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iKids寫在前面的話

這兩天被榆林產婦跳樓的新聞刷屏了,事件孰是孰非版本諸多,暫且不論。

我們今天只想說說在醫學昌明的今天,無痛分娩有多好,據說只有1%的人才知道。我相信1%的人,應該百分百都說這個技術好。

想當初我自己懷孕時,和我媽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我覺得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老一輩對這個技術的擔憂:

我:自己生還是剖腹產?

媽:能自己生麼總歸自己生

我:那我要打無痛針哦。

媽:能不用麼還是別用了吧?打麻醉對小孩會不會不好啊?還有會有什麼後遺症哇?

我:那我肯定會很痛啊!

媽:哪個人生孩子不痛的啊?都忍得過去的呀。哎,隨便你

感謝我媽和先生都持有的“隨便你”態度,讓我最後用了無痛分娩。用無痛之後,講真要再像榆林那個產婦這樣痛到崩潰,是不太可能的。

每一個女性生養小孩,都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事情,直到生產四五年後的今天,我們說起這個話題,依然在身體上不自覺地感受到那種隱隱的痛感,雖然早已過去。

今天做這個推送時,我們採訪了三位媽媽,有自己生、有剖腹產、有在中國生也有在美國生,同時我們還採訪了婦產科醫生:

無痛的經歷真的很美好嗎?睡著時生了個孩子出來可能嗎?

無痛到底有哪幾種?

無痛到底有沒有後遺症?

解放婦女的醫學技術,大家都應該知道^_^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森碟媽媽,在一婦嬰順產,足月生,6.7斤。

催產素打下去1小時不到已經開了5指,那時候疼痛還可以承受,進了產房後必須要監護人簽字才能打無痛,等老公來的時候已經8指了,這個時候就打了無痛,大概一分鐘之後人飄飄然了,感覺得到宮縮但是並不痛,整個生產過程都無痛。

諾諾媽媽,在上海紅房子剖腹產,足月生,7.1斤。

胎兒雙頂徑過大選了日子就剖腹產了,當天確實有點緊張的,手術前簽了一刀紙頭的字,剖出來以後,整個人的感覺就像死過去一次似的特別虛,動都不能動,回到病房就用了鎮痛泵,所以沒有特別的痛感,直到醫生來查房壓肚子!!!壓下去的時候簡直慘絕人寰,感覺刀疤都要炸裂了!!!住院3天就必須出院,抱著肚子,扶牆走了。

天芸媽媽,在美國某私立醫院生產,比預產期晚一週生,6.3磅。

在美國,醫生是鼓勵自己生的。在懷孕的整個過程裡,醫生建議我堅持運動、喝低脂牛奶、不要吃提子等高糖水果,都是為了方便自己生。而早在預產期前幾個月,ob(婦產科醫生)已經和我商量,要不要用無痛?我決定用,併為自己要了一個亞洲麻醉師。

當開到二指時,我就毫不猶豫要求上無痛。在美國,epidural已經非常普及,從腰椎打進去的麻藥幾乎讓我舒服到立刻睡過去。醫生說如果覺得痛,可以按一個按鈕,epidural可以自行加量。等我因為疼痛一覺醒來時,醫生說不用加量了,這不是pain(疼痛),這是pressure(壓力),因為十指全開了,let's push! (開始生吧!)

無痛的好處是明顯的,睡了一覺的我很有精神,不到半小時孩子就push出來了。只能說無痛效果太好,於是我在沒有知覺的情況下用力撕扯,於是後面的痛苦就是長達45天坐立不安的疼痛。哪個姿勢都是痛的感覺,現在想起來都還皮膚髮麻。醫生給了我布洛芬,我就一直靠這個撐過了慘不忍睹的月子。

但還是很慶幸,因為從來不知道陣痛有多痛,哈哈。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這三個實例中,順產媽媽們說到的“無痛分娩”在上海產科醫院其實挺普及的,經常聽到“導樂”、“上無痛”這些關鍵詞,那麼無痛到底是什麼?什麼時候上?為什麼有些產婦不用?到底有什麼危害?今天我們採訪到和睦家的婦產科主任季曉瓊,讓她給我們科普一下。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無痛分娩到底是什麼?

呼吸法、按摩法、催眠法、藥物鎮痛。。。

分娩鎮痛法從是否使用藥物來區分,分為自然鎮痛和藥物鎮痛。

藥物鎮痛包括:笑氣,區域性麻醉等;

自然鎮痛包括:呼吸法,按摩法,自我催眠法,電刺激按摩法等。

實行無痛分娩是以維護母親與胎兒安全為最高原則的,無痛分娩是在滿足了以下原則才會被使用:

  • 孕婦無硬脊膜外麻醉反指證,如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或嚴重脊柱畸形等;

  • 安全,對產婦和胎兒不良作用小;

  • 孕婦無低血壓,胎兒胎心監護正常。

在和睦家選擇無痛分娩的媽媽比例高達95%,這個數字在上海其他醫院也不低,因為很多孕產婦都會想要“對分娩有美好的回憶”,因此自己都會堅持用無痛。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不能走動?腰會痛?對孩子不好?

無痛分娩真的有那麼多害處?

NoNoNo!!!

我們通常說的無痛分娩以硬脊膜外麻醉用的最多,就是前面天芸說的美國普遍使用的epidural,鎮痛效果最有效而且可以維持足夠長時間的麻醉方式。

麻醉藥物在注射後的5-10分鐘起效。配方的麻醉藥物能夠阻止神經對痛覺的傳導,但是並不影響對運動神經的傳導;也就是說麻醉後,宮縮疼痛大大減輕或消失了,但是並不影響產婦下肢走動或者是第二產程用力

麻醉藥物在硬脊膜外起阻滯神經傳導作用,雖然可以被血液吸收,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吸收量也非常小,所以是公認的藥物鎮痛中最安全的一種。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 無痛分娩會在什麼時候進行?

理論上麻醉可以用於任何階段,大部分醫生會建議在產程進入活躍期時再使用硬脊膜外麻醉以減少麻醉對產程長短的影響。

  • 剖腹產的麻醉和無痛分娩的用藥是一樣嗎?

剖腹產的麻醉和無痛是一樣的,都是硬脊膜外麻醉,只是藥物配方有所不同。在和睦家,無痛分娩的同意書會在進行打麻藥之前讓產婦本人簽字。

  • 當然,無痛分娩也有缺點

硬脊膜外麻醉的缺點是使用後可能會減弱宮縮延長產程,會有少數的副反應發生,比如血壓暫時下降,噁心嘔吐,發燒等。這些不適都不會很嚴重,且短時間內就可以自然消失,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今天的推送就是這樣。

如果你身邊還有人對無痛分娩缺乏瞭解,或者以各種理由來干預,希望你都可以把這些專業醫生說的話給他們看。

最後還要說的是,每個媽媽都很勇敢,生小孩有多痛,每個人情況都不同。而承受這個痛的只有媽媽自己,所以我們絕對應該在知曉信息的情況下、和家人商量之後、由自己做決定:用什麼方式生小孩、用不用無痛等等。

今天因為準備開團,再次翻看Dr.Seuss那本經典作品《Oh, The places you'll go》,裡面有句話是他寫給孩子的。這樣的自主連孩子都有,我們每個媽媽在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當然更應該有

You have brains in your head,

You have feet in your shoes,

You can steer yourself

any direction you choose.

You are on your own, and you know what you know.

And YOU are the guy who'll decide where to go.

無痛分娩:用過的都知有多好,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我們寫過的學校和玩樂推薦,應該是上海最豐富的品質親子生活信息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