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通遼|第二十期要聞(2018.7.23~7.30)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通遼發佈【望通遼】·第二十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查看更多新聞資

看點

01

鄉風淨 鄉愁美 產業興——內蒙古科左後旗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7.29

辦酒席的流動“五彩大棚”消失了,鄉村小路上,婉轉悠揚的馬頭琴聲在空中迴盪……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如今正奏響鄉村振興的美麗樂章。

“五彩大棚”消失了 移風易俗育出文明鄉風

佟志輝拿出自己的“隨禮賬本”給記者看,小小的牛皮本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禮單”:老孫家孩子升學200元,老李家喬遷200元,老王頭兒子結婚500元……佟志輝是散都蘇木敖包嘎查的會計,前幾天他對著賬本攏了攏,吃驚地發現,過去十年自己花出的“份子錢”居然有21.3萬元。

佟志輝說,過去村裡升學、紅白喜事都興大操大辦,村民們互相攀比,看誰家排場大、禮金多,有的貧困戶甚至貸款去隨禮,“份子錢”成了村民沉重的負擔。

“大家心裡都反對,但礙於面子,沒人捅破這層窗戶紙。”散都蘇木黨委副書記吉如和說,近幾年科左後旗大力開展農村移風易俗,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喜事簡辦、升學宴不辦”等村規民約,有效剎住了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今年各嘎查村更是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不少村民都簽訂了拒辦升學宴承諾書。

“往年這時候早就‘隨’出去好幾千了,今年到現在為止,一份兒都沒有,減輕很大負擔。”佟志輝說,自己的女兒今年也考上了大學,他沒有為女兒辦升學宴。老鄉們到村部坐在一起喝茶、嗑瓜子、拉家常,以“茶話會”的形式代替升學宴。

據當地村民介紹,過去每年一到七八月份,辦酒席的流動“五彩大棚”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嘎查村,而今年幾乎沒有看到一頂“五彩大棚”。

“除了不辦升學宴,旗裡還通過提倡‘零彩禮’婚禮、組織孝老愛親評比等舉措,開展農村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在每個村民心中生根發芽。”旗委宣傳部長李凌芬說。

“民俗館”“宣傳隊”搞起來 聚住鄉情留住鄉愁

餄餎床子、奶食品模具、蒙古袍……走進常勝鎮地河村民俗館,承載著民俗文化和濃濃鄉情的老物件映入眼簾,每個展櫃旁都配有一段文字,向人們講述老物件背後的鄉村記憶。

“這些民俗物件都是從當地村民家收集的,把它們放到民俗館集中展示,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住鄉情。”常勝鎮黨委書記蔡樹郡說,鎮裡定期組織中小學生參觀民俗館,讓青少年瞭解家鄉的歷史和文化。

在科左後旗,提起茂道吐蘇木高井嘎查,人人豎起大拇指。近幾年,高井嘎查落實中央精神,大力開展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目前已成為全旗最具“文藝範兒”的嘎查村。這裡的百姓吹拉彈唱、“舞文弄墨”樣樣精通。去年,村裡請來兩位書法老師免費教村民寫毛筆字,如今高井嘎查已經有了十幾名“鄉土書法家”,文化活動室的牆上掛滿了村民們寫的蒙古文書法作品,村裡還為村民們舉辦了“故鄉情”主題書畫展。

除了蒙古文書法,四胡、馬頭琴、好來寶、廣場舞也都是高井嘎查村民的拿手項目,村裡成立了文藝宣傳隊,經常去周邊文藝展演。每年春節,村民還會自己編排節目,上演一場充滿鄉土特色的“農牧民春晚”。

高井嘎查黨支部書記文光說,村民們每天在一起排節目,相互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厚,通過開展鄉村文化建設,不僅留住了美麗鄉愁,還凝聚了濃濃鄉情。

