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世人云: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汕商人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潮汕商人一直是中華商業圈一個標杆性的群體,作為中國傳統商幫之一,其不僅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其族群的實力和影響力都是中華商圈首屈一指的。

而今在商業戰場上活躍著的李嘉誠、馬化騰、劉鑾雄等著名商業大佬們都是潮汕籍商人。

或許發家之路不盡相同,但他們的身上都有著潮商獨特的特質:在經營過程中不僅能靈活適應市場,而且非常注重同鄉情誼。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上圖左(四)為馬介璋

被譽為“香港牛仔褲大王”的馬介璋,也是這樣一位潮汕商人。

清苦貧寒立壯志

1942年,馬介璋出生在廣東潮陽(現汕頭市潮南區)一個清貧的7口之家。他7歲時,跟隨父母遷到了香港。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在香港,父親和朋友一起經營了一家米店,渴望能夠擺脫貧苦。然而經濟的不景氣加上經營不當,讓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

那時的馬介璋已經15歲了,看到一家人如此艱辛過活,作為家中的長子的他決定放棄學業跟隨母親去毛衣廠做工來貼補家用。

然而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被開除了。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剛進廠他對生產流程、技藝根本是一片茫然,手足無措的他只好尋求旁邊的工友,然而這卻被廠長認定為是在偷懶,不認真工作。當下就決定將他開除了。

雖然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但是他並沒有氣餒,反而激發了內心深處的鬥志,他告訴母親:“總有一天,我會開一個比他大十倍的工廠。”

低調創業開商域

他重新調整好心情後,在一家牛仔褲裁縫鋪當起了學徒。

在那裡,他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白天在裁縫鋪裡縫牛仔褲,晚上回到家還要自學縫紉技巧。雖然非常辛苦,但是每月能拿到300元的工資,這對他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欣慰和動力。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很快,聰明好學的他就成了裁縫鋪的熟練工,工資也有了些增長。每月除了給父母貼補家用的錢外,他還能剩下一些。

在裁縫鋪幹了兩年後,他實在不甘心自己一輩子做個“打工仔”,於是帶著自己省吃儉用存下來的1500元港幣離開了裁縫鋪,開始了創業生涯。

1963年,他用這1500元租下了一間地鋪,買來兩臺二手的製衣機,開起了自己的成衣加工小作坊。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那時恰逢香港享受英聯邦特惠制度,於是會有很多英國服裝商人來香港訂貨。

馬介璋雖然只是開著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但是他願意以低價簽訂加工合同,加上製衣質量好,他接到了不少服裝廠的訂單。有時候量太大,他就分發給一些家庭主婦們做。

就這樣,他不僅賺得了口碑,也積累了不少資金。3年後,他決定從擴大成衣廠規模,開辦製衣企業——達成有限公司,並且跳過國內的服裝廠,直接與英國廠商簽訂單。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很快企業的效益越來越好,就職工人達到250人以上,馬介璋覺得不能一味的侷限於國內是市場,還要應該把市場拓寬,走出海外。然而此時,語言變成了個大難關。

之前與英國商人的生意,他由於不會英文,都是通過經紀人洽談的。這次他決定親自上陣,不會?那就苦學!

險中求富拓新疆

每天,他不僅要在廠裡工作十幾個小時,就算回到家他也不休息,專門請了一位英語老師來輔導自己。

半年後,他的英語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他並沒有滿足,他又聘請了一位外籍教師來輔導自己。終於,在夜以繼日地勤學苦練下,他終於突破了語言關,能非常流暢的與外商洽談了。

19世紀70年代,隨著日本、韓國的服裝業以價廉質優席捲市場後,讓整個香港服裝業的發展都遭遇了瓶頸。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看到此況後,他決定把廠區擴建到相對還不太受影響的澳門,並且很快佔領了澳門市場。

待到業務發展得越來越成熟後,1974年底,他正式決定打響走向全球戰略,將業務發展至北美,在美國成立了美崙公司。

緊接著,又將業務擴展到了亞洲、歐洲、非洲諸國及地區。服裝領域的極致勝利,並沒有讓他放下腳步,反而刺激了他去探索更多更廣的領域。

他開始轉向多元化發展,從紡織、染布到珠寶、房地產、餐飲都有涉獵,很快便打造了一個宏偉的商業帝國。

從月薪300到身家百億,牛仔褲大王靠什麼成就傳奇人生?

縱觀馬介璋的商業得勝,不僅因為他有著足夠長遠的戰略眼光,更在於他身上那一如既往的誠實守信和認真執著的品性。

馬介璋回憶說:“有一次在香港與德國客商洽談生意,正值禮拜天,合同文本的打印一時找不到人手,可第二天一早就要簽約,怎麼辦?”

於是,從未打過字的他,硬是看著打字機的說明書,通宵達旦把合同文本完成了。

歷經幾十載,他終於實現了當年那句“開一個比他大十倍的工廠”的誓言,甚至遠勝。並非是因為他有多幸運,而是面對生活的暴擊時,他始終奮進,從不屈服,才獲得了成功。

就像汪國真先生在其著作《旅程》中說的:“垂下的頭顱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