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第 4王朝時期,開始興建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埃及有句諺語說:人類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單從字面意義上看,金字塔讓我們感到震驚,它的古老似乎已經無法用時間的長短來衡量,再從它的內涵看,它已經成為埃及文明的象徵,是人類文明的絕唱,這無疑是時間賦予金字塔的輝煌。可是如果時光倒轉到4000多年以前,金字塔不過是埃及國王的墳墓而已。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埃及法老的墳墓還不是金字塔,而是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到了第三王朝時期,法老們本也想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可是,埃及人在那一時期卻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昇天的觀念。於是,人們在設計法老墳墓時,就把它設計成了角錐體——昇天的梯子。這在《金字塔銘文》中是有記載的: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銘文》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拉”就是古埃及太陽神的名字,也就是說,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在金字塔稜線的角度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就像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古埃及第 4王朝時期,開始興建金字塔

約公元前2613~前2498年

世界大事記:古埃及第 4王朝時期,開始興建金字塔。

金字塔,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方錐體”,是一種方底、尖頂的石砌建築物,因為它規模宏大,從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漢語中的“金”字,所以,中文形象地把它譯為“金字塔”。迄今發現的埃及金字塔共約80座,其中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首。

胡夫金字塔,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千米的吉薩高地,它是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也是較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個法老胡夫統治時期,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據古埃及宗教理論:人死之後靈魂可以繼續存在,只要保護好屍體,3000年以後就會在極樂世界復活並從此獲得永生。因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便著手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胡夫統治時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其陵墓規模也空前絕後。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後因頂端受到風雨侵蝕,現在的高度僅為136.5米,大致相當於40層樓房那麼高。在1889年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建成以前,幾千年來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整個塔身呈正四稜錐形,底面為正方形,佔地5公頃,4個斜面分別對著東、西、南、北4個方位,誤差不超過3分,底邊原長230.35米,由於年深月久的侵蝕,塔身外層石灰石存在一定程度的脫落,目前底邊縮短為227米,傾斜角度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萬塊巨石砌成,每塊石頭重量在1.5~160噸之間,石塊的接合面經過認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異常準確,以至於石塊間都不用任何黏合物,全部自然拼接,在沒有被風蝕、破壞的地方,石縫中連薄薄的刀片也難以插入,可以想見其工藝的精湛。

·獅身人面像·

埃及的獅身人面像離胡夫金字塔約350米遠,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胡夫之子哈夫拉的陵墓)的東側,似乎是陵墓的守護者,但更可能是死後與太陽神結為一體的哈夫拉王的象徵。它高約20米,長為57米,如果把匍匐在地的兩隻前爪計算在內,共有73.5米長。它的耳、鼻長度超過一個普通人的身長。其鬍鬚據說全長4米,重約30噸。千百年來,這座半人半獸的怪物不斷引起人們的遐想,認為它的形象很可能象徵著人的智慧和獅子的勇敢的結合,象徵著國王凜然不可侵犯和凌駕一切的權威。它表現了古代埃及人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

古埃及第 4王朝時期,開始興建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北側面,距地面18米,從入口通過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宮殿,該甬道與地平線呈30度夾角,與北極星相對。由此可見,北極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著某種特殊的意義。沿甬道上行則能到達國王殯室,殯室長10.43米,寬5.21米,高5.82米,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為42.82米,墓室中僅存一具紅色花崗岩石棺,別無他物,這也正是後來某些考古學家懷疑金字塔不是作為法老陵墓的一個重要論據。

根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等人估計,法老胡夫至少動用了10萬奴隸,耗時20~30年時間才建造完成金字塔。但最新的權威考古學家發現:金字塔應由勞工建造而非奴隸,其主體部分為貧民和工匠,採用輪流工作制,每個工期約為3個月。因為考古人員在金字塔附近地區發現了建造者們的集體宿舍等生活設施的遺蹟和墓地,以及大量用於測算、加工石料的工具(作為隨葬品),而奴隸是不會享有這種待遇的。

約4000多年前

世中國大事記: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時期。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在吉薩高地一字排開,組成灰黃色的金字塔群。這些單純、高大、厚重的巨大四稜錐體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誇耀著古埃及人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領域的極高造詣以及古埃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

古埃及第 4王朝時期,開始興建金字塔

在哈夫拉金字塔旁邊有一座高約20米、長約46米的氣勢磅礴的獅身人面像,它來自於設計師的靈感。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某天,工匠們正在吉薩高地忙著修建金字塔時,法老哈夫拉前來巡視。一切似乎都很滿意,正當法老要轉身離開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座光禿禿的小山。自己的陵墓旁邊竟然有這麼一個倒胃口的東西,他很不高興。建築師慌忙向他解釋:這座小山包的石頭裡含有貝殼之類的雜質,無法使用,因此放棄了對它的開採。但是,法老不想聽這樣的解釋,他要的是一座完美的,和周圍景物諧調的金字塔。於是,設計師們開始了苦思冥想——埃及古代神話給了他們靈感。他們把小山包設計成哈夫拉的頭像和獅子的身軀,既體現了法老的威嚴,又顯示了獅子的勇猛,法老哈夫拉看後讚不絕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