“馬文化”產業興起來 助力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茂道吐蘇木巴首嘎查的馬頭琴製作車間裡,工人們正細緻地給馬頭琴打磨、雕刻、上漆,一把把精美的手工製作馬頭琴躍然眼前。

科左後旗被稱為“馬王之鄉”和“英雄上馬的地方”。近幾年全旗依託“馬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產業,2017年,巴首嘎查與通遼市一家民族樂器公司合作,成立村辦企業“阿吉奈馬頭琴製作有限公司”,培訓當地村民馬頭琴製作技藝,為他們提供馬頭琴車間工人的崗位。由於製作工藝精美,巴首生產的馬頭琴在市場上一直供不應求。

35歲的張翠蓮是巴首嘎查建檔立卡貧困戶,弟弟有嚴重智力障礙,公公又得了腦血栓,兩個病人都需要她照顧。去年年底,張翠蓮來到村裡的馬頭琴製作車間做打磨工作,每月工資2400元。“就在家門口打工,不耽誤照顧病人,又不耽誤種地,這麼稱心的工作上哪兒找去?”張翠蓮說。在巴首嘎查,和張翠蓮一樣在這個車間工作的貧困戶還有3人。

工作之餘,村民們經常三三兩兩地湊到一起學習拉馬頭琴,車間不時傳出悠揚的琴聲。

巴首嘎查黨支部書記高興嘎說,為了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巴首嘎查在烏蘭敖道中心學校設立了馬頭琴特色藝術班,教學生們演奏馬頭琴,還在村裡建起蒙古族民俗館和演藝大廳,定期舉辦“鄉村馬頭琴音樂會”。“下一步我們打算整合旅遊資源,把巴首打造成‘馬頭琴文化特色旅遊村’,帶動全體村民致富奔小康。”

據通遼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奎介紹,目前通遼市已有多個嘎查村打造馬頭琴等民族特色文化產業,與旅遊資源結合,創造經濟效益。“鄉村振興不能只富‘口袋’,不富‘腦袋’。發展文化產業,一方面能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更重要的是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培育百姓文明的生活風尚,對助力鄉村振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看點

02

科爾沁沙地治理和沙產業發展座談會在通遼市召開

7.27

7月25日下午,科爾沁沙地治理和沙產業發展座談會在通遼市召開。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傑翔,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內蒙古區委主委鄭福田等出席。

會上,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自治區林業廳、吉林師範大學等機構院校及吉林省、遼寧省、赤峰市等省市地區的領導專家學者,緊緊圍繞“防沙治沙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會議主題發言,說建議、談想法、提對策,共同交流科爾沁沙地治理的成績與經驗,深入探討科爾沁沙地治理、恢復、發展等問題。

朱永新在會上指出,通遼市多年來防沙治沙所取得的成績,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體現,特別是圍繞建設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功能區,通遼市堅持“北保護、中節水、南治沙”,大力實施“四個千萬畝”工程,建成了立足東北、面向華北的生態防線。民進中央將持續關注並全力推動科爾沁沙地治理,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繫廣泛等優勢,建真言獻良策,為科爾沁沙地治理作出新貢獻。民進願與通遼市一起努力,在治沙問題,以及教育、文化、經濟、社會等多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

李傑翔對民進中央長期以來給予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治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說,聽了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深受教育、深受感動、深表感謝。下一步,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部署要求,認真總結和學習借鑑科爾沁沙地治理的經驗做法,科學完善科爾沁沙地治理總體規劃,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四個千萬畝”工程,大力發展沙產業,突出做好水的文章,著力解決好關鍵要素支撐,努力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一”和經濟生態社會共贏,為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構築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作出新貢獻。

7月23日至25日,以朱永新為組長的民進中央調研組先後深入科左後旗、庫倫旗、奈曼旗、科左中旗,就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治理情況進行實地調研。

