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要讓用戶決定智能汽車的樣子

智能汽車正在從源頭改變汽車的設計。

如果說曾經的汽車設計是汽車製造商通過飛鳥魚禽表達出其所宣揚的形體美學,那麼智能時代下的汽車則更注重顏值、簡約和感官共鳴。

兩個時代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向用戶灌輸態度,後者從用戶那裡吸收想法。

實際上,在汽車之前,同為工業時代的產物——手機的設計已經經歷過類似的洗禮。

1983年摩托羅拉推出第一步便攜式手機Dyna TAC 8000X。這臺名字冗長、重達794克的笨重機器售價高達3995美元。人們將這種機型統稱為“大哥大”,那是地位的象徵。

但是它真的太大太不方便了。以至於當時的老闆們不得不用更大號的老闆包去裝它。但這樣一來,在那個還流行現鈔的年代,包裡的空間被大哥大擠得已經塞不進幾張“青皮蛋”了。

需求改變趨勢。在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手機巨頭的努力下,手機變小了、屏幕變大了、樣式變多了。

但無論是翻蓋、滑蓋、直板機,還是塑料按鍵、軟橡膠按鍵、金屬按鍵,抑或是九宮格、全鍵盤、觸筆輸入……從1983年到2007年的24年裡,手機還是手機的模樣——屏幕配數字鍵盤,再加上一根或顯露、或隱蔽的天線。

手機革命的奇點發生在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帶來了iPhone。

“聽筒以下全是屏幕”的設計加上流暢的觸摸感,再配以貼合人體工學操作邏輯都令人舒爽到猶如在翻鬥樂的海洋球裡翻滾。

人們茅塞頓開,原來手機可以設計成這樣。

此後,在全球公認的審美標準下,手機只剩下兩種設計——“iPhone式設計”和“其它設計”。

即便iPhone的市場佔有率早已不是全球第一,iOS的用戶也遠沒有Android多,但這也不妨礙從華為到錘子、從三星到諾基亞都在效仿它的外形。

眼下,11年前的那場奇點革命正在汽車行業發生。

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讓一眾在內燃機時代掉隊的車企們看到了“換道超車”的曙光,電動車產品如同炒大鍋菜一樣接連上市,語音控制、自動駕駛等功能瘋狂堆砌是他們擁抱智能時代的印證。

但就如當年的手機制造商們那樣,傳統汽車製造商仍然在傳統內燃機車上換湯不換藥,老氣橫秋的作派並未引起智能時代的共鳴。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現在或許應該稱為能源公司)給行業大佬們上了一課。

Model S的出現就像iPhone出現時那樣令人瞠目結舌。

人們發現,原來電動車不止有日產聆風和普銳斯這種“矮大緊”,也可以長得像琳賽-洛恩這樣俏皮中帶著尊貴;原來“引擎蓋”裡可以沒有引擎;原來開車時可以不用方向盤。

後來的Model X和Model 3令人驚豔的程度更是有過之。

特斯拉CEO馬斯克,這個學過編程、賣過遊戲、鏟過垃圾、做過電子商務的斜槓青年在向智能電動汽車跨界時,為這個頑固不化的百年行當帶來了新氣象。

當然,未來智能汽車的設計不可能變得像手機那樣只有兩種——“特斯拉式設計”和“其它設計”。相比外觀本身,這家公司最大貢獻是為智能電動汽車的設計樹立了一個新標籤:高顏值、以用戶為中心。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上,傳統制造商們似乎還反應未及,但以小鵬汽車、威馬汽車、蔚來汽車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們已經覺醒。

大多從互聯網領域跨界而來的造車新勢力們不像傳統制造商那樣需要負重前行,其擅長的“產品經理思維”使得他們有更大幾率造出一輛用戶喜歡的智能汽車。

小鵬汽車的設計團隊將這種抽象的“產品經理思維”演變成了小鵬G3這款車上的一根根具象線條和一個個細節。

小鵬汽車要讓用戶決定智能汽車的樣子

“功能汽車向智能汽車進化不僅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方式,智能汽車的造型設計也要擁抱創新”小鵬汽車造型設計中心總監趙裡在“探秘AI Car設計之變——小鵬G3設計沙龍”上表示。

