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豪:張子強伏法紀實(二十三)

大富豪:張子強伏法紀實(二十三)

張志烽哭喪著臉說:“我哪有這麼大一筆錢還你。”

張子強怪笑了一下:“我知道你現在沒有錢還我。我這裡有一單大生意,你幫我做,做成之後就可以還清這筆債了。”

張志烽說:“什麼生意能賺這麼一大筆錢?”

張子強說:“做成了,不但能還我的債,而且我還讓你有更多的錢。”

張志烽的臉上立即陰轉晴:“那你說吧,只要我能做到。”

張子強說:“很簡單。你回香港後到新鴻基地產大廈下面,觀察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老闆每天什麼時候下班,坐什麼車,掛的什麼車牌,下班時走什麼路線。你把這些事情搞清楚搞準確,告訴我就行了。其他,你暫時別問,以後會告訴你的。”

張志烽後面也沒有再問什麼,其實他已經清楚了張子強要幹什麼。

以上是張志烽的親口供述。

由此事可見張子強作為一個職業罪犯的精心計劃和在作案前的精心算計。此時,他精心策劃的綁架案,不但考慮了許多細節,甚至把綁架成功後分贓都算好了。他找張志烽等於一箭雙鵰。一,翻出舊賬拖住你張志烽不幹也得幹,因為你欠了我900萬的債;二,綁架成功後張子強除了自己獨吞最多的一份,還可以多分900萬。不僅因為1995年那筆美金是贓款,還有以張志烽目前的經濟狀況根本不可能還他這麼一大筆錢。他可以通過拉張志烽參加作案既增添了人手,又可以收回這筆根本不可能收回的錢。這就是張子強。

張志烽不得不幹,但我們不能說張志烽是張子強脅迫乾的。張志烽也是一個職業罪犯,因為犯罪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錢,張志烽缺錢,參與作案就是為了撈錢。所以,在張子強的心目中,要誰一起參加,等於給你一個發財的機會。

張志烽說,他回到香港後就開始在新鴻基房產大廈樓下觀察新鴻基地產的老闆郭炳湘的行蹤。

在香港沒有人不知道新鴻基地產的,它除了是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老闆郭炳湘三兄弟還是亞洲十大富豪之一。雖然香港經過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目前仍然處在經濟復甦階段,但香港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與新鴻基地產郭氏兄弟,分別榮登財經雜誌本年度(2001年)亞洲富豪排名榜第一位及第二位。根據《福布斯》雜誌發表的2001年亞洲最富有人士名單,香港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個人財富達126億美元名列首位,其次為新鴻基地產郭氏三兄弟,個人財富共115億美元,新鴻基地產的老闆也是全球十大華人億萬富翁之一。

新鴻基地產的老闆是三兄弟,張子強要張志烽觀察的郭炳湘是老大。也就是說,張子強現在要綁架的是世界華人第二富翁。難怪香港有傳媒說,張子強要把香港十大富翁逐個綁。我在有關張子強罪行的材料和案卷中也確實看到這方面的跡象,例如他至少已多次派人觀察另外兩位富翁的行蹤。其中一位是回內地奔喪,張子強派人一直跟到內地,跟蹤者之一就是張志烽。另外,張子強被抓前,也有種種跡象表明他在策劃另一宗綁架案,可見他多麼囂張。

也是為了真切地瞭解張子強在香港犯罪的情況,我特意到香港實地勘察。香港新鴻基大廈是一幢現代化的大廈,新鴻基集團的總部也在這兒,所以郭炳湘就在這兒辦公。

張志烽來到香港新鴻基大廈樓下,守在大廈中心靠港灣徑的大堂入口處,這裡是大廈車輛的一個進出口。張志烽在這裡仔細觀察著從大廈裡面開出的車。

張志烽畢竟是一個跟隨張子強多年的案犯,張子強對自己集團裡所有成員的特點都瞭如指掌,並善於利用他們各自的特長。張志烽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不適應在一線沖沖殺殺,但張志烽心細有經驗,善於釘梢和觀察,所以張子強派他觀察郭炳湘的行蹤。

