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凱越 500X發佈快一個月後,在重慶某試車場內,小七又見到了凱越500X的總設計師也就是張雪,他在調試高配版上的KYB減震,我們約好結束後一起去實際道路測試,還有測試實際油耗。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測試場內還有重慶某摩企的人員在,看到凱越500X上又換了新的東西,不禁感慨到;還是你們效率高,想開(開模製造)啥就馬上開。我問:你們調整狀態比較困難麼?他說:是非常困難。從一個車輛立項後,幾乎所有要考慮的東西就要計劃好,然後按著規劃來,車子出來後再想增加或改東西就非常困難了。那麼,現在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一、 外觀配置有亮點也有槽點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不好意思,這臺500X還是上個月發佈會上那批車裡的,對於之前細節做工一般和焊接點粗糙這些槽點這裡就不多說了,且看正式量產後的優化狀態如何吧。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就外觀設計來說,似乎國內外的絕大多數的長途拉力車都繞不過寶馬“水鳥”的這個坎,總能看到鳥嘴的影子。其實最早用“鳥嘴”的是鈴木,只不過算是寶馬給它發揚光大了。那為什麼又沒人噴寶馬呢?我想應該是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個梗和寶馬更有名氣的原因吧。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關於500X這類似寶馬水鳥的造型個人覺得是沒什麼,整車設計比較協調,緊湊而輕巧。非要說個觀設計的槽點的話,應該是看起來不如TRK502那麼“肥大”吧,恩,至少沒有那麼大個,這恐怕不太符合國內一部分用戶的審美,道理跟SUV型汽車在國內很火的原因差不多。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全LED的大燈(還好沒有繼續仿“大小眼”),造型類似機甲戰士,但我覺得還不夠戰鬥。特別是大燈亮起的時候,我看著看著覺得它好像在對我笑,你先別笑,不信往下看。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1、 嘴角+眼角笑,不露齒,2、露上半牙齒笑,3、露下半牙齒笑,4、上下齒露出笑。這樣解釋是不是有那麼點意思?這個造型各有理解啦,當是玩笑,笑完咱們來看看它的夜間照明效果怎麼樣?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圖片顯示弱於實際表現,我覺得它的夜間照明效果還不錯,屬於不用裝射燈就可以隨便跑跑夜路的那種。我剛拿到車的時候大燈遠光比較低,是往地上照的,調節後會好很多。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但調節燈光角度有點不方便,需要用螺絲刀從避震中間伸進去扭動旋鈕,有點彆扭。好在大燈角度固定後,不用經常調節,這點影響不大。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儀表這種指針加液晶屏的組合我覺得是很合理的,儀表信息顯示比較豐富,除了常規的車況數據外,還有海拔、百公里油耗、ABS狀態顯示等,儀表的辨識度也還不錯。雖然我騎車不怎麼看儀表,但後面有個問題的出現,會強迫我盯著儀表看。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前擋風面積不大,高度也不算高,可以高低手動調節。以我170的身高和60kg體重參照,風擋最高狀態下,正常騎行狀態下,風阻大概在頭盔鏡片的位置。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車把護手應該是標配,採用雙油門線設計,另外製動手柄間距多段可調。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手把按鈕方面,轉向優先是個很實用的功能,就是你在緊急雙閃狀態下,撥動左右轉向燈是可以優先顯示轉向信號的,轉向燈回位後繼續恢復緊急雙閃狀態,經常跑長途的老鳥應該會喜歡這個功能。目前這個設計至少在國內其他車上應該還沒有,我之前給某款長途休旅車提過這個意見,只不過廠家沒有采納。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油箱容量我們實測了是20.5升,我們跑了一天,測出了百公里的實際油耗,這個下篇單獨說。大家在這裡不妨先給一個自己的預期值。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其實對於拉力車個人是不太喜歡分體式左右的,雖然它的舒適性沒問題。因為我是偏瘦的那一類,坐上去前面部分還有一定空間,後面要是載妹子的話,就…你知道的。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為了儘可能考慮駕駛者的身高,前後部分座椅有一定的高度差,而如果後座載人的身高稍微高一點,自行想象兩人的騎乘畫面。不過據後座反饋,乘坐感受非常舒服,而且是在沒有加尾箱(靠背)的情況下。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座高820mm,一米八,兩百斤的漢子和車的實際表現,看起來也還ok,不算臃腫,身高在165cm-180cm之間的用戶基本都可以駕駛的。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175cm身高座高演示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170cm身高座高演示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165cm左右妹子座高演示。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原廠標配後輪小擋泥(測試車沒裝),最早是塑料材質,後面工廠覺得強度不夠,改為碳纖維的。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鏈盤儘可能的掏空,這偷輕都偷在鏈盤上了。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鋁合金護板做工其實沒那麼差,知道有人會嫌麻煩,底部專門開有一個機油孔,換機油的時候不用拆掉護板了。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腳踏防震膠墊,越野的時候可以拿掉,更抓腳,當然也更費鞋。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標準版的這套避震剎車表現已經很不錯了,後面會詳細說不同路況感受。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車身腰線修長,特別是中間駕駛者腿部,與大腿內側貼合很好,方便下半身控車,還更有利於發揮出低座高的優勢。好了,車身配置大概就這些,沒有多餘的高科技噱頭,越簡單的東西越穩定,而穩定性,是跑長途的第一要素,但這也同樣可能不太符合國內一部分用戶的喜好。好了,下面有幾個吐槽點。1、 排氣管看起很有力量的感覺,但後半段有較大的燙傷風險。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2、 主支架受力部位有點短,支車有點困難,工廠稱量產狀態已經加長,應該會要省力些。而且我那臺車上的看起來像是臨時加上去的,彈簧有點長,有點鬆垮(後面發動機排氣聲音裡面可以看到)。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3、 這裡前面剎車線被磨損,才幾百公里剎車線外面的膠套就磨破了。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4、 側支架的角度還是稍微大了,在平的硬路面還好,遇到稍微不平或較軟的路面,容易倒車的,這點量產車也會做改進。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5、最後發動機還有一個槽點,我估計要發動機提供商隆鑫才能解決了,這個下篇說。下面說改進項目。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二、 改進項

