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評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第四次工業革命規模空前

韓媒關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成果,稱現在中國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規模空前盛大。

韓媒評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第四次工業革命規模空前

中國1978年開始了改革開放政策

韓國《中央日報》8月8日報道,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核心產業已經從勞動集約型產業轉變成知識信息產業。這從側面展示出上世紀80年代從仿造發達國家產品起家的中國產業經過2000年代的創造性模仿階段現在已經發展到自主研究開發階段。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互聯網在中國普及,這成為推動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取得如此成就的一大轉折點。中國通過互聯網搶佔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先機,為超越韓國乃至美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改革開放的根據地廣東省深圳市,一行人直觀體驗了中國的變化速度。

韓國記者團訪問了用戶超10億的移動聊天應用微信所屬的騰訊公司。當時還是頗感震驚,韓國還停留在刷信用卡消費的時代,中國各地卻都已經進入用智能手機掃碼購物支付的時代。

韓國記者團進入阿里巴巴總部,再次為中國的技術崛起震撼不已。以電商起步的阿里巴巴已經發展成整合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並提供一體化金融、金融科技、先進物流和雲服務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領軍企業。

而總部坐落在深圳的華為也已經跨越創造性模仿階段,發展到自主技術創新階段。隨著移動技術的快速發展,華為在通信設備領域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領頭羊,今年第二季度的手機銷量也超過蘋果,正在追趕三星電子。此外,華為還在尋求主導雲計算、物聯網等市場,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鑰匙的“第五代移動通信”給華為提供了實現飛躍的機會。

中國企業的經營方式也在不斷朝向國際標準靠攏,因為中國企業一直在接受美籍諮詢公司的經營諮詢服務。華為隨時會對業績欠佳的員工進行調崗,在海外開設的分公司中70%的員工都是當地人。華為公司媒體事務部總裁譚喬伊(Joy Tan)表示“我們正不斷通過引進新的國內外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在企業經營中無絲毫社會主義的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