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點出國羽低迷真因,日本羽毛球走捷徑解決同一問題

里約奧運會後,中國羽毛球發展開始感受到一些“危機”,“危機”來源於新老交替,新老交替並沒有以一種最健康的方式進行,老將林丹依然參加各種大賽小賽,林丹接班人的話題依然在討論,而一批老將退下來之後,國羽年輕人沒有真正挑起大梁,簡單來說,國羽所剩無幾的老將開始走下坡路,而新人還有很大的差距,國羽走到了一個真空地帶,這就是問題所在。

林丹點出國羽低迷真因,日本羽毛球走捷徑解決同一問題

22歲的石宇奇在世錦賽男單決賽0-2完敗23歲的日本一哥桃田賢鬥,從比分就能看出巨大的差距,日本媒體還揚言桃田賢鬥在比賽前拉傷了,決賽並沒有發揮出全部實力,但依然以大比分橫掃石宇奇,林丹說石宇奇揹負了太重的包袱,並沒有完全放開打,這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技術能力方面的差距,要彌補差距只能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和持續不斷的比賽來提升自己。

其實,我們隊員的訓練一直很努力,不管訓練時間還是強度,都遠超其他國家,但訓練效果如何?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林丹在接受採訪時的一席話或許暗示了國羽低迷的真正原因,“之所以我們整體實力感覺與過去有差距,還是我們的訓練方式太傳統,還在延續一直以來的經驗,創新不夠”,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國羽還沿用之前的訓練方式,創新明顯不夠。

林丹點出國羽低迷真因,日本羽毛球走捷徑解決同一問題

作為國羽的招牌,林丹的話當然有說服力,應該是他平日訓練的總結,而且林丹這兩年一直在優化自己的團隊,增加了多名教練,或許就是在尋找更有活力的訓練方式,李永波離開中國羽毛球后,國羽其實應該有一個徹底的變革,但按照林丹的說法,訓練方式還沿用過去,這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國羽目前的教練也都是國羽運動員出身,之前都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之前都見證了國羽走向輝煌。

林丹點出國羽低迷真因,日本羽毛球走捷徑解決同一問題

創新是每一個運動項目都要積極面對的問題,每一個協會也都在探尋創新之路,其實,日本羽毛球潛心發展十幾年,如今迎來了收穫季,也跟創新有關,他們用走捷徑的方式巧妙解決了國羽存在的同一問題,什麼捷徑呢?那就是聘請多個國家優秀的羽毛球教練前去日本執教,大家熟悉的包括韓國雙打傳奇巨星樸柱奉、印尼的邁納基、馬來西亞的混雙教練顏偉德,這些教練都是羽壇的佼佼者。

林丹點出國羽低迷真因,日本羽毛球走捷徑解決同一問題

韓國教練樸柱奉為日本羽毛球帶來了最先進的體系,當然,中國球迷最熟悉的應該是自1989年就在日本從事羽毛球工作的中國籍教練丁其慶,他為日本羽毛球發展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練會帶來不同的理念,是多元化的碰撞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創新思路就會浮出水面,最終讓日本羽毛球整個訓練體系、發展體系更加完善和高效,這或許也是我們可以借鑑的地方,換句話說,中國羽毛球發展需要引進一些新思路了。

羽壇中日對決格局已經慢慢形成,南京世錦賽只是一個開始而已,而東京奧運會才是真正的較量,國羽從現在開始努力肯定沒問題,但需要一些新東西、需要給運動員帶來更多活力和創造力,林丹點出的原因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