1、 優化ECU,解決了6千轉回油遲鈍的問題。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在發佈會試駕的時候,有人發現車子在6千轉左右回油有遲鈍現象,在測試車給我的時候這個現象也還是有,前幾天工廠寄了新的ECU過來,說重新調校過,換上後該問題得以解決,在著兩天的路試中也均沒有發現之前的問題,油門響應順暢很多。

2、 增加發動機防燙版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關於發動機右側溫度高燙腳的問題,除了發動機自身溫度以外,還有車身設計的原因。因為張雪想把車身儘可能的往內收,以更方便控車,把座高做低,這就使得發動機往外凸出有點多了。在我沒有穿騎行鞋和靴子的時候確實很明顯,騎個10幾分鐘就開始燙腿了,但當我穿上裝備以後,感覺就小很多,長途騎行沒感覺到燙腿。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但廠家為了考慮一部分人多數“休閒”騎的狀態,設計了這個防燙蓋,塑料的,裡面應該含有防火類材料,經過連續幾個小時的高溫烤著,手摸上去不燙,蓋子也沒被烤軟,防燙效果很不錯。上面那隻腿毛不多的腿就是張雪的,他親自試了的。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距離凱越 500X眾籌結束還有5天,眾籌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截稿前有133名支持者,且有一百多個高配版用戶。按理說張雪此刻應該忙著跑配套、抓生產,開始準備交車了才是,而現在他卻還在不停地調試。是的,他現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了,從自由250X到300X,到現在的500X,變的是造車環境,不變的依然是他那顆想做好車的決心。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但心態歸心態,車是車,或許張雪也有一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地方。關於500X,車和品牌問題依然不少。但我相信越往後它們的問題會越少,願意陪伴成長會是一件有情懷的事。

一個月後的凱越500X又做了哪些改進?

好了,下篇測試預告:有百公里實測油耗及各路況性能表現,還有高配版的KYB避震的表現如何等內容?敬請關注,有問題留言諮詢吧。

發動機聲音視頻: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