市領導高忱、杜匯良、亓彥偉、王瓊、徐寶君等參加座談會或陪同調研。

看點

03

第四屆中國北方自駕遊發展高峰論壇8月7日開幕

由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協會、通遼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北方自駕遊發展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8月5日至8月8日在通遼市扎魯特旗塞外神泉自駕車營地舉辦。

本次論壇以“旅遊扶貧”為活動主題,通過宣傳推介內蒙古地區得天獨厚的自駕車旅遊資源,以“敖包相會的地方--通遼”為主打品牌,宣傳“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精品線路,從而進一步發揮好自駕遊在貧困地區旅遊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自駕車友扶貧濟困、保護環境的公益精神,推動內蒙古自駕車旅遊扶貧工作健康發展。

據瞭解,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品牌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將由5項活動組成。8月5日啟動“漫遊之旅”2018通遼——第三屆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自駕遊和2018通遼·科爾沁500公里風景大道公益扶貧自駕遊兩項活動;8月6日,兩個自駕遊車隊將在塞外神泉自駕車露營地集結。自駕路線途經庫倫旗銀沙灣旅遊區、科左後旗阿古拉民俗文化旅遊區、霍林郭勒市敖包相會可汗山旅遊區等多個旅遊項目,涵蓋了生態旅遊、民俗旅遊、避暑度假旅遊和冰雪旅遊等多類產品,內容豐富,千滋百味。

8月7日,第四屆中國北方自駕車旅遊發展高峰論壇正式開始。論壇由開幕式、主題演講、論壇、中國北方八省兩市一區自駕遊與房車露營協會聯合會舉行座談會四項議程組成,屆時將邀請全國的業內領導、專家匯聚一堂,以專題演講、交流、研討等形式為自駕遊發展、扶貧、自駕遊目的地質量與評價標準等問題獻言獻策,當日晚上還將舉辦民族服飾展演、“我在扎魯特等你”情景劇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演藝活動;8月8日系列活動進入最後一天,將組織嘉賓進行線路考察。

據瞭解,此前通遼已經成功舉辦了三次高峰論壇,此次論壇將在總結以往論壇成功經驗基礎上,更加突出旅遊扶貧主題,優化活動項目,融入區域合作創新,使活動品質更高,內涵更深。

看點

04

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開幕

7.26

為期3天的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25日在通遼市開幕,來自通遼市各旗縣市區的30支服裝服飾隊伍開展角逐。

本次大賽比賽項目包括傳統蒙古族服裝服飾、現代蒙古族服裝服飾、蒙古元素行業工裝。期間還將舉行服裝模特花海走秀、市民互動與攝影等系列活動。

通遼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徐浩濤介紹,本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將進一步推動通遼市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的品牌發展。

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由通遼市委宣傳部、通遼市民族事務委員會、通遼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通遼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旨在展示通遼市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深入挖掘、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促進通遼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升科爾沁草原的知名度。

看點

05

通遼建制百年大慶8月舉行 90後導演富鵬出任總導演

7.26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同時也是通遼建制100週年。

通遼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是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1918年由遼源縣析置通遼縣,取通達遼東之意命名,後設立地級通遼市。

通遼建制100週年慶祝大會將於8月12日在通遼市奧體中心舉行,慶祝大會主題名稱為:百年通遼城,奮鬥科爾沁。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據總導演富鵬介紹,慶祝大會結束後,將進行一個小時的大型音樂舞蹈詩類群眾文藝演出。演出將以科爾沁獨有的民族特色歌、舞、詩為主要表現形式,以自信自豪的科爾沁情懷為情感溫度,力爭做到歷史與現實、崇高與樸實、民族特色與時代精神有機融合,打造成一臺有品格、有溫度、正能量、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群眾文藝演出。整場演出形式多樣,有歌有舞有詩,有樂器,有雜技,有馬術,弘揚民族特色,書寫民族情感,同是也展現民族自信。內容設計上,有動有靜—動則激情四射,靜則詩情畫意;有經典有時尚—經典撥動集體記憶,時尚躍動時代脈搏;屆時將有30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群眾參與演出,他們將代表所有的科爾沁人自豪的向全世界介紹“這是我的家鄉”。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作為中國電視文藝新生代的傑出代表,90後導演富鵬曾因掌舵衛視春晚,成史上最年輕的衛視春晚總導演而在業內備受關注,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國電視藝術最高獎“星光獎”頒獎禮上富鵬再因“90後導演提名星光大獎”而成為焦點。

