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視兒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爲止拜耳未有任何回應

《公益時報》在近日以《做假的疫苗和汙染的牙刷

》為標題,“有圖有真相”地報道了世界知名500強企業之一的拜耳公司——該公司是一家以關注健康、生產各類藥物而聞名天下的公司,是如何在四川雅安某學校,以上“健康衛生教育課”的名義開展活動,卻對可能給幼兒造成的安全和衛生隱患視而不見。

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视儿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为止拜耳未有任何回应

從一支汙染的牙刷、一場作秀的公益;到一支兌水的假疫苗、一盒做假的藥品,這之間的距離,並不遠。前者是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的對公益形象的追逐,後者是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的對巨大利益的追逐;當企業對鮮活的生命沒有基本的敬畏之心和道德約束時,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遺憾的是,截止本文刊發前,拜耳公司對其傷害兒童健康的行為,沒有任何回應。

不健康的健康課

《做假的疫苗和汙染的牙刷》一文中指出,在5月底的週日,四川雅安的數十名家長帶著幼小的孩子冒雨前來學校上拜耳公司組織的“健康衛生教育課”,但是拜耳的員工志願者明顯沒有任何帶孩子、教孩子的經驗,儘管看上去已經很努力,但課堂上依然亂糟糟。

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视儿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为止拜耳未有任何回应

更糟糕的部分是拜耳對孩子們可能造成的“安全和衛生隱患”的忽視:

拜耳員工志願者將已經汙染的牙刷直接給孩子使用:拜耳員工志願者把放有兩支牙刷的外包裝撕開,將脫離保護後的牙刷直接放在課桌上,孩子們拿起桌上的牙刷,直接放到嘴巴里;還有的孩子把牙刷刷頭部分攥到手裡,當作玩具揉來揉去。

拜耳員工志願者為三歲以下孩子提供“禁用”牙刷:牙刷包裝上,已有禁止三歲下兒童使用本產品的標誌,更用文字說明“本產品適用於三歲以上的寶寶”。但現場三歲以下的孩子也在用這款牙刷刷牙。

拜耳員工志願者教尚不可以獨立刷牙的孩子“獨立”刷牙:按照牙醫建議,即使三歲孩子在刷牙時,也需父母協助才能徹底刷乾淨,至少4—5歲時,孩子才有可能獨立刷乾淨牙齒。

拜耳大中華區總裁朱麗仙置幼小孩子於危險處境:朱麗仙——福布斯2018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也是拜耳的公益形象擔當——從進入教室開始,就一直笑著抱著懷裡的孩子晃來晃去。這個孩子兩歲三個月,嘴巴里還含著不適合她用的、堅硬的牙刷。

對待孩子粗魯:這堂課至少有半個小時,朱麗仙一直抱著那個兩歲三個月的孩子。如此長時間和媽媽分離,是否在意過孩子的感受?又是否經過孩子媽媽的同意? 活動一結束,站在教室外的一個年輕媽媽著急地衝進教室,抱起了快要哭了的朱麗仙懷裡的那個自己的孩子。

送給孩子的東西少得可憐:拜耳員工志願者在活動結束後,送給孩子們一個漂亮的“拜耳健康衛生包”:裡面只有那把已經被脫掉“衣服”的牙刷,和一條毛巾。

在《做假的疫苗和汙染的牙刷》一文發表後,鳳凰網等網絡媒體以《以關注健康之名,行毀壞健康之事!拜耳住手》的標題,進行了轉載。

成本支出約30萬

有媒體在看過《做假的疫苗和汙染的牙刷》一文後,以《30萬都花了,為何不多買幾把牙刷》為標題,為拜耳在四川雅安組織的志願者活動算了一筆經濟賬:拜耳為這次活動,支付的成本費用大約是30萬元——這家世界500強公司的大手筆,簡直歎為觀止。

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视儿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为止拜耳未有任何回应

在這次活動中,除了數十位來自上海和北京的拜耳員工,還包括來自德國的拜耳04勒沃庫森足球隊的兩位工作人員,並帶來一名同行的德國家屬,再加之拜耳的中國項目的合作人員和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近10家中國媒體記者,此番去四川的總人數在30人左右。這30人的飛機票,五星級酒店的住宿及餐飲,遊玩安排等一條龍的接待服務,《30萬都花了,為何不多買幾把牙刷》一文指出,拜耳為這次活動,支付的費用大約是30萬元。

可是,拜耳公司贈送的健康包,究竟值多少錢呢?同行的媒體朋友估算,一個包加上一條毛巾和一把牙刷,最多值50元,就算牙刷和毛巾,是從德國送過來的具有紀念意義的高級貨,也肯定不能用區區30萬元的成本來衡量的。

算清成本以後,該文作者疑惑,拜耳公司不知道這樣的企業社會責任,究竟目的是做什麼?難道就是為了去拍幾張照片證明拜耳公司的大中華區總裁朱某做了這件事情嗎?

就牙刷來說,實在想不清為何拜耳不能給每個孩子一盒兩把牙刷,而是必須要分開來,且還給不到三歲的孩子使用兒童禁用的牙刷,這究竟是無心之過?還是根本就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

弔詭的是,拜耳一直在媒體上樹立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響應者和典範的形象,因為其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獲得了各種獎項,其負責人數年來一直在各種場合宣傳拜耳的企業社會責任。

作秀公益何時休

拜耳在其網站介紹,拜耳始終致力於成為負責任的優秀企業公民,在其開展運營的世界各地區履行自己作為企業公民的責任,在中國亦是如此。

拜耳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僅侷限於捐贈,更體現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良好健康與福祉”與“消除飢餓”相關促進社會發展的項目中。從拜耳對企業社會責任的介紹中,可以看的出,其對“健康”領域的重視。

志願者活動一直是拜耳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拜耳在其網站上介紹,2009年成立拜耳中國志願者協會,致力於女性賦權與健康、兒童科學教育、促進社會融合、關愛老人、保護環境、實行綠色倡導,並支持災害救援及扶貧等公益行動。目前,拜耳志願者協會在包括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昆明、天津、哈爾濱及新疆等省市都已成立分會,並逐步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截至2016年底,共有4,792名志願者註冊,貢獻志願服務小時61,710小時。

但是,志願者服務的成效,絕對不應該簡單地以志願者人數和時間的多寡來衡量,而應以受益者的角度來衡量志願服務的優劣:一切不以受益者的受益程度為衡量標準的志願服務,都是耍流氓。

針對拜耳在四川雅安對孩子們不負責任的志願者行為,有媒體將其概括為“拜耳所賜”。改詞特指在宣揚企業理念時逢場作戲,忽視、無視真正需要關注的人群,以自我感動自我滿足甚至帶有“表演慾望”的方式為自身鍍金。該媒體認為,說的喊的都是健康,實際相差甚遠,因此該媒體表示,請停止作秀式公益!

拜耳,希望你大公司有大擔當,大大方方地承認拜耳志願者服務所犯的錯誤,並對上過你們課的孩子們真誠地道歉,同時,給孩子們補上一堂真正的健康課,給孩子們一個真正“有內容”的健康包。

- END -

作者 | 貓小姐

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视儿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为止拜耳未有任何回应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拜耳被指作秀式公益忽视儿童健康和安全 到目前为止拜耳未有任何回应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