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淨利超520億 恆大業績逆市猛增穩坐「利潤王」

半年淨利超520億 恆大業績逆市猛增穩坐“利潤王”

8月6日,恆大(3333.HK)發佈正面盈利預告,繼7月19日中國恆大(3333.HK)以460.1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2018世界500強第230名的利好消息之後,再傳喜訊發佈業績盈喜,上半年淨利潤及核心業務利潤均同比大幅提升,創下行業歷史紀錄。

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恆大稅後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25%以上;核心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00%以上。去年上半年淨利潤為231億,核心業務利潤為273億,據此估算其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潤超520億,核心業務利潤超546億,均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而淨負債率進一步大幅下降,從去年年末的184%大幅下降到130%以下,降幅達三成。

戰略轉型跨越式發展 進軍高科技產業

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市場下行壓力加大,房企違約、跑路、倒閉等風險逐步暴露。而恆大前瞻性的戰略佈局、獨有的緊密型集團化管理、員工隊伍的超強執行力,確保了風險防控、成本控制以及產品質量,讓其成為極少數業績逆市大增的房企。

今年年初,許家印宣佈了新恆大重大戰略決策,強調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堅定不移地實施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大力打造全環節精品,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採用標準化運營模式,大幅降低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憑藉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及無理由退房舉措,讓購房者消費權益得到更完善保障,以此保證地產主業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

前瞻性的戰略思維,一直是恆大跨越式發展的核心,也是上半年業績破紀錄的關鍵,今年大力發展高科技,顯然是在提前謀局新藍海。

地產主業一增一降持續高質量增長,為恆大進軍高科技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3月,恆大提出要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漸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產業格局。4月,恆大與中科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恆大計劃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共同拓展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新能源等重點領域。6月,恆大宣佈以20億美元入主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正式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首款高端電動汽車FF91近日已完成首輛汽車的白車身組裝,並啟動整車組裝。恆大今年在高科技的投入力度甚大,但今年在降負債的同時,淨利大漲,僅以上半年超520億淨利潤計算,足以支持恆大此番戰略佈局。

業績強勢增長 助力改善民生

越來越多經濟學家認為,衡量企業價值最重要的指標不再是營收或利潤,而是社會責任。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才能實現基業長青。

新恆大提出僅僅半年,便實現淨利潤超520億,淨負債率大降三成,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許家印提出進入世界百強的新藍圖極有可能提前實現。

然而,相對於良好的經營數據,如何更好地回報社會才是許家印最看重的業績。許家印曾在多個場合強調,企業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多解決就業、多繳稅、多創造社會財富;另一方面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脫貧攻堅。

成立至今,恆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並將自身盈利大量投入到公益慈善和脫貧攻堅。2009年上市以來,恆大累計納稅1827億。僅2017年,恆大納稅420億,超過當年370.5億的淨利潤,相當於每個工作日納稅約1.7億,同時還解決就業220多萬人。

根據許家印年初公佈的新藍圖發展目標,到2020年恆大將實現年利稅1500億,以此估算屆時年納稅將達800億左右,這意味著僅三年時間恆大納稅將實現翻番。

此外,恆大已累計捐款100多次達113億。尤其在脫貧攻堅方面,恆大自2015年12月開始幫扶貴州省畢節市,計劃無償投入110億,目前已捐贈到位60億,並派出2108名扶貧隊員,已幫扶畢節30.67萬人實現初步脫貧,到2020年還要幫扶72.46萬人穩定脫貧。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在許家印的眼裡,把企業做大做強、創造更好的經營業績並非終點,如何更好地回報社會、改善民生,才是永恆的目標。可以預見,隨著盈利能力的不斷提升,恆大將為脫貧攻堅和慈善公益貢獻更大力量。(陳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