看點

06

黃牛之鄉牛氣沖天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扎魯特旗以前的散養牛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扎魯特旗肉牛養殖合作社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科爾沁牛業-肉牛加工車間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成峰肉牛交易市場

坐落在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幾十年來,這種美譽度始終在不斷提升。

1953年,通遼市開始採用常溫下人工授精技術改良本地牛;1974年,牛冷凍精液試製成功;1990年,“科爾沁牛”通過自治區驗收命名;2002年,“中國西門塔爾牛(草原類型群)”通過國家驗收命名;2017年,“中國草原肉牛之都”獲得命名;2018年,體外胚胎生產技術試驗成功,工廠化“試管牛”批量生產開始應用。

通遼市家畜繁育指導站站長戴廣宇說:“這是通遼市畜牧業發展史上的奇蹟,也改寫了牛改良的歷史。”

戴廣宇介紹,早在1953年—1956年期間,通遼市就先後引進了荷蘭牛和三河牛,採用常溫下人工授精技術改良本地牛。1968年,又引進國際上認可的西門塔爾牛、南德溫牛等作為主導品種進行蒙古牛(本地牛)改良,經過20多年的雜交選育,1990年,科爾沁牛新品種通過自治區政府驗收命名。

改革開放以後,通遼市黃牛改良步伐進一步加快,以科爾沁牛新品種為基礎,引進法系、加系西門塔爾種公牛生產冷凍精液,採用開放核心群育種技術路線,以純種擴繁和擴大改良群相結合的辦法,加速核心群選育進度,到2002年育成品質優良的適合科爾沁自然氣候特點的中國西門塔爾牛,並通過驗收命名。目前,全市黃牛存欄96%屬中國西門塔爾牛。

中國西門塔爾牛的成功繁育給通遼市黃牛產業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級重點種畜場3個,國家級種公牛站1個。內蒙古科爾沁肉牛種業有限公司成為集活體採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現代繁殖技術於一體的肉牛種源基地,2018年初,該企業體外胚胎生產技術試驗成功,工廠化“試管牛”批量生產開始應用。通遼京緣種牛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年生產肉牛凍精200萬支,暢銷全國20多個省區。全市擁有市級良種推廣機構1個,旗縣級9個,蘇木鄉鎮級131個,肉牛冷配站點2419個,人工受精員2642人,母牛全部實施人工受精,年冷配母牛90萬頭。

談到這科學育種、科學養殖,當地的牧民最有發言權:“以前我們靠天吃飯,牛都是散養。遇上年景不好,牛的口糧就沒有保障,繁殖成活率和養殖收入都特別低。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們靠著科技養殖、標準化養殖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近年來,通遼市把黃牛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來抓,不斷完善全產業鏈格局、優化市場交易環境、創新黃牛產業發展路徑,黃牛產業已成為拉動畜牧業經濟發展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7年,全市牧業年度牛存欄達到338萬頭,能繁母牛162萬頭,年出欄肉牛115萬頭,牛肉產量22萬噸,農牧民人均肉牛養殖純收入2300元。

目前,該市母牛繁育基地和育肥牛基地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初具規模。母牛擴繁“萬千百十”示範工程和育肥牛標準化規模化飼養成效顯著。基礎母牛飼養超萬頭蘇木鄉鎮43個,超千頭嘎查村375個,超百頭養殖場474個(其中萬頭養殖場4個,千頭養殖場11個),超十頭養殖戶26567戶;育肥牛企業與育肥牛專業戶達13547家,其中,萬頭育肥牛場7個,1000頭以上的育肥牛場21個,100頭以上的育肥牛場、戶296個;有供港活牛企業2家,年供港活牛2萬頭以上;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達741個。

