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明的识谎技巧,教你识别谎言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不可能不撒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研究称,每人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

当然,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有的谎言是出于善意,这种的谎言我们称为“白色谎言”,不仅是可以说的,而且还是有必要说的。但是,社会复杂纷繁,更多的谎言却是欺骗和伤害。比如花言巧语诈骗钱财,甜言蜜语欺骗感情,瞒天过海愚弄百姓等。对于善意的谎言,我们不必当面揭穿,就保留着这份善良好了,对于恶意的谎言,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因为它时刻可能让你跌进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这些高明的识谎技巧,教你识别谎言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过:“任何一个感官健全的人最终都会相信没有人能守住秘密。如果他的双唇紧闭,而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所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行骗就有迹可查,那我们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被骗呢?有没有一种可以快速确定对方是不是在说谎的办法呢?

下面就介绍一些心理学专家们研究出来的识骗高招。

先来了解一下如何从说谎者的语言信息方面来进行判断。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曾做过一项专门研究——“谎言的真相”。他们发现,由于潜意识的作用,撒谎者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留下一些语言上的“破绽”。

这些高明的识谎技巧,教你识别谎言

约有上百人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被询问关于喜不喜欢某人,或是对于失败的看法等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名为“语言调查”的计算机程序来测试他们的反应,以检查他们回答的真实度。结果研究者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谎言在语言表述上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为了竭力使自己同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谎者在叙述他们的故事时都会下意识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个代词。

比如,要交接班了,你的同事打电话来说,她无法及时赶到,你得再坚持一阵子。理由是,“车子出了问题,发动机发动不了。”

这是谎言吗?很可能是。

不过如果他这样说的话:“我努力让自己的车发动起来,但它老是熄火,我已经给修车公司打过电话了,我会尽快赶过来的。“那么谎言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他们所说的谎言中剔除出去。

所以如果你向某人提问时,他们总是反复地省略”我“,他们就有被怀疑的理由了。同样,撒谎者也很少使用他们在中牵扯到的人的姓名。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美国克林顿总统在莱温斯基性丑闻案中,面向全国讲话时,拒绝使用”莱温斯基“,而是说”我跟那个女人没有发生性关系“。

这些高明的识谎技巧,教你识别谎言

第二特征是,说谎者在编故事时通常会避免讲一些细节。

比如,你的男朋友答应你,他会准时回家同你一起看电影,可是到了凌晨四点他才露面,理由是,”我在老王家喝酒,结果喝多了,睡着了“。

是谎言吗?有可能。

更可信的说谎是:"今天老王生日,他的叔叔送了他一瓶56度二锅头。我原本想喝一小杯的,结果被老王灌了一杯又一杯,当我起身准备回家时,连路都走不稳了,我一屁股坐在他的床上,然后就睡着了”。

研究者指出,如果你在撒谎,你不仅要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故事,而且你还要把它编得让人信服,所以你会非常心虚。在这几种压力下,你还编得出细节吗?所以大多数时候,说谎的人都是非常简练地告诉你故事大概就完了。

这些高明的识谎技巧,教你识别谎言

第三个特征是,撒谎者在撒谎时常常会强调一引消极的情绪,比如生气、焦急等。

比如,你的朋友没有赶来赴宴,理由是,“那个晚上真是太倒霉了。先是我的汽车轮胎没气了,然后又不得不送我的邻居去医院,所有一切都太不顺了!真是气死我了!”

是谎言吗?极有可能。

研究者分析说,“因为说谎者通常都会对自己的谎言心存内疚,同时又担心被人识破,所以他们说谎时一般会用一些消极的情绪语言来掩饰。”

更可信的说法是:“我在路上时,车子出了毛病,录我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又发现我妈妈的一个朋友需要送到医院去。”

不过,以有声的语言信息来判断谎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说谎者会对语言进行有意识的隐藏,特别是对于说谎高手来说。所以,为了识别说谎者,还需要掌握一些从其他方面进行判别的技巧。总而言之,没有完美的谎言,终会有迹可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