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利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9億元 劍指售電側改革第一股

記者楊萌

2018年中報期以至,上市公司爭先恐後的披露了上半年的公司業績,在新能源領域,三峽水利這家大型水電公司也於8月2日,發佈了今年中報。

據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7.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1.48%,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克服流域來水不均勻且降水量同比減少,以及鎮泉引水電站由於引水隧洞檢修第一季度未運行發電等不利因素,通過大力開拓市場新增工業用電大客戶,售電量和售電收入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完成發電量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47%;上網電量8.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32%;完成售電量8.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98%。

據悉,公司加強了以磨刀溪流域、後溪河流域為主的跨流域聯合經濟調度,減少棄水,最大限度增加公司自發電量;在全國燃煤價格較高的情況下,積極保持湖北電網原售電價格,有效控制外購電成本,通過強化管理,使公司上半年線損同比降低3.15個百分點,減少相關支出761萬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募投項目金盆水電站(裝機2.50萬千瓦)和新長灘水電站(裝機0.96萬千瓦)投產發電,此舉增加了公司裝機規模,進一步提高了公司自發電能力。

從營業收入分佈範圍來看,2018年上半年公司發電量3.7億千瓦時,相較上年同期4.0億千瓦時下降7.47%;上網電量8.72億千瓦時,相較上年同期8.05億千瓦時上升8.32%;完成售電量8.41億千瓦時,相較上年同期7.51億千瓦時上升11.98%,平均上網電價0.41元/千瓦時,同比持平。上網電量提升帶動電力銷售業務營收同比增長9.9%至4.5億元。勘察設計業務: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323萬元,同比增長19%。總體來看,公司抓住售電側改革機遇,工業用電大戶拓展取得一定成效,業績持續穩中向好。

半年報顯示,三峽集團通過長江電力和長電資本再次分別增持4.08%和0.02%,至此,三峽集團所屬的長電資本、三峽資本、長江電力累計持股比例達到24.08%,距離實際控制人水利部綜合事業局持股比例(累計持股24.09%)差額僅0.01個百分點,再次彰顯三峽集團佈局重慶售電側堅定決心。同時,三峽集團“四網融合”打造全新“三峽電網”計劃持續推進,若成功整合,公司作為唯一上市平臺利潤彈性顯著,劍指售電側改革第一股,未來發展及想象空間大。

展望下半年,三峽水利表示,將繼續主動適應國內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積極參與相關改革,對內強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水平,降本節支,挖潛增效;對外勇於開拓,創新傳統電力業務增長模式、盈利模式,探索市場化售電業務拓展方式,依託公司發、輸、配、售一體的全產業鏈平臺,集中優勢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力爭經營業績持續穩定提升。全年公司計劃完成上網電量18.45億千瓦時,售電量16.73億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9.28億元。

原標題:三峽水利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39億元劍指售電側改革第一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