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島合力共建美麗鄉村描繪新時代鄉村振興魅力畫卷

莆田文明網8月7日訊 連日來,市政協副主席、湄洲島黨工委書記黃華深入湄洲鎮各鄉村,實地督促指導共建美麗鄉村各項工作,確保美麗鄉村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盛夏時節,走進湄洲島宮下、港樓等村,海島鄉村氣息濃郁,媽祖文化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整潔有序,綠化景點美觀悅目,新建成的村民休閒廣場與島上的景點融在一起,成為遊客和村民流連忘返的休閒好去處,過去的“髒亂小漁村”蝶變成新時代美麗新農村。

近年來,湄洲島黨工委、管委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湄洲島的殷切囑託,凝心聚力,以鄉村振興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引領,共建美麗鄉村,全島面貌發生了質的飛躍,處處呈現出“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漂漂亮亮、舒舒服服”的美麗景象。

湄洲島“共建美麗鄉村”的成功實踐,為莆田市實施鄉村振興、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中國的示範區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啟示,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畫卷正在莆陽大地徐徐鋪展……

 全域視角 描繪宜居魅力畫卷

如今,徜徉在湄洲島朝宮街,路面潔淨寬敞,花紅葉綠,兩側房子整齊有序,店面生意興旺,描繪出一幅繁華美麗景象。

可幾年前的朝宮街,並非像眼前這般生機盎然。朝宮街原為湄洲島宮下村的一條小街,一座座民房如同火柴盒般擠在道路兩旁,裸房居多,雨汙亂排,街道雜亂。整個街道風貌與祖廟山景區格格不入,極大影響祖廟景區環境。

為此,湄洲島藉助“裸房整治”專項行動,在尊重原來風貌的基礎上,融入媽祖文化元素、濱海風貌元素,通過立面改造、屋頂平改坡和街道景觀改造,優化街道功能佈局、統一店牌招牌樣式、統一色彩格調、實施弱電下地、配套雨汙管網,將朝宮街建設成具有湄洲島獨特人文氣息的旅遊商業街。

朝宮街的蝶變正是湄洲島全域視角統籌規劃共建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從開展共建美麗鄉村工作開始,湄洲島就立足於發展全域旅遊,圍繞著建設“朝聖島、旅遊島、生態島”的戰略目標,形成打造“處處是景點”的美麗鄉村工作規劃。因此,湄洲島共建美麗鄉村不僅考慮環境衛生的整治,還注重全島生活汙水的綜合治理,湖庫連通生態水系的修復、村容村貌的整體改造,進行裸房整治、做好房前屋後綠化美化等工作。

農村垃圾處理、汙水治理是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兩個前置性工程,做到位才可避免工作反覆。湄洲島在治理之初,就委託專業公司編制《莆田市湄洲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針對性科學性地開展實施“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三清建設工程,有效改善島內垃圾處置能力不足的問題,並從源頭上整治牛頭尾、宮下沙、西亭村、下山村的水環境汙染問題,提升農村環境汙染防治設施建,使群眾切實得到實惠。

湄洲島管委會主任、共建美麗鄉村領導小組組長林韶雯介紹,湄洲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思路進行全島統籌規劃,投資近5.8億元,實施湖石淉及周邊生態水系綜合整治工程,實現全島最大淡水湖由“髒亂差”向高品質公園的華麗轉變,構建了一個集防洪排澇、雨水收集、生態溼地、運動休閒、人文展示為一體的生態化公園,支撐起全島最大的生態水系保護屏障。

有了好的理念,就有好的思路、好的出路。秉承著在全域視角、統籌規劃的理念,落實過程中,湄洲島創新“購買服務”和“三級聯創”的工作模式。

環境衛生整治方面,景區景點、主幹道、主村道、集鎮中心,採取“購買服務”的形式進行環境衛生的保潔;村莊裡面、海邊沙灘、湖庫溝渠環境衛生由鎮村保潔。在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裸房整治、生態修復、綠化美化等其他工作上,採用了“三級聯創”的辦法,區成立了項目指揮部進行統籌、規劃、編制,鎮進行協調、組織,村具體實施,三級合力推進,使得湄洲島共建美麗鄉村在短短2年中取得顯著成效,海島上11個村莊紛紛舊顏換新貌。

 組織保障 從“一時美”到“持久美”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但在湄洲島的大街小巷,環衛工人們都仍值守在街道旁,看到垃圾及時清掃。沙灘上,不時可見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

