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想贏星巴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瑞幸咖啡想贏星巴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近看到很多瑞幸如何喊話星巴克的文章,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為之的,一個剛成立不久的咖啡品牌,就直接拿絕對的一線老大哥作為目標,這股勇氣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女士說,她打賭,她的瑞幸咖啡品牌最終將比星巴克擁有更多的中國咖啡店。而且表示後面的財團準備給了她擴張計劃強有力的支持。

不過從我對市場觀察近10年的經驗,我覺得瑞幸咖啡真的想撼動星巴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分一杯羹還是問題不大的,下面我就談一下瑞幸挑戰最大的3點。

1、瑞幸咖啡高速擴張的人才儲備。

瑞幸咖啡半年多時間開了600多家店出來,所有門店需要管理人員,從最簡單的咖啡師,到店長,到上面的區域經理、城市經理等等。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獵頭從星巴克、必勝客、肯德基等連鎖餐飲企業挖過來的。

一個臨時組建起來的衝鋒隊,這是接觸一線消費者的團隊,和一個在中國已經快20年,在國際已經超過40年的運營團隊怎麼競爭?在星巴克多年的基本上都是認可星巴克的文化的,而瑞幸咖啡需要把各個公司的人全部都傳輸瑞幸的文化,未免有些難了。而星巴克更大的優勢,很多都是一畢業就進入星巴克的,相比較更單純一些,而瑞幸這一點就難很多。

下半年瑞幸還要拼命開店,瘋狂挖人,那培訓的質量,還有各個市場負責選址開發的,培訓,行銷企劃部等等的團隊,一時間想組織起來發揮大的效能,難度係數很大。

2、同樣的供應商,半價供應輕食系列。

輕食確實越來越流行,這是一個趨勢,但是同樣的供應商半價的零售價。我不懂商業競爭相關的法律是否允許,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行銷方案是不太明智的。

很多東西你一開始的定價比較低,將來你想提價太難了。

星巴克的輕食系列售賣得也不是很理想,問題不是在價格上,而是在產品的口感上,因為都是預包裝食品,所以想做到美味兩個字還是比較難的。

瑞幸如果真的找了星巴克相同的供應商,反而給供應商更大的勇氣,採購成本會不會上升,目前還不確定。

3、門店再多,不盈利也是活不下去的。

瑞幸咖啡背後有很大的財團,星巴克的市值也不低。這幾年中國市場幾個咖啡品牌的門店已經幾乎都被星巴克打敗了。還記得幾年前一個韓國的咖啡品牌咖啡陪你火爆程度嘛,到了600家店就差不多了。

瑞幸可以開出很多店,而且不考慮盈利狀況,這是十分嚇人的,做服務業跟做互聯網企業不一樣。

瑞幸挖了很多各個品牌的人,如果同級別被挖過來,工資和福利待遇肯定要有大的提升不然人家不會跳。升一個級別挖過來,能力方面多少有點差距,高額的人力成本,價格還低廉,還要拼命開店。再開2000家,一家店按50萬來算,還要投入10億人民幣。

就舉一個門店的例子,3個員工+2個主管,年薪按照30萬來算,年租金30萬,水電物業費怎麼也要10萬一年,其他折舊什麼都不算,如果2000家店,要14億人民幣。

門店的成本核算,折舊,進貨、配送系統,包括運營的架構搭建,都是很有挑戰的,這不是互聯網,也不是像滴滴打車這樣的運營模式。

如果餐飲業這麼簡單,只要有錢,有理念就行,我想現在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肯定是阿里或者騰訊。

當然,我也希望可以有個本土品牌可以抗衡一下洋品牌,就像國產手機、國產汽車佔有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

不過真的太難了,燒錢補貼,燒錢拼命開店也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

特別是瑞幸咖啡談到一個無限場景,其實這個就是比較危險的,星巴克教育消費者已經熟悉了星巴克的社交氛圍,星巴克花了十多年培養消費者。

瑞幸咖啡也只能做一個跟隨者,想要自成一套很難,無限場景,還挺讓人期待的。

以上僅是個人粗線觀點,沒有詳談,感興趣的可以聊聊。

瑞幸咖啡想贏星巴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重慶百瑞斯特咖啡西點培訓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