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進行時:協同治理,凝聚攻堅強大合力

近來的一條新聞讓許多人點贊——京冀兩地聯合執法,攜手治理大清河白洋淀流域水環境。

“白洋淀綜合整治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強化京津冀協同治理,又需要推動流域協同治理。”河北省環保廳監察專員、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曹海波說。此次聯合執法行動由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行動的重點目標是加強區域流域水汙染防治協作,加大京冀區域水汙染治理力度,促進雄安新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恢復“華北之腎”功能,需要區域流域共治。設立雄安新區,為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實現白洋淀上下游溯源治汙、源頭護水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

從解決雄安新區環境汙染突出問題入手,河北省加強與京津等周邊地區的對接協作。今後,京津冀三地將優化流域產業結構,堅持流域“控源—截汙—治河”系統治理,通過實施搬遷、清淤、治河、補水等手段,將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Ⅲ—Ⅳ類。

不久前,白洋淀水生生物資源環境調查及水域生態修復示範項目在雄安新區啟動實施。該項目由農業農村部設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河北大學等單位共同參與,利用水生生物生態屏障構建、棲息生境營造、區域分級養護三大技術,進行恢復水生生物資源種群結構、修復水域生態系統示範。

建立多水源補水機制,協同補水“解渴”白洋淀。今年4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向受水區實施生態補水,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可獲生態補水1億立方米。此次生態補水,讓乾涸36年的瀑河水庫重現生機,對改善白洋淀水質和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除瀑河生態補水外,去年4月5日起,位於保定市境內的王快水庫和西大洋水庫已多次聯合為白洋淀補水。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雄安新區設立後,白洋淀環境綜合整治成效初顯。但由於歷史原因,新區內部之間及新區與周邊地區在對接協作、區域流域聯防聯治等方面協同性差,與“雄安質量”生態環境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

“協同治理,就是堅持廣泛參與、協調聯動,凝聚白洋淀綜合整治的強大合力。”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治理白洋淀必須強化協同治理,健全跨區域聯防聯治機制,強化省內城市之間協同治理,上下結合、同心同向,以解決白洋淀治理中協同性不夠的問題。

為此,河北省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探索適合雄安新區的工作及建設運營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力、全社會參與支持的協同治理的工作格局,為完成治理目標提供堅實保障。

多部門聯合改善白洋淀及上游河流生態環境質量。今年6月至2019年5月,省檢察院與省河湖長制辦公室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白洋淀及上游河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檢察監督活動,重點打擊白洋淀及上游河流領域涉河湖犯罪行為。自7月25日起,省環保廳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白洋淀上游及其周邊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專項執法檢查行動,統籌省、市、縣三級環境執法力量,突出汙染源頭整治,嚴查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行為。

省內城市之間協同治理正在強化。保定市開展專項行動,對白洋淀澱區及上游河道內的廢棄物進行處置清除,並推動河湖水環境、水生態持續改善。保定的河湖狀況直接影響白洋淀水質,因為包括瀑河在內的白洋淀8條入澱河流全部流經保定。

“新區不斷完善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破解治理資金籌措、技術瓶頸等難題。”曹海波表示,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新區設立100億元的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專項基金,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企業幹。

8月2日,記者來到位於容城縣王果莊村村西的一處廢棄磚廠時,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平整土地。“這裡將建一個垃圾分選場,集中處置容城縣河道垃圾治理項目的垃圾。”該項目經理李守峻說,作為中標企業,公司負責留通西排水乾渠和尾水渠兩條幹渠的垃圾治理工作。容城縣河道垃圾治理項目以水源保護為中心、小流域為單元,協同處理各小流域水土保持與周邊生態環境的關係,採用新型、先進、實用環保理念和技術裝備,實現固廢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和利用。

“協同治理白洋淀人人有責,既要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又要動員全黨全民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安新縣環保局副局長楊振鋒說,三縣啟動環保工作網格化監管,以村為單位,縣、鄉、村三級聯動,切實解決白洋淀綜合整治行動中的問題。

“新區將持續推動區域流域協同治理,優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態環境管理機制,做好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建成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典範城市。”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及周邊和上游地區將協同制定產業政策,實行負面清單制度,依法關停、嚴禁新建高汙染、高耗能企業和項目,開展地下水環境調查評估,全面開展滲坑、排汙溝渠綜合整治。(原付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