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未来三年锦州乡村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将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乡村90个!

这是“锦州发布”昨天在全市2017年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总结表彰暨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上获得的信息。会议描绘出未来三年锦州乡村的美好蓝图。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市委书记王德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于学利主持会议。会上,王功生宣读了《2017年度宜居乡村建设表彰决定》,杨林对全市2017年宜居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出部署,北镇市、滨海新区作表态发言。任军出席会议。

王德佳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小康、全面振兴,事关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锦州是农业大市,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农村,加快振兴发展的根基在农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对于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生态宜居锦州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宜居乡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全域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市委始终提倡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应有之义。必须进一步抬高标杆、提升标准,多向先进地区看齐、向先进经验学习,把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更大成效。

王德佳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的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实。要强化措施保障,狠抓落实,努力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再上台阶。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真正使农村人居环境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二要着力补齐短板,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的治理和旱厕治理这三项工作。三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四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五要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2018—2020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目 标

通过三年整治,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5%;行政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得到治理达到10%;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省级以上卫生县城(乡镇)比例达到5%;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1500公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1500公里;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建设美丽宜居示范乡村90个。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管护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实现村民环境和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重 点

★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处理设施,建立治理体系。

一要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借鉴抚顺市新宾县“五指分类法”等经验做法,广泛发动群众,实施分类处理,注重实用实效。

二要抓好农村垃圾收运减量处理。大力推行专业队伍、专业公司进行专业化收运和处理,杜绝发生垃圾“上山下乡”的问题。

三要抓好农村垃圾填埋场建场工作。

★加大力度,突出抓好农厕改造与粪污治理

农厕改造与粪污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

一要抓好农厕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努力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按照上级标准和群众接受、经济适用、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立足我市冬季寒冷气候、使用与维护方便等实际,做好调研摸底、合理规划和方案实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改厕方法及模式,多方整合,强力推进。同时,要确保农村新建住宅无害化卫生厕所配套建设比例。

二要抓好粪污治理。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完善,提高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综合利用率,村内畜禽散养户要将农户厕所粪污与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资源化利用。

★多措并举,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重点解决农村水体污染,改善农村水体质量与环境。

一是就近处理。对可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优先考虑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就近处理。

二是集中处理。对不能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村庄,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一体化设施处理、集中式人工湿地等方式集中处理。

三是分散处理。对居住相对分散的生活污水,应合理利用现有边沟、自然沟渠等进行收集,采取氧化塘、稳定塘等方式分散处理。同时,加快消除农村河道黑臭水体,解决农村水体污染,改善农村水体质量与环境。

★统筹兼顾,突出抓好村容村貌提升

村容村貌提升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亮点。重点抓好农村环境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四化”工作。

一要抓好硬化。硬化是农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要利用“四好”农村公路项目和一事一议政策,搞好乡村道路和小街小巷治理。

二要抓好绿化。绿化是农村工作重要内容和份内之事,要广泛发动群众,抓住植树时机,加大农村绿化力度,提高农村绿化率。

三要抓好美化。美化能够提升村容村貌品位,村头巷尾和房前屋后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保护、保留乡愁,不断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四要抓好亮化。亮化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点做好农村文化广场和村部、学校等公共场所的亮化,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档升级。同时,要加大力度,消除“四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等乱象。

★广辟渠道,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

一要增加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用于本级项目资金配套、试点示范和“以奖促治”等方面,合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需求。

二要争取专项资金。积极主动沟通联系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接好扶持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三要多方筹措资金。采取民企共建、民商共建、民军共建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多元化投资参与农村环境建设。

四要确保资金使用到位。各级财政不得截留、挪用、占用保洁经费和专项资金,要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刀刃上,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措施,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常态管理

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保障。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定期调度、解决问题,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一要明确任务。将三年整治任务细化分解,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二要落实责任。落实县、乡(镇)村各级工作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三要充实队伍。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充实人员队伍,安排专人负责,不断加强基层力量。

四要建立制度。按照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五要加强督考。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环保督察、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且把评估督察、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同时,要科学编制规划方案,鼓励推行多规合一,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锦州未来三年要建设国家级绿色村庄8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90个!

记者|侯树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