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最近在芒果臺有一個節目叫做《少年說》,也就是很多中小學生站上勇氣臺,對著自己的父母、老師還有同學喊出自己的心裡話。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可以發現,現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普遍存在一些溝通不暢的問題,最常被說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總是聚焦於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家孩子的缺點上,這在催眠中叫做暗示。

當我們越聚焦於他的缺點,他可能就會越缺乏自信,對於他自己想學習的功課也會越來越沒有興趣,實際上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就是在反覆的打壓他,在降低他的學習力。

學習力不僅僅包含學習能力,還包含學習動力和學習毅力,而學習動力和學習毅力反而是奠定學習能力的基礎。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學習動力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並不是自主的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得到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表揚和認可,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去學習,並沒有自己覺得學習對於他自己很重要,這叫學習外動力。

那第二種是學習內動力,也就是說孩子對學習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興趣、主動積極的情感態度、良好的注意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在學習動力上,首先應該明確孩子學習動力的內驅動力是什麼,他對什麼有興趣,然後跟他探討他興趣的可行性有多少,最後再一起決定是否要選擇這樣的興趣。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學習毅力

學習毅力,這就關乎到孩子如果受到挫折會怎樣,以及孩子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去堅持會怎樣。

培養他的一個良好的習慣,遇到挫折之後,孩子可能會通過一些行為來進行逃避或者產生阻抗,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父母發現以後,應該引導孩子一起分析,這種行為是怎麼形成的,如果要去改變需要做哪些準備,要面臨什麼挑戰,並且需要不斷的鼓勵孩子,陪伴孩子,幫ta將這些準備付諸行動,並堅持下去。

而想要提升孩子的抗挫力,需要引導孩子建立一種良好的態度,也就是不管學的好還是學的不好,最主要的是需要把這樣的知識轉化為技能,並非是為了父母去學、為了分數去學。

學習是塑造抗挫力的機會,在他未來的生活中,可以替他解決一些問題,然後他在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抗挫力。

所以這不僅僅是在他的學業,更多的可能是在他的生活、他對社會的認知、他的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等方面塑造他的抗挫能力。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學習能力

動力跟毅力只是鋪墊,讓孩子將自己的知識通過學習,轉化為自身的知識資本,並且可以熟練地運用它,這就是學習能力。

如果說想要去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應該在他學習的時候時刻陪伴著,這種陪伴不是說我在你旁邊看你寫作業,然後什麼都不管,而是應該跟他共同學習他所學的一些知識,跟他共同思考、共同討論,幫助他創造舉一反三的能力,將白天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生活化。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影響學習力的因素

第一點是學習氛圍,臺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教授叫做洪蘭教授,她是專門做腦神經研究的心理學者,她在一場演講中說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媽媽的實驗室裡,在他周邊都是學生都在學習、科研,那他就會潛移默化模仿周邊的人,他也從來不會去想,我為什麼要學習。

所以要給孩子創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們首先也得以身作則,跟著孩子一起學習。

第二點家長的情緒是孩子最大的學習環境。比如說當孩子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家庭,父母天天爭吵,久而久之他也會把學習環境跟他父母的爭吵做一個負面的鏈接,那他對學習自然而然也會缺乏了興趣。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學習效率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總是學的不盡如人意,對於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明確孩子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把它設定成一個長期目標,然後幫助孩將長期目標慢慢地拆分成各種小目標,甚至精確到今天需要完成幾道題。

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孩子他的性格是什麼,他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不做無謂的批評。

幫助孩子揚長促短,通過發揚自己長處的東西去促進這些短處,讓它變長,去激發他更多去學習這一塊的好奇跟興趣。

最後一點是要做好時間管理,第一是要做的是優先緊急又重要的,第二是優先重要但不是很緊急的,第三是緊急但不是很重要的,第四是不重要又不緊急。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媽媽應注意這5點

沒有天生的父母,每一個孩子都有ta的閃光點,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也是父母自己在成長的過程。

點擊下方鏈接瞭解徐一方老師的《育兒微課——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