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筆者過去一直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業務時間熱衷於亳州地方歷史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工作,亳州歷史上究竟出了多少人物?一直是筆者多年孜孜以求得解的問題,為了這一問題,筆者利用工作之餘,到合肥、上海等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現收集到的亳州歷史人物(不完全統計),從商到清共211人(不含亳州下轄縣,僅指譙城區),其中商朝2人,周1人,西漢2人,東漢7人,三國87人,晉12人,南北朝9人,隋3人,唐16人,五代十國4人,宋16人,金3人,元3人,明16人,清30人。人物資料主要來源於公開出版的省級以上人物傳記類、詞典類書籍,少部分來源於明清《亳州志》(收錄標準,亳州人,主要是在省級出版物選載事蹟,二就是亳州志或地方文獻記載為當地作出貢獻的人物),現就亳州歷史人物的一些情況作一簡單敘述: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1曹氏、夏侯氏佔據亳州歷史人物近一半

曹操家族是亳州歷史上第一大家族,也是唯一的帝王家族,夏侯氏家族因景從魏王曹操起家,建功立業,堪稱亳州歷史上的第二家族。曹氏共收錄人物66人(其中東漢3人,三國53人,晉5人,唐1人),佔亳州歷史人物總數的31%。夏侯氏共收錄人物29人(其中三國16人,晉5人,南北朝5人,唐3人),佔亳州歷史人物總數的13%,曹氏和夏侯氏合計95人,佔亳州歷史人物總數的44%。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2人物中女性和官宦以外的其他類別人員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在211名亳州歷史人物中,女性有4人(三國曹節,晉夏侯微、夏侯光姬,南北朝丁貴嬪),佔總數的0.19%。其他類別僧人4人(隋慧曠,南北朝靜稱,宋幼璋,清乘三清);道士2人(宋陳摶、丁少微);醫生3人(三國華佗、清金鑑、郭欽);書畫家8人(隋丁道護,唐曹霸,宋曹士冕,清梁巘、周杰、吳楚奇、黃裕傑、張鷫);小說家1人(宋秦醇);戲劇家1人(元孟漢卿);音樂家1人(明秦時雍);戲曲家1人(清姚增祿)。其他類別合計21人,佔亳州歷史人物總數10%。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3父子、兄弟、親族關係(從東漢到唐的曹氏、夏侯氏不在統計之列)

亳州歷史人物中共有10組親族關係人物:西漢虞經、虞翊、虞恭、虞頭父子孫4人;三國許褚、許定兄弟2人;南北朝丁貴嬪、丁道護父女2人;唐戴胄、戴至德父子2人;唐李敬玄、李元素、李思衝,李紳、李虞父兄子曾孫5人;宋張存敬、張仁願父子2人;宋魯宗道、魯有開父子2人;宋曹彥約、曹士冕祖孫2人;明薛惠、薛鳳翔祖孫2人;蔣東才、蔣東亮兄弟2人。合計25人,占人物總數的11.8%。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4官宦人數(東漢到三國魏的曹氏、夏侯氏不在統計之數)

亳州歷史人物一共有多少,看後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從漢到清,亳州歷史人物擔任過州郡(有個別縣長也收錄)以上官職的官宦總數98人(其中文官65人,佔總數的30%,武將33人,佔總數的16%),佔亳州歷史人物總數的46%。1封爵7人(其中公4人,北魏司空公劉騰,隋安定郡公樊叔略,唐趙國公李敬玄、李紳;侯3人:三國牟平侯許褚,晉真定侯丁穆,北魏濮陽縣侯夏侯道遷);2擔任丞相(副丞相)9人(漢虞翊,梁夏侯詳,唐戴胄、戴至德、李敬玄、李元素、李紳、夏侯孜,宋魯宗道);3擔任尚書3人(二品官):(宋工部尚書張傳、兵部尚書曹彥約,金刑部尚書王賓);4擔任散騎常侍3人(三品)(晉曹志、夏侯湛、夏侯承);5擔任大理卿1人(三品)(後晉張仁願);6布政使(二品)、按察使(三品)各一人(明山西布政使李國士、福建按察使張定)。武將因為各朝代品級不一,暫不作統計。

5各朝代最高職務官員(從東漢到三國魏的曹氏、夏侯氏不在統計之數)

漢:丞相虞翊。晉:皇后夏侯微。南北朝:司空公劉騰。隋:安定郡公、司農卿樊叔略。唐:趙國公、丞相李敬玄。五代十國:大理卿張仁願。宋:參知政事(副丞相)魯宗道。金:刑部尚書王賓。元:將軍呂謙。明:山西布政使李國士。清:直隸提督、熱河都統薑桂題。

6亳州歷史人物人物呈現的特點

亳州歷史人物呈現出人物興旺和朝代的繁榮、穩定密切關係,朝代興,則人才興,如唐朝:亳州出了6位宰相。朝代亂,則人才衰,並且以多出武將為主的特點,如清代捻軍起義,一批亳州人以平捻起家,走上仕途。這還和官宦家庭家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家族出一官員,同時帶動家庭家族興起讀書求仕熱潮,一人為官,家庭家族相互扶攜,在官場建立家族關係網。

(由於筆者在蒐集這些人物資料時因工作原因時斷時續,遺漏之處在所難免,望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