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每次谈到孝感,我们总会说孝感的节奏慢、压力小,再聊聊在外漂泊的各种苦,但很多人会忽略夹在中间的一个群体—孝二代。

随着孝感的发展,孝二代这个群体也越来越大。他们有正在上学的00后,也有刚刚踏入社会的90后,还有在孝感使劲拼搏中的70后、80后。

但对于这些人的误解,似乎从未停止过。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感学院南大门巷子

我是孝二代,不是拆二代

-“哎呀,你是孝感人啊”

-“你住哪啊?”

-“乾坤新城”

-“听说那里好多拆迁户,土豪啊,那分了几套房,几栋楼啊?”

-“……”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感人=有钱人?

孝二代=拆二代?

这种观念是许多人对于这座城市土著的第一印象。也是孝二代遇见最多也最烦的偏见。

一般人会觉得,孝二代就是“有钱”的象征,不用像他们一样拼命赚钱买房,积攒结婚的资本!更没有机会体会对“房子”、对成功的强烈渴望。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乾坤豪府)

随着孝感的城区改造,诞生了新的名词——“拆二代”。拆二代越来越多,孝感遍地开荒,随处可见大小工地如火如荼的在盖房子。

圈地→拆房子→赔房子。喜闻乐见的孝感特色。孝感土著的优势暴露的越发明显,拆二代是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也使得外人眼里,拆二代早已与孝二代画上了等号。不知是嫉妒?还是一种悲哀共鸣?或者...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南区民政局对面又开始大举改造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小编今天早上上班路上急急忙忙拍的:航空路与槐荫大道交汇处正在大面积拆迁。肉眼可见一大批拆迁户暴发户将产生。

但真正的孝二代,似乎很难用“拆二代”来局限定义。

相反的,不少的孝二代是凭借自身努力在这个城市实现普通人眼里定义的成功(即有房有车),与“拆二代”毛线关系都没有。

你说孝二代就是拆二代,拆二代就是有钱人,所以拆二代就富足有余?可是你去湾流汇,去中建国际花园,去保丽家园打听打听,还是有不少的普通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共同支持买房的,鲜有拆二代的身影。

孝二代VS普通人,我们都一样

对于许多孝二代来说,他们并没有拆迁致富的命运,只是温饱有余,富贵不足。没有圈子,没有人脉,没有诱人的存款。

父辈赶在了房价疯涨前买房,不必为了租房买房苦恼。家中也略有积蓄,在这个城市生个孩子也是可以纳入计划的事,不用像普通人那样对房子如饥似渴,甚至连生不生孩子,都要再三考虑。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买不起大牌子,但是过年去哪儿买个新衣服还是成的。不是顿顿海吃海喝,在家吃个剩菜也是正常的。

简单的说,生活就是平凡的生活,只是城市是这个特别的城市。

-“你家应该挺有钱啊,为什么还要出来工作?”

-“不工作你给我钱花?我爸妈一个月也不会给我4000。”

这大概是孝二代们最为反感的问句了。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大多数人都在为心中的梦想默默耕耘)

这大概是大多数孝二代的真实写照了。过着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为了几千块钱的工资努力着。并没有说因为自己是拆二代,赔的可能不止一套房,而像大爷一样的傲娇。

小编的同事小华是标准的孝二代,但家住西城区金一华府,为了离办公地点近一些,便搬来和我们这群人一起租房住,周末的时候才回一趟家。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谁不是为了生活奔波着呢?

网络有一个词叫“啃老族”,不否认孝二代里有这样的“寄生虫”,他们这群人中,绝大多数的没有这方面的念想。比起贪图父母半生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更多的孝二代选择努力工作,专心挣钱。

在公平的城市,房子谁都买不起

虽然普通人吐槽着这所城市的种种不是,但是不可否认,虽然小城市盛行的靠关系、靠人脉,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关系背景的普通人,上天并不是把路堵死了。你依然有途径获取成功。

至少人才不会被埋没,每一个职位都靠实力说话。在这里,哪怕遇见所谓的“贵人”,也需要靠自己慢慢整合资源,没有人可以“混吃等死”,孝二代也是。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小编的妈妈就经常在耳边说:“我们家没有背景,想要什么只能靠自己!别羡慕那些有权有势有关系的,做人肚子里还是要有货,不然即使把你放到主管的位置,你也拿不下这面大旗。”

是的,想走到最后,终归还是要靠能力存活。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成家立业,是每个人必须要走的人生轨迹,在孝感,没有哪所公司的招聘里写着只招孝感人,也没有哪所大学写着孝感人毕业包分配。所以步入社会,每个人都要埋头苦干。

一样的拼命工作,一样的买不起房。孝感的发展太快太快,今天这个区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乡镇,明天可能就摇身一变,洋房豪墅。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感东城区

即使爆出了一大批的拆二代,可是大部分老孝感人,却是守着自己的一户小套房度日。

房价涨的令人心生绝望,今天觉得努力努力就能买得起的楼盘,明天过后,可能就只能仰望了。隔一条河,房价最少隔1千。于是,无论房子多旧,都要好好住,不敢谈换房,老房子足矣。

推向孝二代的落户婚姻

在孝感,找一个土生土长的孝感人托付终身,似乎是大多人数人的心愿。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各种形式的相亲会屡见不鲜,适龄青年男女们倒也乐意参加。一般人首选孝二代作为择偶条件,房子、车子、人脉关系能够减轻不少负担,而对于孝二代而言,只留下一脸懵,“缘分天注定……”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二代的婚姻总是被赋予一些不一样的意义。即使这样,他们也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他们依旧和大多数人一样,追寻着自己认为合适的缘分。

不一样的意义,因为是家

-“孝感有母斯好滴?”

-“冒的母司好滴,但是我是孝感人,奏是要顶自己滴岔社。”

-“孝感对你来说,意味到母司?”

-“应该奏是家吧,土生土长滴家,它不好,还有哪哈好?”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滴狗窝!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感街心公园

对于很多人来说,孝感是一座可以完成梦想的城市。而代价并不是冲破天际的昂贵!但对于孝二代,这片土地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如果一定要择一城终老,在孝感,似乎也不坏。

早餐的标配是热干面+米酒,午餐是番茄鸡蛋盖饭,晚上回家有妈妈烧的一桌好菜。

春天一定要去杨店看桃花,夏天一定要在晚上撸串到深夜,四季仅靠迷人的景致,餐桌上的菜色变化就能辩个分明。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孝感玉泉路

虽然在很多时候,被问是哪里人的时候会纠结犹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座城市爱得深沉。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他们会因为老楼的拆迁而感伤,会因为校园的搬迁而怀念,也会为了孝感取得一个荣誉而欢欣鼓舞。孝感,早已打上了他们的印记,将这些可爱的人包容其中。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无奈也好,纠结也罢,这片土地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记录了他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聚散离合。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你好!孝感!

你好!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是“孝二代”,不是富二代!

无论有怎样的误解

无论对孝二代有何判定

他们依旧有自己骄傲的姿态

活出老孝感不一样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