肉牛產業已形成了集種業、繁育、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發展趨勢,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科爾沁牛”已註冊地理標識;“科爾沁KERCHIN”及圖標被中國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通遼肥牛”已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識註冊。2014年《科爾沁肉牛標準體系》通過審定,標準體系覆蓋肉牛全產業鏈。2015年《科爾沁肉牛標準體系》實施,“通遼市肉牛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立。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遼市谷潤肉業有限公司、通遼市明清肉製品有限公司、草原牛王有限公司、內蒙古邦傑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規模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業,已具備年屠宰加工能力60萬頭。牛肉及深加工產品遠銷阿聯酋、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東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印尼、文萊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黃牛產業一路高歌猛進,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草產品加工企業異軍突起,飼草料加工機械設備達6萬臺,其中青貯收割機1.49萬臺(自走式青貯收割機944臺),全市年打儲青乾草10億公斤,青貯玉米種植面積590萬畝,人工草地保有面積102萬畝;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70%;粗飼料儲備總量220億公斤。

通遼市成峰牲畜市場、科爾沁黃牛市場、雨田農畜市場、巴圖牲畜市場等10大肉牛交易市場生意紅火,年交易活牛200萬頭,交易額突破150億元,輻射錫盟、赤峰、興安盟等周邊盟市和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等十幾個省市區,初步構建起了買全國、賣全國的黃牛市場發展格局。“互聯網+市場”“互聯網+畜牧”等新興業態正在興起,並填補了國內牲畜在線交易的空白。

2017年,農業部制定了《關於加快東北糧食主產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遼市列入東北三省肉牛產業優先發展規劃區。以此為契機,通遼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肉牛產業的發展領導小組,做到了層層有人抓、有人管。

前不久,通遼市制定了《通遼市肉牛產業發展規劃(2018- 2020年)》,全面實施“增草增牛”、建設“中國牛都”的發展戰略,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肉牛深加工比重和深加工水平,增強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產業帶動能力,完善以肉牛為重點的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打響科爾沁綠色農畜產品品牌。到十三五末,預計全市牛存欄將達到350萬頭,其中母牛存欄200萬頭,肉牛出欄達到122萬頭,牛肉產量達到24萬噸,農牧民人均肉牛產業純收入達到2600元以上。

改革開放的40年,亦是通遼市黃牛產業突飛猛進的40年。通遼市將繼續全力打造“中國牛都”,讓黃牛產業“牛氣沖天”,讓“黃牛之鄉”美名遠揚!

看點

07

通遼市首屆蒙古族服裝大賽暨薰衣草賞花旅遊節開幕

7.25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希日巴拉、市政府副市長於渢按下啟動球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市旅發委主任徐浩濤代表活動組委會致辭

據瞭解,本次活動是通過展示通遼市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蒙古族服裝服飾獨特魅力,不斷提升蒙古族服裝服飾的地位和水平,充分結合自治區花季旅遊各項活動,從而為進一步推進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的傳承、繁榮與發展,弘揚草原民族文化精神,促進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本次活動共有來自全市35支服裝服飾隊伍分成傳統蒙古族服飾、現代蒙古族服飾、蒙古元素行業工裝等三種服飾進行角逐。錫林郭勒盟、赤峰市、興安盟等地的民族服飾隊伍同臺競豔,獨特的服飾風格,濃郁的民族氣息,吸引了社會各界目光。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據瞭解此次活動將作為自治區花季旅遊系列活動中通遼地區分場活動來舉辦,本次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也將作為自治區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活動通遼區預賽,大賽獲獎隊伍將具備參加自治區服裝大賽的資格,代表通遼市參加11月份在呼和浩特舉行的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的決賽。本次活動的舉辦不僅為通遼市廣大群眾呈現一場充滿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視覺盛宴,同時也將向國內外八方賓朋彰顯“敖包相會的地方——通遼”的獨特旅遊文化魅力,還將有效提高通遼市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有力推動通遼市社會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看點