共建美麗鄉村始終離不開人的因素。為此,湄洲島下大力氣,著重組建配齊四支保障隊伍: 266名環衛工的衛生保潔隊伍、30名的海漂清理隊伍、專業汙水治理隊伍及140名的園林管護隊伍,全方位進行島內環境保潔和整治。對於這些一線勞動者,湄洲島極為注重對其人文關懷,逢年過節必定舉辦慰問活動;對生活貧困的保潔員,更結合扶貧政策,定期組織人員上門慰問,並送上慰問品及慰問金,為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同時,在各級部門領導的支持下湄洲島大力引進各種先進環衛設置,備足環衛設備,為環衛工人進行高效保潔提供充足的硬件保證。截至目前,湄洲島共配備了水車、壓縮車、轉運車、掃地車、剷車等40多臺,電動收集車61輛,配備240升垃圾分類桶1000多套,40升乾溼分類桶3100套,極大減輕了保潔工人的工作強度。

規範管理、制度先行。通過長期的實踐並吸取國內外先進環衛管理經驗,湄洲島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制度:成立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督查和考評機制,建立工作獎勵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和督查通報制度。通過層層考評督查,重獎嚴懲,在全島各鄉村內形成環境整治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各級考評工作儘管各不同,但抓這項工作的決心一致、態度一致,一以貫之。”湄洲島管委會副主任、共建美麗鄉村領導小組副組長沈國林介紹,在湄洲島共建美麗鄉村過程中,三級考評制度是雷打不動的重要工作,區鎮聯合對村開展嚴格考評,環衛處對環衛公司的考評直接掛鉤承包金,鎮級對村級衛生保潔員考評實行末位淘汰制。

自湄洲島美麗鄉村共建工作開展以來,湄洲島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全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專程下鄉調研指導,召開黨政聯席會議、主任辦公會議,協調解決環境整治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分管領導深入各村瞭解整治進展情況,召開專題會、協調會研究全區環境整治工作,具體指導和部署全區整治工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負責人帶頭幹,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完善的制度、強有力的執行形成了湄洲島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從“一時美”向“持久美”轉型。

 鄉村振興 “美麗經濟”大放異彩

美麗鄉村建設的顯著成效,使得湄洲島的旅遊生態正在發生質的改變,催生一波波“美麗經濟”。

林細妹是蓮池村的村民,她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如今生意興隆。她說,以前遊客來湄洲島只是朝拜媽祖,沒有其他遊玩項目,形不成旅遊輻射效應,大多漁民生活貧困;現在島上變美了,遊客都願意“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海邊踏浪,路邊散步,還可以到各村莊進行鄉村休閒遊,這邊真正成為一個旅遊度假景區,漁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湄洲島利用湄洲島文化底蘊厚、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將共建美麗鄉村活動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重點打造“一村一品一景一街”,發揮宮下村,港樓村、後巷村的示範帶頭作用,全力提升村莊內部環境,優化旅遊服務功能,把衛生環境、旅遊環境、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形成了宮下朝宮街、後巷寶瀾路、蓮池濱海路、高朱梅花路等家庭民宿示範街,實現村美和民富的比翼雙飛。

其中,蓮池村濱海路的旅遊風情商業街上,全街共有“湄洲人家”特色民宿68家,休閒吧10家,文化主題屋11家,文創商店12家,海上休閒垂釣平臺1個,海鮮大排檔21家。在這裡先後舉辦過沙灘音樂節、風箏節、美食節等活動,有效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良好的旅遊口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走進湄洲島。據統計,僅2018年春節黃金週期間湄洲島各景點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9.2萬人次,同比增長73.76%;全島實現旅遊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8.7%。

“美麗鄉村,共建共享”,在建設美麗家園中,湄洲島始終堅持群眾視角,宣傳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夯實美麗鄉村建設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管委會制定出臺扶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設立1000萬元專項資金,鼓勵群眾利用民房從事旅遊經營,既解決了就業和增收問題,又讓他們更加講究環境衛生和文化修養,成為扮靚鄉村的有力推手和示範種子。同時,培育文化細胞,鼓勵支持每個村建立文藝隊伍,開闢文化中心或文化廣場,注重寓教於樂,奏響“做媽祖故鄉文明人”的美妙旋律。島上還建立了由不同行業,不同人群參與的媽祖義工志願服務隊,通過媽祖義工志願活動,營造人人參與共建美麗鄉村活動的氛圍,推動共建活動深入開展。(湄洲島黨工委文明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