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過完了一生嗎?

你真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完了一生吗?

昨天去看了一部電影《無問西東》,可以這麼說:這是我這個兩年來看到過的,最引人深思的一部電影。

電影的一開始,我就注意到片名的旁邊一行很小的英文:FOREVER YOUNG,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在《達摩流浪者》裡寫的名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在時間方面的跨度相當大,從現代跨越到了民國時期,以致於你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迷糊。其實是在圍繞著四個年代的幾個年輕人的故事來講述了一個宏大的命題:當你在世俗和內心之間選擇的時候,你會在現實中妥協,還是最後選擇遵從你的內心?

吳嶺瀾面臨的問題跟我們現在的高中生面臨的問題一樣:我的文科好理科不行,我心裡熱愛的是文科。但是聽說理科比文科更有出息,就業機會要廣,我究竟是選擇文科還是理科?

當沈母含著眼淚對沈光耀說:“我不希望你去追求什麼光宗耀祖,這些祖宗已經追求到了。我只希望你能細細想清楚你的一生要如何去度過;我希望你能找到一個一生摯愛的人,能嚐到兒孫之樂。這些都是為你,不是為我。”

沈光耀面臨著人生重大選擇:我究竟是去參軍拯救蒼生?還是服從母親的旨意,苟且偷生?

陳鵬由一次誤會而把原本放棄的工作機會又賭氣撿了回來,但是,當吳敏佳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陳鵬還是選擇了原諒她、守護在她的身旁。

你真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完了一生吗?

張果果面臨的問題是:他好像被自己收養的幾個人給賴上了,要了錢給孩子治病,連住在醫院旁邊的房租都要他出。在金錢和承諾之間,該如何抉擇?

這四個人,都是我們常人所要面臨的瑣碎問題,而到了最後,他們都選擇了遵從自己的內心。

我覺得整部片子最有意思的,要數陳鵬的中學老師:許伯常和劉淑芬兩個人的婚姻這條線了,和前面的四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沒有這條線,這部片子要減色不小。

你真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完了一生吗?

許伯常當初看上劉淑芬,是因為錢。或者說,沒有劉淑芬、就沒有許伯常待遇優厚的中學老師這份工作,當初是劉淑芬工作的錢,供著許伯常讀大學,因此有了這段婚姻。

這不跟我們現在很多家長眼中的婚姻一模一樣麼?對方的人品、性格、自己愛不愛先不看,先看對方的家庭背景、工作穩不穩定、有沒有錢,再考慮見不見面。

然而,這樣的婚姻會幸福嗎?電影裡給了我們答案,連我這個隔著熒幕的旁觀者都看出一臉的不幸:可能在影片中大家看到的是劉淑芬的盛氣凌人,其實主要是兩個人的性格不搭。

劉淑芬是熱情過旺盛的那種類型,她需要的是什麼?她需要的是男人天天圍著她轉,天天對她說:“淑芬,我愛你。”而許伯常是個書呆子氣的人,是個悶葫蘆,是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感情的人。

哪怕最後被劉淑芬逼到角落裡,把家裡的碗全打碎,他也只是無聲地抗議,不知道哄哄老婆拿起她杯子喝一喝。其實女人有時候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哄哄就好了。他哄了嗎?沒有。

即便是最生氣的時候,許伯常也不解釋不講道理,只會大喝一聲:“人就不能變為什麼?!”

兩人的結合,更加類似於費孝通博士筆下的“鄉土婚姻”,因為生產力綁在了一起:許伯常看中的是劉淑芬供他上大學,而劉淑芬看中的許伯常讀出來以後,每個月30斤的糧票。

兩個人啥都看到了,唯獨最重要的“性格”二字沒看到——他們不明白,一個冰一個火,終究走不長遠。最後,兩人的婚姻走向了絕路,劉淑芬選擇了跳井,即使在許伯常大叫“淑芬”、“淑芬”的時候,你也看不到任何愛意,而是滿滿的悔恨。

電影的最後,張果果趴在嬰兒房窗外的那段內心獨白令人深思:如果提前瞭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你真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完了一生吗?

這句話,在影片的開始和結尾,都出現了一遍,實乃點睛之筆。因為看完這幾個人的故事,你會發現,真心其實也不是沒有代價的,真心也是有代價。從民國到現代,不同時代的幾個人作出的抉擇,都是有犧牲的。

吳嶺瀾犧牲的是未來可能更好的就業機會,陳鵬犧牲的是長年不能和愛人在一起的苦苦等待,張果果犧牲的是白花花的銀子,而沈光耀犧牲的是自己年輕的生命。但是相較於許伯常的人生,他們的人生至少是無悔的,因為他們遵從了自己的內心,他們按照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活著。反觀許伯常,他的人生是充滿了悔意的。當初因為世俗的原因,貪圖一時之利兩人結合在了一起,導致一步步走錯,最後走到無可收拾的階段。

這就是這部影片最大的意義,他讓人回到原點,開始思索人生命中最根本的問題:試想想,當你一天,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不會這樣想到:我這輩子到底賺了多少錢?我睡過多少美女?我瀟灑過多少個夜晚?

不會,你只會問最本質的問題:我這一輩子,是否活出了真實的自己?我是否按照自己的內心,活完了一生。

回頭想想,好像很多人從來就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們來到這世界,只知道倉皇地活著,顧著眼前的事就算不錯了:我想要最新出的遊戲機switch、我想今年賺200萬、我想兩年之內升為正處、我想買LV的包包……至於更遠的事情,好像都無暇顧及:人生的術與道,大多人活出了“術”就不錯了,有幾個人問“道”呢?

當電影院頭上的燈徐徐點亮時,驀地彷彿又從夢中回到現實裡來,我摸了摸身邊真實的一切、擦了擦頭上的汗,慶幸一切都只是假設,慶幸自己還很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