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鎮朱柳屯村青年范加誠身殘志堅,辦服裝加工廠

礦坑鎮朱柳屯村青年範加誠身殘志堅,辦服裝加工廠帶領村民掙錢致富

走進礦坑鎮朱柳屯村一個家庭式服裝加工扶貧就業車間,8名本村婦女正在嫻熟地忙碌著,旁邊輪椅上陽光俊朗的青年名叫範加誠,不時地給大家做著技術指導,談話間滿含希望的目光不時投向遠方,他說:“新時代的政策好!不但幫我脫了貧,還讓我也能幫助別人脫貧。”

2010年之前,血氣方剛的範加誠和同齡人一樣,擁有色彩斑斕的幸福生活,父母的身體健康硬朗,漂亮的妻子溫柔賢惠,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天真可愛,甜蜜的生活充滿無限希望。2010年5月21日,一場災難的降臨,險些讓這個家毀於一旦。當時的他正路經一施工現場尋思著找點零工,一根電線杆噩夢般地從天而降……這場災難導致範加誠中樞神經完全性斷裂、下肢完全失去知覺。神經受損致使他徹底喪失了站立的能力,常年臥床又讓身上長了褥瘡,再加上腎積水,每天都在發燒、吃藥打針之間反反覆覆,這時妻子也棄他而去,從此他的生活失去了陽光。

“看著活潑可愛的女兒,想到孩子要吃飯穿衣,孩子的書本費要交,我不能給孩子留下陰影。”生性堅毅的範加誠準備昂起頭來重新面對生活。禍不單行,就在他出院的同一年,他的父親不慎從平房上跌落造成重傷,母親又得了白內障,這些對本來就慘淡的家庭境遇無疑是雪上加霜。面對接踵而至的不幸災難,範加誠萬念俱灰。

2016年入駐礦坑鎮朱柳屯村的第一書記陳欣雨聽到他的不幸遭遇後,多次登門疏導溝通給予他精神慰藉,四處奔走為他尋求救治方案,還幫助他辦理了貧困戶特惠保險報銷手續,報銷了絕大部分的醫療費用。這一切讓範加誠重新點燃了對生命的渴望,這期間,他曾駕駛經自己改裝的“手剎”三輪車到臨沂、蘭陵等地做過“摩的”司機,賣過“黑芝麻糊”,“由於交警、城管管理太嚴,後來不能幹了。”他遺憾地說。

2015年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鬥號角全面吹響,範加誠無疑被首先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藉助政策的春風,除了享有低保、殘疾人補貼、護理補貼及扶貧特惠保險,村裡還安置他在村裡的“扶貧加工車間”裡做穿引汽車座墊的手工活,一天能賺四五十塊錢,但他仍不滿足於此,萌生了自己創立“扶貧車間”的想法,“這樣可以為更多的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幫更多的貧困戶脫貧。”範加誠說。

看到範加誠的一腔鬥志,2016年秋天,鎮村扶貧工作人員幫助他辦理了5萬元扶貧貸款作為扶貧車間建設的啟動資金,村裡免費提供石子幫他解決了地基鋪墊。一個月後,一個像模像樣的扶貧加工車間落成,他又新上了8臺新式縫紉機及桌椅等配套設備。“服裝加工既環保,對技術要求又不高,很適合農村賦閒婦女,可以打工顧家兩不誤”範加誠說,“通過與臨沂服務商貿網點對接,俺們這裡全是訂單加工,不用光跑腿。3塊8毛錢一件,一人一天可以做20條。”脫了貧的範加誠正全力帶領村裡也像他一樣奔向小康致富路。


礦坑鎮朱柳屯村青年範加誠身殘志堅,辦服裝加工廠談及未來,範加誠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標,“我打算把前面院子的地方整飭像這車間一樣全封上頂,擴大車間規模,加工船上用的帆布,前景好、效益高,工人一天能拿100多元工資。”說到困難,“得自己去拉貨,機器也貴,一臺得好幾千元。”

“我們正打算幫他多方協調,促成他這個願望實現,這也是為我們本村老百姓服務。”村書記付傳誠說。

折翼青年範加誠的人生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陽光總在風雨後。”但願這個身殘志堅的熱血青年懷揣美好理想在“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的時代強音中繪出人生的絢麗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