08

科左後旗: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7.24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通遼市鄉風文明助力“三大攻堅戰”學習交流會在科左後旗召開

近日,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甘旗卡鎮阿克臺嘎查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婚禮:婚禮現場只有6桌賓客,除當事人直系親屬、少數旁系親屬和好友以外,其他親友未受邀請。婚禮宴席從簡,新人楊寶成、包淑英夫婦以“零彩禮”的形式步入婚姻殿堂,阿克臺嘎查民間藝術團為婚禮獻上歌曲和舞蹈——兩年前,針對村裡愈演愈烈的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之風,阿克臺嘎查在政府的指導下制定了新的村規民約,經過幾年堅持,這套村規民約不僅剎住了鋪張浪費的歪風,還受到村民們廣泛歡迎。

這只是科左後旗大力開展農村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左後旗堅持扶貧扶志、思想扶正,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工作,轉變貧困農牧民的思想觀念,激活內生動力,確保群眾脫貧不返貧,防止因婚致貧、因賭致貧等現象發生,努力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脫貧。7月21日,通遼市在科左後旗召開學習交流會,總結推廣了該旗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生動經驗和做法。從“大操大辦紅白喜事、比闊氣、講排場”歪風盛行,到“自覺簡辦、不發紅包、熱心公益”新風撲面,科左後旗是如何做到的?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村民在移風易俗簽名板上簽名

宣傳引導,轉變幹群思想觀念。該旗從轉變旗、鎮、村三級幹部的思想入手,通過舉辦培訓班、下基層宣講、製作宣傳標語和漫畫等形式,廣泛宣傳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移風易俗工作與脫貧攻堅同部署、同培訓、同考核,目前已組織專題培訓5期、每期2500餘人次,推送公眾微信百餘條。加強農牧民群眾思想教育。以駐村工作隊和嘎查兩委幹部為主要力量,通過發放宣傳單(宣傳手冊)、集中培訓、入戶宣講、文藝演出、村村響廣播宣傳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摒棄不良習俗。今年以來,已錄製蒙漢語宣傳音頻2期,印發宣傳單3萬餘份,印製工作指導手冊500冊、宣傳手冊1000冊。各地通過舉辦高考畢業生茶話會、表彰會、分享會等形式,讓拒辦升學宴的家庭現身說法,來帶動其他學生和家庭自覺不辦宴請。目前,全旗已有1193戶簽訂了不辦升學宴的承諾書。同時,為解決部分嘎查村子女與老人分戶爭當貧困戶、低保戶的問題,嘎查村通過道德評議會、婦聯等組織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很多家庭簽訂了贍養老人、不爭當貧困戶的承諾。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嘎查村廣場舞小分隊為村民表演

