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本文以南石金錢龜為例,就從孵化到種龜的飼養過程做詳細整理,養殖戶作養殖參考。

(一)生活習性

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但略高於外界溫度。在蘇南地區,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氣溫在12℃以下時,鑽入河底淤泥中開始冬眠;到翌年4月上旬,氣溫回升到12℃時又甦醒;當氣溫達到20℃以上時,龜的攝食和活動恢復正常。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從4月中旬、下旬到10月中、下旬,環境溫度在20~30℃,這一階段石龜忙於覓食、發情、交配、繁殖。石龜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6~32℃,當環境溫度超過35℃時,石龜出現夏眠現象。當溫度低於20℃時,食量減少,不食,尋找越冬場所。溫度在12℃以下,龜不食不動,進入冬眠。人工養殖條件下,冬季防止龜池結冰,無特殊情況下,不驚動冬眠中的龜,以免耗損龜的能量。

(二)親龜池的設計

龜喜陽怕風,喜靜怕驚,喜潔怕髒,親龜池應建在陽光充足、水源良好、環境安靜的地方。親龜池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土池,池水深80~100釐米,水位線基本穩定。因在室外,高溫季節需要給龜池部分遮陰,忌暴曬,冬季注意保暖。

另一種為水泥池,水泥池大小根據親龜數量而定,為了合理利用面積,管理方便和美觀,龜池的長寬比例為2:1,池水、喂料場、產卵面積比例2:1:1。三部分是相通的,水池與龜窩的斜坡為20°左右,水深20~30釐米,產卵場置沙土30釐米深。水泥底面和斜坡必須光滑,以防止龜磨破腹甲。池高60釐米。

(三)親龜的飼養管理

1.水質 池水呈綠褐色為好,透明度30~50釐米,pH為7.2~8.5.水質最低標準是池水不能混濁,不能有腥臭氣味,換水時排放掉一半池水,再加水到原水位線。

2.餌料 南石龜是雜食性動物,人工養殖可用動植物混合餌料,如採用全價成龜顆粒料也可。動物性餌料,如小魚蝦、蚯蚓、黃粉蟲、螺、蚌和動物內臟;植物性餌料,如大麥、豆餅、玉米、高粱和瓜果。根據多年的飼養經驗得知,南石龜喜食動物性餌料,如小魚蝦、蚯蚓、豬肝和雞腸等。

3.投餌 投餌要做到定時、定位、定量、定質。4~5月和9~10月,每天9:00左右投餵1次。餌料投放在餌料臺或喂料場上,投餵量佔龜總體重的3%~5%。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4.日常管理 平均每天至少2次(早晚)巡視龜池,主要觀察龜的吃食、活動情況,查看龜有無逃亡,有無傷殘。如有龜浮於水面無力遊動,或經常縮於一角不食不動,要隔離飼養,觀察並治療。每天清洗餌料臺,根據情況更換池水。夏季在池邊種植遮陰植物,如黃瓜、絲瓜等,在池邊部搭起涼棚,以免龜被曝曬而中暑死亡。

5.越冬管理 龜越冬前,要多喂一些高蛋白的動物餌料,使龜體積累足夠的營養物質。在龜越冬前,要消毒龜池,以免龜越冬期間發生疾病。對有傷殘的或已患病的龜應隔離治療,或作商品龜處理,不能與其他親龜一起飼養越冬。池水加滿後無特殊情況不需換水,儘量不驚動冬眠中的龜。嚴寒季節,龜池上部遮蓋薄膜,防止龜受凍。還要防止老鼠、黃鼠狼對龜的危害。

(四)親龜的交配

自然界中,南石龜的性腺要在6齡以上、體重300克以上才能成熟。10齡以上的龜繁殖率較高。人工養殖條件下,親龜每平方米投放5~10只,雌、雄比例以3:1為好。當水溫在20°C以上時,龜開始發情交配,白天、夜晚都進行交配,但大多在傍晚交配。雌龜發情時在水裡浮游,顯得異常興奮,1只雌龜周圍有數只雄龜圍著,雄龜撲上雌龜背上,四肢抓住雌龜背甲邊緣,咬雌龜頸部,兩龜在水中游動,頭伸出水面,交配時間一般5~10分鐘。