汽車的功能屬性正在減弱,智能汽車的空間屬性、社交屬性凸顯,汽車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完成從工具到夥伴的轉變。汽車與用戶之間關係從“用戶駕駛汽車”演變為“汽車陪伴用戶”。

一個通俗的解釋是,你可以在車裡和家人朋友吃喝玩樂,讓車告訴你哪裡可以吃喝玩樂,並且帶你去吃喝玩樂。

此背景下,如何通過融匯視覺、交互、體驗的“大設計”為一款汽車賦予生動力,成為汽車設計師們思考的重心。小鵬汽車造型設計中心前瞻設計總監趙謙說:“我們希望用戶與汽車共同度過的每段旅程都是美好的經歷。汽車更像是用戶的朋友,你的需求他能心領神會;你希望和汽車交流,他會給你充滿人性的反饋。”

小鵬汽車要讓用戶決定智能汽車的樣子

小鵬G3搭載的車頂環視攝像頭就是其重要的生動力感官接口,如同人的雙眼,能夠與用戶進行生動的交流。可360°旋轉的相機搭載了高清1080P攝像頭。

或海外自駕、或公務出行,車外總會有吸引你的風景。但“手殘”的你始終捕捉不到轉瞬即逝的美景,“手滑”的你也抗衡不了來自大地的波動和彎道中的向心力。但通過15.6英寸懸浮觸控大屏或手機App,你可以啟動車頂相機錄像或攝影,並分享照片或視頻到駕駛員的手機上,再也不用拿著5英寸的小手機傳閱了。

能夠選擇小鵬G3的用戶想必是擁有極客基因的。這群熱衷高科技和樂於探索的用戶或許對自動起停、智能雨刮、手勢控制並不感冒,但卻不會拒絕任何一個和太空飛船、星際、原子相關的話題。

就如同小鵬G3造型設計總師張利華所說的,“科技感並不是冰冷的技術堆砌,而是喚醒記憶深處的科技記憶。”大量能夠喚醒這代人科技記憶的元素被運用在G3的設計中:LED大燈的造型源自《星球大戰》絕地武士手中的光劍;貫穿式尾燈的設計靈感則來源於浩瀚的銀河星空;超大面積全景擋風玻璃營造出0視野阻礙的流暢感,讓用戶擁有太空駕駛座艙的體驗。

小鵬汽車要讓用戶決定智能汽車的樣子

就如文章開頭提到的,智能汽車設計與傳統汽車設計理念不同。後者追求的那些“形而上”的品牌調性在這裡演變成簡約的科技範兒。

趙裡覺得,智能汽車不做無用設計元素的堆疊,而是通過極簡的設計將想要傳達的視覺信息與用戶需求高效對接,做到化繁為簡。由於小鵬G3不需要考慮內燃機進氣的問題,因此其採用了無進氣格柵的鯊魚式前臉設計,將大燈、日間行車燈、前包圍融為一體。

G3捨棄了“假通風口”、“裝飾性排氣管”等模仿傳統汽車的雞肋裝飾。通過捨棄多餘的線條和細節,營造出與傳統汽車具有差異化的原生科技感。

於智能汽車而言,自動駕駛技術似乎是個保留節目。技術層面,諸多公司的測試車已經上路。而在設計層面他們似乎還無暇顧及——大部分測試車都搭載繁雜的傳感器,裸露在車外彷彿“頭上長角”。

當前外觀上最完整的一輛測試車或許是豐田在2018CES上展示的那輛“平臺3.0”概念車,幾乎已經看不到外露的傳感器硬件。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量產的小鵬G3車身配置的20餘個智能感應設備無一外露,均嵌入在流動的整車線條之中,以保證車身的整體美感。

在傳統內燃機時代,汽車被傳統廠商粗糙地定義為“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而在智能汽車時代,同樣有廠商再度展現了想象力的底線,將其定義為“四個輪子加一臺電腦”。

而小鵬汽車向外界傳遞的造車理念是“我們從不定義汽車,我們讓用戶自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