創新方法,保障工作規範有序。該旗總結提煉出了“3+2+X”工作模式,其中“3+2”是規定動作,是各嘎查村必須要落實好的工作內容;“X”是各地各部門針對各自實際採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一是修訂好《村規民約》。各蘇木鎮場指導嘎查村把移風易俗的內容充實到《村規民約》中,讓移風易俗制度化。一些嘎查村利用集體經濟、集體土地或各類優惠政策作為獎懲項目,得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的關注和支持。目前全旗已有276個嘎查村(分場)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二是建設好紅白理事會,實行事前參與、事中組織、事後監督。目前全旗已建立紅白理事會270個,成功勸退多起大辦婚禮、喪禮及擬辦升學宴、滿月酒的案例。三是組織好主題活動。從2015年起,通過開展農村牧區“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美麗鄉村”“最美團隊”評選和“脫貧致富示範戶”創建活動,培育文明新風尚,塑造新型農牧民,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牧區落細落小落實。據統計,全旗“五美一示範”表彰人(戶)數已達3500餘人(戶)次。四是利用好“紅黑榜”。阿都沁蘇木烏蘭楚魯嘎查利用榜單的宣傳展示功能,建立了“移風易俗管理監督榜”,將各家各戶的環境衛生、文明節儉、文明婚育、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等情況通過榜單的形式進行監督,並通過“四色管理法”發佈,這一舉措有效推動村民摒棄陋習樹新風。同時將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先進典型通過“嘎查村明星榜”進行宣傳,讓大家學有榜樣。通過兩個榜單的監督和宣傳,整個嘎查的村風民風明顯好轉。現在,該管理模式已在全旗進行推廣,目前已有70個嘎查村建立了兩個榜單。

強化領導,齊抓共管多方聯動。該旗逐步建立了旗委牽頭抓總、宣傳部門具體負責、蘇木鎮場組織實施、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的工作體系。旗委組織部出臺文件,要求全旗各基層黨組織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旗紀委出臺黨員幹部移風易俗“九個不準”,並抽調人員組成暗訪組,督查各地各部門移風易俗工作情況;旗教育局組織48所中小學校開展移風易俗主題活動,發動教師及學生家長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並將移風易俗工作落實情況與教師職稱評定和評優評先掛鉤。同時抓住重點部門。食藥監局制定下發《科左後旗農村家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規範農村牧區流動餐飲大棚,對轄區內的196個經營業主進行了培訓,倡導從業人員建設固定的“合約食堂”。文化部門組織烏蘭牧騎、文化館和民間文藝團體,編創移風易俗文藝節目進行巡演、展演、匯演,帶動群眾廣泛參與,目前已開展演出500餘場次。旗婦聯、團委、工會等群團組織推出“最美新娘”“最美奮鬥青年”“最美共青團員”評選,組織基層召開婦女懇談會、青年暢談會,組建移風易俗宣講小分隊活動等活動,轉變群眾思想,引領文明風尚。基層群團組織還發動民間公益組織和志願者,幫助移風易俗家庭新辦喜事、簡辦喪事,為各類移風易俗活動組織公益演出等。發動文化傳媒公司拍攝公益微電影,目前已推出首部移風易俗微電影《三張桌子》,被廣泛轉發宣傳。

制度約束,推動工作常態長效。該旗將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由常委牽頭負責,實行項目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建立日報告、月通報制度。旗文明辦組建了移風易俗工作微信群,各地宣傳委員每天彙報工作進展情況,文明辦每週進行彙總,在月末時將各地工作成效進行通報。同時將移風易俗工作情況列為脫貧攻堅督查內容,旗委督查組每天對督查對象的工作情況進行反饋和彙報。實行現場推進會模式。對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旗委宣傳部牽頭,及時調度相關部門研究解決。今年以來,已多次召集組織、紀檢、人大、政協、教育、公安、食藥、文化、婦聯、團委等部門召開調度會議,研究部署移風易俗工作。同時,為有效督促各地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每月在蘇木鎮場採取現場推進會,以實地觀摩、學習考察、座談交流的形式,促進各地樹立榜樣、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望通辽|第二十期要闻(2018.7.23~7.30)

“鄉土書法家”為村民們贈寫春聯

通過開展移風易俗助力脫貧攻堅活動,更廣泛地調動農牧民群眾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有效解決了部分農牧民酗酒賭博、孝道不彰、攀比消費、濫辦宴席、好逸惡勞、天價彩禮等問題,各地紛紛出現零彩禮婚嫁、取消滿月席、不辦升學宴的良好態勢,農牧民群眾逐步形成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的共識,移風易俗已成為鄉村文明生活新常態。

綜合整理|通遼發佈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關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