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見解含著「凡情」,對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

我們的見解含著“凡情”,對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

【解】右段表佛智深廣,唯佛能知。佛自己知道,成佛的人都知道。沒有證到究竟的佛果,等覺菩薩還不能完全知道,我們將來能不能知道?答案是肯定的,能。為什麼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換句話說,“佛智深廣”,人人自知。可是現在不知了,為什麼?被“無明”蓋住了。三大類的煩惱:第一個是“無明”;第二“塵沙”,“塵沙”是煩惱多,像微塵、像沙一樣,太多了;第三叫“見思”,“見”是你的見解,“思”是你的思想,你的見解、你的思想都是錯誤的,都不是真的。這三大類的煩惱障礙了你,自性裡頭圓滿智慧不能現前,所以要修行。

【解】二乘賢聖,皆不能測,何況凡夫。“賢”是三果以前,“聖”是四果羅漢,對佛的智慧完全不知道。所以“皆不能測,何況凡夫”,凡夫不知道就不稀奇了。

我們的見解含著“凡情”,對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

​​

【解】故應舍盡執情,唯當仰信。我們對佛怎麼辦?我們有嚴重的執著,“情”是帶著“凡情”的這種知見,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裡面都含著“凡情”,所以對於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無法接受。怎麼辦?底下教給我們,“唯當仰信”,我對他相信。憑什麼相信?憑他是佛、是菩薩,我對於佛、對於菩薩非常仰慕恭敬,所以我相信他們說的話,他們說的話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他們這些人已經“轉識成智”了,“轉八識成四智”,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把“情”轉變成智慧,我只好相信他的話,他的話是什麼?就是世尊為我們說出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讀這部經很多地方不能理解,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詳細的解釋讓我們逐漸明白了。黃念祖老居士、夏蓮居老居士是什麼樣的人到世間來我們不知道,不知道沒有關係,只要你能夠“仰信”你就得益處。他們的話不是假話。尤其念老注這部經,註解幾乎每一句、每一小段都引經據典,幫助我們起信,不是他說的,經上講的,那能不相信嗎?!念老為什麼要引經據典,找了一百多種參考資料,為什麼?怕人不相信,所以用這個方法,不是我說的,經上說的,古來祖師大德說的。 我們對這些人有“仰信”,所以對於這部經最後總結我們不懷疑,我們能接受,我們能發願求生淨土,這就好辦了;後面就老老實實念這句佛號,不要再有三心二意,這就對了。

我們的見解含著“凡情”,對如來所證的聖智聽不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