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儲備剩多少?外債占一半以上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在中國,這些資產由外匯管理局管理。

簡單來說,外匯儲備就是從國外流進來的錢,不管是賺的還是借的。所以,外匯儲備並非中國所持有的資產。

截至2018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約為3.11萬億美元。規模高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二位日本的兩倍多,也是瑞士外匯儲備的四倍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擁有了3.11萬億美元的資產。

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別國借來的錢,俗稱“外債”。什麼叫“債”?向人借來之後,最後還要還的錢,就是債。也就是說,中國拿到錢之後,不管是投資也好花掉也罷,可以隨意支配。但是,債務期限一到,中國必須要歸還這些錢。

根據中國外管局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1.84萬億美元。而中國的總的外匯儲備是3.11萬億美元。外債在外匯儲備的佔比是59%,3.11萬億美元減去1.84萬億美元,還剩下1.27萬億美元。

這說明,中國全部外匯儲備中一半以上,是外債,而不是資產。自然也就需要時時考慮到償還這件事。

由於金融企業的體量較大,融資規模也比較大,因此在行業佔比中,金融業佔到接近50%的份額。比如2017年,中央銀行債務餘額為1530億元人民幣,佔1%;銀行債務餘額為55249億元人民幣,佔49%。

這就是說,這些錢主要流向是金融機構。如果真正用來投放給中國的實體企業則罷,可怕的地方在於,中國金融機構最愛的卻是向房地產企業放款。這導致了整個經濟的脫實向虛。

而且,目前中國的外債中基本是1到2年的中短期債務。根據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短期外債餘額為71814億元人民幣,佔64%。

也就是說最近的這2年,將會是償還外債的高峰期。

還完債,中國外匯儲備還能撐多久呢?

中國外匯儲備剩多少?外債佔一半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