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祕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不少休閒農場常常面臨這樣的發展困惑:人來了卻留不住,產生的消費不多,與顧客做朋友更是難上加難。

反觀那些做得好的休閒農場,它們留人、留錢、留心的秘訣是什麼呢?


秘訣1:規劃先行,為後續發展護航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區位交通、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產品內容等等都是與農場成敗息息相關的。事先必須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在農場的市場定位、功能分區、項目設置、開發原則與時序、經費預算、效益分析等方面一定要請專業的公司做好規劃設計。

有了策劃(頂層設計:解決定位、產品功能、效益等問題)和規劃(落地設計:解決功能佈局、景觀設置等。)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後續發展也將事半功倍。


秘訣2:格調鮮明,打造專屬“名片”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格調是農場的靈魂。它往往與經營者的個性、追求和修為有關。在建設與經營過程中,他們會將農場視為自己的藝術作品,不斷融入個性化創意,精雕細琢,務求精益求精,使來訪遊客能夠明顯感知。

同樣,主題也重要,主題要能夠突出休閒農場的最有特色的部分,最好在農場的命名上就能有所體現。比如主打業務,如休閒、教育、或民宿,讓人一目瞭然。使得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針對性判斷,而不是聽到“XX農場”時毫無印象。


秘訣3:產業為本,創立“自品牌”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現在的休閒農場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生產為主的生產性農場,另外一種是以服務為主的服務性農場。不管哪一種,一定要清楚農場的根本性產業,做好產業支撐才是農場能夠持續經營下去的根本。

開發多元化的新、奇、特農產品是農場經營的核心競爭力。要精心選擇有特色、有市場前景的種養殖產品,做出農場自身的品牌,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效果。

此外,休閒農場很容易陷入假日經濟的泥潭,淡季無遊客,旺季無招待。需做好三產融合延長產業鏈,同時解決淡季無事可做的問題,提高經營效益。


秘訣4:走心創意,留下珍貴“經歷”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創意的產品,才是項目的生命力源泉,調動遊客的粘性。無論是產品、包裝,還是景觀小品,都要注入創意的思維,可適當結合時尚元素,讓遊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消費者的標準都在提高,休閒農場的審美也要不斷緊跟變化。

項目的設置要加強互動環節,引導遊客深入體驗,從中獲得知識、技能或者新鮮的經歷。例如在休閒牧場,遊客參與體驗餵奶牛、擠牛奶、喝生奶的全過程,感受牧場農家的生活,並學習動物飼養知識、擠奶的手法等等,都是一段珍貴的經歷。


秘訣5:盤活資源,上下可“聯動”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休閒農業可整合的資源很多,如自然資源、農業資源、鄉土文化、民俗節慶等等。農場可以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與當地特色資源,如草織、藤編、雕刻、手工藝品、地方舞蹈、戲劇、音樂、古蹟、傳說,通過新奇創意,包裝打造出特色品牌。

當然,主動融入區域性的大型節會也是一個擴大影響力的好機會。得益於我國有悠久的農耕文化歷史,節慶習俗十分豐厚。例如中國農民豐收節,可選擇順應政策引導,與周邊聯合行動,吸引遊客,帶動農場的餐飲、觀光和產品銷售。


秘訣6:多元開發,為農場“代言”

一條腿總追不上兩條腿。休閒農場要想跑得快,就要有多元化發展的思路。

產品的品類要多元,農產品、手工藝品、特色旅遊商品等等都要涉獵,吃、喝、玩、購,都要有一定的設計,也可做層次的區分,以便迎合遊客的不同愛好和需求。

活動項目也要多元化,除了耕種、採摘、露營、垂釣等休閒活動和農事體驗活動,還可與周邊農村、社區一起舉辦多種形式的社會公益活動和聯誼活動。如舉辦愛心傳遞活動、公益義賣活動、歌唱比賽、書法筆會、鄉村趣味運動會、兒童風箏節等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6個秘技,你的錢和心,我們農場都要了!

內容修煉好,也不要忘記營銷。

休閒農場不僅是賣產品,更要賣體驗、賣服務。後續,農場配合事件、趣聞、節慶活動,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口碑營銷、網絡銷售,定能大大拓展營銷渠道和空間。


體閒農業做大做強後,可緊密連結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新型農村產業形態和新型消費業態,真正促進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只是,休閒農業有太多慘痛案例,警示著後續從業者:投資者對產業發展及自身資源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