張志烽第一次盯了一天,沒有發現郭炳湘的蹤跡。第二天,張志烽換了一套衣服來到新鴻基大廈,在大廈門口徘徊。快到傍晚時,他看見一輛淺藍色的寶馬車開出。根據事前瞭解到的郭炳湘的車號,他知道這是郭炳湘的車。他連忙看了看錶,是下午6點10分。

第三天,張志烽又換了一套衣服,在下午6點前來到新鴻基大廈。儘管張志烽十分小心,三天都穿了不同的衣服,但一連幾天總站在門口,還是引起了大廈保安的注意,一名保安走過來盤問張志烽,張志烽立即走進大廈裡的商場裝作買東西。一會兒,郭炳湘坐的寶馬車就出來了,仍是那輛淺藍色的寶馬牌豪華轎車,這一次張志烽牢牢記下了車號是AV1234。張志烽站在大廈玻璃幕牆後面,仔細觀察著郭炳湘的車經過大廈出口,他看看錶,是傍晚6點多鐘。郭炳湘下班時間非常準時。

第四天,張志烽沒有出現在大廈內,而是開了一輛車等在新鴻基大廈的外面,下午6點多,郭炳湘的車準時開出新鴻基大廈。張志烽立即開車在後面跟蹤,他看到郭沒有帶司機,是自己一個人開車,他一直盯著郭的車經過香港仔隧道開進淺水灣,張志烽在一張地圖上標下郭炳湘所走的路線,沿線一一作下記號。

張志烽交待說,數日後他來到張子強在香港何文田街的家。

我到香港時曾特意到過何文田街。這個鬧中取靜的住宅小區,小區中的商店和酒樓都不多。張志烽把車開進了何文田街後,並沒有到張子強的家裡,而是將車一直開到何文田街張子強家附近的一間大排檔前停下。他進了排檔後,給張子強打了一個電話。

一會兒,張子強抱著他的約3歲的小兒子走了出來。

張志烽就將跟蹤情況向張子強詳細彙報。

張子強邊逗兒子玩,邊聽張志烽說。張志烽說完後,張子強說:“好了,你的事情做完了,你已經引起保安的注意,千萬不要再在那兒露面了。你把車還給陳森友,叫陳森友繼續跟蹤,弄清楚郭炳湘的行動規律。”

張志烽在向林林他們交待時特意解釋說:“因1991年機場解款車被劫案後,我已被香港警方注意,所以,我也不能再在新鴻基大廈下出現。當時我開的是一部萬事達轎車,車主是張子強的另一個朋友陳森友的。我把車交給陳森友後,就返回廣州了。後來直到實施綁架的那一天,張子強又派我到新鴻基地產大廈下放風,這之前,他沒有再叫我去釘梢郭炳湘。很快他又派給我其他的活兒,做實施綁架前的具體的準備工作。”

一天,張子強又約張志烽見面,這一次張子強開了一輛嶄新的車牌號為FU·199的德國奔馳車。見面後,張子強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叫張志烽上車。他親自開車載著張志烽遊車河,轉來轉去,他把車開到了香港的淺水灣。香港的淺水灣和深水灣都是香港富人區,那幢幢別墅都是上千萬的市價。張子強將車停在一處海灘。停車以後,他指著遠處半山上的一幢洋房說:“知道嗎?那就是香港首富的家。去年5月我綁了他的大公子,要了他10個‘太陽’。”

“太陽”是張子強犯罪集團裡的黑話,一個“太陽”即一個億。

張志烽張大了嘴巴:“10個億?!”

張子強又是那種怪笑:“對,10個億的港幣。富人命比錢金貴。世界十大富豪之一,‘借’他10個億,九牛一毛。”

張志烽:“這麼好的事,你為什麼不讓我參加?”

