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熱播的《延禧攻略》讓我們這些吃瓜觀眾,一路狂追,欲罷不能,看著真是過癮,嫌更新的太慢。

電視劇好看是好看,可看著高貴妃,心裡總有說不出來的彆扭。現在也許是漸入佳境,也許是看習慣了,有些適應了高貴妃的拿腔作調和形態語氣。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譚卓飾演的高貴妃,剛出現的時候,化著濃濃的妝,服裝髮飾也很老氣,感覺像皇太后,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的樣子,讓我們馬上代入《甄嬛傳》中的華妃。

只是,高貴妃沒有華妃相貌柔美,沒有華妃的那份盛寵多年和恃寵而驕的嫵媚。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確實,高貴妃一出場,即便她不說話,也能感受到她的氣場非常強大,有一種混世魔王的感覺。如果是在舞臺上,或者電影中,這個形象會非常的有感染力,會張力十足,但是,放在電視屏幕上,就有用力過猛的感覺。

比如,秦嵐飾演的富察皇后,在劇中很淡然,但是也很出彩,如果放在電影中,就會顯得平淡無奇。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這是大屏幕和小屏幕的區別。

譚卓的演技無可置疑,她在前段時間大火的《我不是藥神》中飾演的單身媽媽劉思慧,把那份無奈淒涼,強裝顏笑,獨立堅強演繹的淋漓盡致。

為了演好電影中一分鐘的鋼管舞,譚卓在臺下苦練了一個月,腿上全是傷,練到腿骨骨折,呈現給我們這段鋼管舞表演。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譚卓剛出道就開始拍攝電影,從《春風沉醉的晚上》開始,每部電影都拍的相當出色,《延禧攻略》是她拍的第一部電視劇。

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兩種不同的表演體系。

也許是譚卓習慣了大屏幕相對精緻的表演,在面對電視劇拍攝的時候,無法一下子從大屏幕的角色中轉變過來,所以,我們會感受到高貴妃的虛張聲勢和用力過猛。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因為電影和電視劇領域的不同,很多演員都會選擇專一的領域,或專門拍電影,或專門拍電視劇,很少會跨界。

而今,電視劇的發展超乎想象,很多電影咖都回來演電視劇,比如周冬雨,周迅,陳坤,倪妮,甚至章子怡。

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中的出色表演,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劇,她從《山楂樹之戀》走入我們的視線,以謀女郎的身份開始拍攝電影,一路開掛,暢通無阻。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周冬雨在2016年開始轉戰電視劇,出演電視劇《麻雀》《遇見愛情的利先生》,表現卻不盡人意,和譚卓的用力過猛不同,周冬雨表現的面無表情,一言難盡。

和譚卓一樣,周冬雨的表演風格適合短情節的激烈轉換,而不適合長劇情無休止的拖沓。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也許是因為現在電視劇的片酬,已經遠遠高於電影,吸引了很多電影咖來到電視劇圈。當然,除了片酬以外,還有電視劇能極大的帶動知名度和人氣。

一部電影,從開拍到公映週期至少需要兩年,而上映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五天,如果大火的片子還好,能帶動演員的人氣和價值,如果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甚至被稱為爛片,那麼,對演員自己的知名度和商業價值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江湖傳說,多年前,章子怡曾想接電視劇版《笑傲江湖》,被張藝謀給攔了下來,說:“如果要演電視劇,你就廢了!”可是,如今,連章子怡這樣最大的電影咖也開始要拍電視劇了。

因為電影和電視劇藝術表現形式的不同,電影咖轉戰電視劇不一定是好事。

《延禧攻略》高貴妃和《我不是藥神》劉思慧:電視和電影最大區別

希望電影咖們不要只看到片酬和商業價值,要挑選適合自己的劇本,適合自己的角色,有靠譜的導演和團隊,能夠為我們打造出電視劇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