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于山區播綠的岷縣企業家丨岷縣鄭樂永

在人們的記憶中,秦許家鄉的那條疊河還是清澈明亮的,偶爾還能見到魚蝦在水裡躍動。一場細雨過後幾天,在小樹林裡,小山坡上,隨處可見冒起頭的白禿禿的小蘑菇。深呼吸時,鼻孔中就會充盈著滿滿的青草的芳香,那種泥土與綠色生命的氣息,是直擊肺腑的。那時每到春季,只要你走出去,盡收眼底的還都是清澈見底的疊河水,恁一個清純甘甜,隨便用手捧起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喝。汙染,還是一個停留在課本里的概念。

執著于山區播綠的岷縣企業家丨岷縣鄭樂永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美妙的景象,徹底的成為了人們的一個記憶。那條只要人路過就能捧起水喝的小河,現如今卻成為了一條嚴重汙染和快要乾枯的河床了。除了連續下雨,才能看得見夾雜著泥石流的洪濁稠水。魚蝦,更是沒有了蹤跡。那片雨過就能找到小白蘑菇的山坡,現如今早已變成千瘡百孔的礦洞。風吹草低現牛羊的風景,被零星的牛羊輪番啃噬下岌岌可危的小草所取代。

在相對不發達的地方也在劫難逃,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展,以及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忽視,農村生態環境呈現出日趨惡化的狀況,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而改善環境,恢復生態,“還農村一片碧水藍天”,就成了廣大農民最強烈的呼聲。在我們拼命的發展經濟,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回報的同時,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環境業已成為了一個沉重的話題。環境汙染離我們越來越近,原來我們看到一些秀美山川如今已滿目瘡痍,面目全非;原來我們看到涓涓流淌的疊河如今在被淘金者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汙染下漸漸的改變了顏色,同時還伴有刺鼻的惡臭;這時候,已在外地打拼創業多年的

鄭樂永,看著家鄉環境惡化的嚴峻現實變,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植樹造林,登高振臂一呼!通過植樹造林,恢復生態,改變環境,喚起更多的人形成共識,加入其中。

近年來,農民墾殖開荒,亂挖濫採,對森林濫伐盜伐,破壞了生態環境與植被,也使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岷縣的各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2010年舟曲泥石流的發生、對鄭樂永更是觸景傷情的。他意識到水土流失,生態不平衡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是相當嚴重。現如今,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方針,鄭樂永就有個想法,自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定要像保護眼睛一樣,維護生態平衡,水土要得到保護,還我綠水藍天,造就綠色家園,植樹造林,必須從我做起。2012年岷縣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事件,更加堅定了他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決心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鄭樂永還在縣城經營管理著一家名為“中海物流·貨通中國”的公司,經營收入全部投入到了“綠色產業”之中。從2010年開始,他不顧家人和親朋的勸解,用自家的十多畝地,又租賃別人地五十多畝,從東北和僻鄰的迭部縣等地,購進雲杉樹苗一百多萬株,樟子松樹苗60多萬株,油松樹苗60多萬株,開始育苗。

執著于山區播綠的岷縣企業家丨岷縣鄭樂永

2011年又承租土地一百多畝,育柳樹苗和雲杉苗二百多萬株。幾經分床,從2012年到2017年,他已經培育出了五百多萬株苗木,並將育好的樹苗無償地移植到秦許鄉塢麻溝一帶、育苗四百多畝,截止今天,他總投資二百多萬元,共育雲杉、油松,樟子松、柳樹苗等五百多萬株,育苗造林4百多畝。

深山育苗週期長,投資大,收益低,不僅耗盡了他的原始發展資金,還不得不有借款舉貸,最讓他感到興慰的是,經過經十年的努力,溝裡植被逐漸恢復,水土得到保持,自然環境得到了改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

最近幾天,就在鄭樂永的眼皮底下,發生了後山裡一條母狼與烏麻橋護林員家的公狗小黃之間“現實生活版”的“野母狼與公狗”的愛情故事,就是一個生動現實的事例。荒山變綠林,利益得百年,是發展之要策,惠民之善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最近,軍旅詩人孫建軍,在陪同中國發佈網《黃河之聲》頻道主編周建設、資深媒體人深藍影視製作中心主任崔強等到實地參觀秦許籍青年企業家鄭永樂鹿兒壩育苗基地後,特賦詩讚之:

“位卑亦有赤志心,

傾資舉債播綠蔭。

一動善念引寶樹,

十年生聚苗成林。

爛泥溝變花世界,

背郊地還眾野禽。

摩天大樓比比是,

怡人還是洮疊岷。”

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無不是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環境汙染是可以得到治理的。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眾志成城,集中力量就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環保的攻堅戰,可以重新看到我們的秀美山川。

站在歷史轉折點的鄭樂永,是我們學習的典範,真正把綠色岷縣做成現實版的美好家鄉,他的故事,感動著我們很多人。他的故事,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對岷縣兩河流域的生態文明的恢復與延續,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