(五) 產卵

已達性成熟的雌龜,5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產卵季節,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產卵的高峰期。水溫28~32°C是最適合龜上岸產卵的溫度。雌龜在產卵前1~3天,爬上岸,到處爬行,選擇產卵場所。龜一般選擇土質疏鬆、土壤含水量10%左右的斜坡上挖穴。雌龜用前肢固定身體,兩後肢輪換挖土,穴內抓松後,四爪抓土提起,放於穴外,有時土壤乾硬,雌龜排出副膀胱及膀胱內的水尿,潤溼泥土,便於挖穴。如洞穴塌方,或者太潮溼,雌龜另尋地方挖穴。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卵穴挖好以後,雌龜伏在穴口休息片刻就產卵,產卵時前肢撐地,後肢在洞穴兩側,排洩腔正好對著洞穴,尾巴伸入洞穴中。產完1個卵用後肢在穴內把卵排好,產畢再用後肢把挖出來的泥沙扒到洞口,將卵蓋住,用腹甲壓平,不留痕跡。雌龜產卵每批3~7枚,每年產卵2次。受精卵卵殼灰白色,卵大小均勻,表面光澤有色澤,不黏砂土;未受精卵一般大小不一,卵殼易碎,並粘有泥沙。

(六) 孵化

在自然條件下,因靠自然土溫孵化,溫度低,溫差大,孵化時間長,還有鼠、蟻、蛇等危害,所以孵化率較低。為了提高孵化率,應採用人工孵化。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在龜產卵期間,每天早晨巡視產卵場,如發現卵穴,不要立即取出龜卵,待一晝時後再採卵。此時龜卵的胚胎已固定,動物極和植物極分界明顯,在動物極一端出現圓形小白點。採卵時,可用採卵盆,也可以塑料盆,底部先鋪一層2釐米左右厚的細沙。用手輕輕扒開卵穴,用手指或鑷子取出穴內所有龜卵,將龜卵的白色動物極向上,輕放於盆中。

孵化箱用特製木箱,一般長60cm、寬30cm、高10cm,箱底鑽幾個排水孔。在箱底墊一層清潔的沙土,厚3cm,將龜卵排放在上面,然後蓋一層2cm厚的沙土,再蓋上一塊清潔的溼布。龜卵放好後,不能隨意翻動。孵化溫度控制在28~32℃,沙土含水量為5~10%,手握沙土成團,放手沙土鬆開。經過60天左右孵化出小龜,受精卵孵化率在95%以上。大規模繁殖,可用恆溫箱,或者建孵化池。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也可以購買長寬高為56cm*40cm*11cm的塑料蛋糕箱做孵化箱。在箱體底部鋪3cm後的蛭石,排放龜卵,卵與卵之間距1cm左右,卵上蓋2cm後的蛭石,蛭石的潮溼度是手握成團,放手落地鬆開。這種蛋糕箱四角有數排孔,透氣性好。可以在孵化室內地面疊放5-10層,有效利用孵化空間。

(七)稚龜飼養

從龜卵中孵出到當年冬眠前的小龜苗叫做稚龜。有些稚龜臍帶未收斂脫落,腹板之間有卵黃囊,為防止稚龜臍部擦傷,應將稚龜放在光滑的盆中暫養2~4天,盆中放少量水。等稚龜腹板長完整,爬動有力,再轉入稚龜池培育。稚龜池一般建於室內,面積根據稚龜數量而定,每平方米可養5~10克的稚龜50~80只。稚龜池放一層薄水,內放1個或數個餌料盆。

從龜苗到種龜該這樣養,別說小編無提醒!

稚龜的腸胃功能較弱,應投餵細嫩、新鮮、易消化和營養豐富的餌料,如小蚯蚓和熟蛋黃,稍後喂絞碎的瘦豬肉、豬肝和麥粉組成的混合飼料。有些地方可以直接購買稚龜開口飼料。每天喂餌2次,每天換水1次,水溫相差不超過3℃,保持水體清潔,無異臭味。只要精心管理,稚龜到越冬前,可長到10~20克。待翌年4月轉入室外幼龜池養殖。幼龜的養殖方法基本同稚龜,但放養密度每平方米30~50只,餌料可增喂蚯蚓、黃粉蟲和剪小的小魚蝦、螺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摘自《養龜與疾病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