張子強說:“這次不是請你參加嗎?計劃我都想好了,這裡給你200萬港幣,你要幫我做好幾件事。一、找幾個人手,要靠得住的,最好是自己的老弟兄,用起來順手,至少要五六個人;二、買兩輛車,要二手舊車,其中要輛白色的日本麵包車,這種車香港最多,跑起來不顯眼,二手車車況好,到時能跑起來。買車的證件要用假的,不能留‘首尾’(即馬腳),一旦有情況扔了車就跑;三、找一處房子,地方要偏僻,但車要開得進去,到時用於關‘肉參’(即人質)用。”說著,張子強遞給張志烽一個包,包裡裝著200萬港幣的現金。張志烽接過裝錢的包。

在省看守所,張子強一個月不刮鬍子不洗澡,他叫嚷著應該送他回香港受審;突破張志烽以後,“老狐狸”也繳械投降了;第二樁綁架案慢慢浮出水面……林林他們對張志烽的審訊工作逐步地深入著。隨著張志烽的供述,張子強犯罪集團的犯罪事實漸漸地露出冰山一角。指揮部制定的以張志烽為突破口的策略顯出成效。隨著審訊工作向縱深發展,突破口越撕越大,張子強所製造的驚天大案就慢慢地浮出水面了……那天的審訊進行得很晚,廣東省看守所已經籠罩在一片夜色之中,只有審訊室的燈光仍然亮著。樓上監控室裡,張曉鵬陪著朱副廳長,通過監視器,掌握著樓下預審室裡審訊的整個過程。

連日來,實在是太累了,坐在那兒的張曉鵬畢竟年輕,堅持不住在打瞌睡,一個瞌睡打醒了,發現窗外是黑黑的山巒,再看看錶,已經夜裡一點多了。張曉鵬發現朱副廳長仍然坐在那兒精神飽滿的盯著監視器。

他上前說:“朱老總,太晚了,您休息吧。有事我們及時向您彙報。”

朱副廳長仍聚精會神地看著監視器。這時,張志烽已經交待完綁架郭炳湘的作案過程。他鬆了一口氣,看看錶,然後他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一行字:林林,祝賀突破,往下審訊注意弄清楚張子強在案件中的組織策

劃作用和參與者情況。我的那瓶茅臺酒給你們留著。

朱副廳長將紙條交給曉鵬,說:“曉鵬,將這張紙條送給林林,我就在你們這兒睡一會兒。”說完就和衣躺在監控室的值班床上。

張曉鵬輕輕關上門,起身去了審訊室。

省看守所審訊室裡,張志烽在繼續交待,他一口接一口地抽菸。儘管夜已經深了,但他並不顯得疲倦,精神反而比較亢奮。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張志烽此時處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的狀態下。從元月27日被捕後,幾個月來張志烽一直處在極度的心理矛盾之中,他吃不好睡不著,並不是坐牢對於張志烽有這麼大的打擊,他這一生自涉入黑社會以來,已經坐過無數次的牢,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香港傳媒把張子強、胡濟舒、張志烽稱為吃慣“大茶飯”的人。“大茶飯”是香港話,是一句黑社會用語,意思是全社會都要為我提供茶飯,即物質享受。吃慣“大茶飯”的人怎麼會怕坐牢呢。我在澳門採訪時,見到一位曾經在澳門黑社會里沖沖殺殺多年、最後退出江湖的人,他在向我介紹黑社會生活時說,黑社會的成員常常把坐牢當做休養。因為,在黑社會里為了各自的利益總要打打殺殺,常常有生命危險,到牢裡反而是一種身心的休息。

可是,現在張志烽的心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吃慣“大茶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家庭,沒有妻小的拖累,也沒有生活的寄託。如今,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一個年輕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兒子,在自己正逐漸走近老年的時候,有了全部的身心寄託,生活的意義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此時,就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張志烽要想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妻兒。現代審訊工作,重要的一點,不是一再在疑犯面前強調罪行的嚴重,而是要給他分析,你還有多少希望,尤其對罪行嚴重的人。你給他生存的希望,他就要為爭取這個希望而努力。指揮部抓住了張志烽心理的薄弱環節,決定這個審訊突破的重點,就是給張志烽一線希望,此時張志烽的心態,就像一個負重爬山的人,突然把重負卸下了,有一身輕鬆的感覺,所以他既不困,也不累。

張曉鵬進來後,把朱副廳長的紙條交給了林林,林林把審訊重點引向了張子強是如何進行綁架策劃以及其他成員參與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