們想給自己那顆慌亂的心一點點退路,在我們孤獨脆弱的時候,有一個可以藏身的洞穴,僅此而已。

“為何不讓我看你朋友圈”“我給你三天時間了”

04

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被那麼多人接受,無聲地證明著它符合廣大網民的心聲。這也符合國際趨勢,國外閱後即焚的Snapchat軟件,也是關注當下信息,而不願耗費過多精力去經營線上生活。

畢竟,除了商業社交外,大家在經歷了新鮮的線上體驗後,還是感到現實交往才是我們獲得情感的主要來源。

各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交往方式,社交情感的總量不會跟媒介的進化成正相關,每個人交心的好友,更不會隨著社交手段的便捷而增加,你設不設置三天可見,都不會影響你朋友的數量。

朋友圈三天可見,其實就這麼簡單。收起我們的玻璃心,給朋友一點空間,一點自由,一點選擇的權利,讓我們能長久保持著愉快地玩耍。


作者簡介:易水寒,愛碼碼字撫撫琴,心向從前慢,腳踏萬里路,探究靈魂最深處古典天秤女一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