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苦的農民,爲什麼最不賺錢,其實原因在這兒!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補貼政策、價格行情、致富經、供求信息免費發佈盡在農業創業說。點擊標題下方藍字“農業創業說”關注後,輸入進群全國百萬農業從業者交流!

導語

一直以來,農民都是最辛苦的,也是最貧窮的。雖然國家大力扶持農業,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但就目前來說,農村和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為什麼農民辛苦耕耘勞作,卻還是沒錢呢?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從大環境來看可以簡單總結出以下幾條:

1.收入不穩定

很多農民種地都是“靠天吃飯”,收成如何都是老天決定。有時候遇上災害,辛苦播種的糧食就收不了多少。

於是一部分人選擇進城打工,可農民學歷普遍較低,只能幹出力的活,不是工廠就是工地。這些體力活還最不掙錢,工資水平一般,而且還會有拖欠現象,怎麼能保證穩定的收入呢?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2.人情往來花費大

如今的農村,除了紅白喜事之外,喬遷新居、孩子升學、小孩滿月、週歲等等都要花費不少錢,而且份子錢也是一年比一年高。農民的生活支出不斷加大。本來收入就低,還要負擔這些,當然富不起來。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3.養老和醫療開支大

雖有國家的扶持,但農村的福利政策仍然滯後。新農合的確給農民減輕了一部分負擔,但繳費金額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再加上養老,農民的生活壓力依然很大。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4.農產品價格下跌

很多農民都在反應,身邊的一切物品都在漲價,唯獨農產品的價格不僅不漲價,反而下跌。收入太低,已經無法維持基本的生活,老農民不禁感嘆,自己種了一輩子地,現在竟然都不知道該種什麼了。

5. 補貼不到位

農業是個特殊的行業,從全世界來看,都緊密依賴著政府補貼,中國也是如此。國家每年都會撥出鉅額資金來支持農業發展,然而年年補,月月補,不少農民朋友卻見不到補貼的影子,反倒是各種負面的情緒爆棚、埋怨聲不斷,打消了種地的積極性。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從種地本質上看也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種地成本不斷提高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玉米一畝地在豐收的年景也就是1000斤,年景不好的時候幾百斤也很正常,根據玉米現在的價格7毛左右,一畝地玉米可以賣700元,核算以下成本。

1畝地成本=種子50元左右+水費100+肥料農藥300元左右+農機使用費160=610元。

現在農村一般家庭也就2-3畝地,按照全部種植上玉米,不算人工大半年的收入也就300元左右,如果遇上自然災害會更低的。

這個錢,出去打工一天就可以掙回來。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2.農業生產週期長,風險大

農業是個高風險、低利潤的行業。它的生產週期一般比較長。比如說小麥,拿北方地區講,每年10月份播種,來年六月份收穫。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太多,既要面臨旱、澇、冷、熱、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風險和技術操作風險,還要面臨市場的風險。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3. 種植技術不過關

農民種地都是憑經驗,哪有人接受培訓的。但是如果想提高畝產量,精準施肥灌溉,這些都是有門道的!農民多在免費平臺“雲種養”上諮詢專家,各種農業問題能很快得到解決。品質保證銷路才能有,再把成本風險控制住,產量提高,才能多賺。

最辛苦的农民,为什么最不赚钱,其实原因在这儿!

4. 人工太貴,不能大面積種植

不僅人工費貴,還有不少都是混日子的。工錢一領走人,哪管你地裡長什麼,有時一片地都看不到苗,錢花了,時間過了,畝產達不到,不虧才怪。

隨著年齡的增加,本身體力的降落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晉級,外出打工並非持久之計。

對沒有專業技術的農民工來說,最好還是想方設法在家鄉謀劃發展,充分應用本地的資源優勢,去開展一些畜牧業、養殖業和種植業等等。

目前很多村子裡的返鄉人搞起了副業,開展諸如養土蜂、種植果園等產業,一些人獲得了不錯的成果,多少掙到了一些錢,少則五六萬,多的有二十來萬,這可比打工強多了。

當然也有不掙錢的,但累積了經驗,堅持下來也比在城裡流浪的好,畢竟80後回村的那批已經步入中年,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給自己打工,幹勁十足!

幫你推廣自家農產品,點擊下方立刻開始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