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5.5億美元投資京東,或許沒有想像得那麼美好

剛過去的6.18,大家都剁手了嗎?

成功發起、創立 6·18 購物節的京東,已經對外發布2018年購物節的官方數據:京東 618 全球年中購物節累計下單金額已達 1275 億元人民幣,再創新高(這個新高是年年必須創的)。

同一天湊個“雙喜臨門”,京東不僅公佈創新高的購物額,還在官網和官方微博公佈了重磅消息:全球科技公司巨頭谷歌公司將以 5.5 億美元現金投資京東,並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

拉上了谷歌的京東,不僅成功霸佔了各大購物狂的屏幕,還瞬間搶佔了中美各大科技媒體的頭條。然而,這場投資的意義和價值何在?密探今天就來帶你分析分析。

投資對京東意味著什麼?

咱們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首先自然是牽動眼球的“5.5 億美元”本身。5.5 億美元是一筆鉅款,可是放在 625 億美元的京東身上,就只能算“毛毛雨”了,連其市值 1% 都不到。對谷歌來說,投資佔比小,獲得的又是 A 類普通股,在京東機構持股排名中,都擠不進前五,因此話語權很小。

因此這事兒就是“看著很壯觀,細思然並卵”。有個類似例子,就是2016 年,蘋果公司投資給滴滴十億美元,當時宣稱兩者“強強聯手”的不在少數,現在你還記得這件事麼?

(注:京東設立了AB 股的雙重股權制度。劉強東所持股票屬於 B 類普通股,其 1 股擁有 20 票的投票權;而除劉強東之外的其他股東,所持股票屬於 A 類普通股,其 1 股只有 1 票的投票權。因此劉強東持股雖然只有 15.8%,卻擁有公司 80% 投票權。)

此外,伴隨這筆投資,雙方達成了一系列計劃和協議。第一,“結合京東在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專業能力與谷歌強大的技術優勢,雙方將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個性化、流暢便捷的購物體驗”。

同志們,谷歌最強的技術優勢在哪?搜索廣告啊!

“京東計劃優選一系列商品”,通過 Google Shopping 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領域銷售。所以,以後你在谷歌搜索商品,很可能會看到來自京東的推薦。

但是除此以外,谷歌能給的幫助還真不多。谷歌自己做電商和購物成績平庸,又不像亞馬遜那樣有大規模的線下倉儲物流佈局。即使京東想走出海外,恐怕還得靠自家的物流。

京東發展的核心在於供應鏈管理,包括物流建設,是其重中之重。上個月初電話會議中,劉強東自豪地說:“京東物流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競爭對手。”

雖然國內物流建設起來了,京東也得佈局海外業務找機會啊。但是今年以來,京東主要動作都集中在東南亞,且以投資為主要手段。步伐相較於阿里巴巴慢了很多,並且在東南亞市場,谷歌和京東都算“門外漢”。這倆公司聯手後的第一步大旗,真不是那麼好下的。

最後,我們再說說京東的企業文化。一家公司設想的目標遠景和戰略規劃再完美,最後拼的還是具體執行。事兒做到什麼程度,是“做了”、“做好了”、還是“做的太棒了”,得看企業文化是不是有凝聚力,能否調動主觀能動性。

京東最近因為“殺熟”(越是資深會員,同一款商品看到的價格反而越貴)、“618 商品漲價再降價”,和劉強東親自手撕自家快遞“兄弟”,屢屢登上社交網絡熱搜,迎來鋪天蓋地的差評。

此外聽聞東哥性情中人,帶的公司也很有“江湖味道”,具體就是知乎上經常提到的“內部鬥爭嚴重”。

小探的看法是:如果 10 萬員工的大型企業,沒有成體系的規章制度,沒有領導以身作則的企業文化氛圍,那它會難以井井有條地良性運轉。

谷歌瞄準811億美元零售市場

據京東方面透露,谷歌這次戰略投資將獲得京東 2710 多萬新發行的 JD.com A類普通股作為回報,按照原始發行價格 20.29 美元計算。這麼算下來,已經相當於5.4億美元了。但這次出資 5.5 億美元並非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投資部門,而是谷歌自己的業務投資。

與京東相對應的,我們來看看谷歌方面發佈的官方消息。

在谷歌發佈的官方新聞裡,谷歌完全不避諱,瞄準的是亞太地區這個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

谷歌表示,預計到 2025 年,僅東南亞地區的人們將在網上花費 811 億美元。谷歌希望聯合京東,探索消費者輕鬆購物的新方式,讓他們能夠隨時隨地購物。這可以說是谷歌跟京東展開戰略合作的最大動力。

苦心經營零售,不敵亞馬遜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天(美國時間週一),京東股票開盤價格為45.03美元,但中途一度跌到43.17美元。相反,谷歌卻在開盤後,一路上升,達到了每股1173美元。從股市反應來看,似乎美股市場認為谷歌在這次投資中,更佔優勢,更有利於自身業務發展?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總市值為8172 億美元,已經被亞馬遜 8364 億美元市值超過。

危機感非常重的谷歌,如今有一個迫切任務,那就是:持續發力零售業,來對抗另一零售巨頭——亞馬遜。

2014年,時任谷歌董事長 Eric Schmidt 在柏林的一次訪問時就指出,人們不認為亞馬遜是搜索工具,但是,大家要是想買什麼東西,一般會直接在亞馬遜上找。他還附了一個研究數據說明: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希望直接從亞馬遜搜索——購買東西;這些購物人群的數據,是通過谷歌查詢商品人數的兩倍多。

當亞馬遜越來越像搜索引擎的時候,自然對谷歌造成了威脅。

谷歌在零售業鋪展了兩個很重要的渠道,一個是 Google Shopping,另一個是 Google Express。

Google Shopping 雖然翻譯過來叫做“谷歌購物”,但它的前身是 Google Product Search,簡單說,是一種產品比價機制,只要你搜索某個關鍵詞,比如“bike”,出現的就是各商家在售的自行車,供你選擇。

對於商家,尤其是外貿商家來說,任何公司都可以提交產品資訊。谷歌購物不僅不收取任何銷售佣金,還擁有極大曝光量,確實是更快把自己產品賣向全球的重要舉措。

但是,歐盟在 2017 年懲罰谷歌,開出了 24.2 億歐元的天價罰單。懲罰理由就是:谷歌在首頁展示商品時,更傾向於展示自家比價服務裡面的商品,與其競爭的比價網站通常只出現在搜索結果的第四頁。這明顯對其他競爭對手不公平。

藉助於自家的搜索渠道,再加上比價服務,當更多商家把產品在谷歌曝光後,谷歌還實打實發起了線上線下“聯手”零售的舉措,那就是 Google Express。

早在2013年,谷歌推出了 Google Express。

剛推出時,它允許會員從美國 37 家知名連鎖零售商店訂購商品,比如 Costco, Target, Walgreens 等(官網顯示目前零售商店數目達到61家),遞送時間為當天或者兩天,或者一週內。也就是說,比起亞馬遜 99 美元的 Prime 會員服務才能夠兩日達,谷歌速度還可以快上一整天。

為了打通線上線下購物,谷歌還不停琢磨其他辦法。

在美國市場,亞馬遜就宣佈與沃爾瑪合作,不僅在 Google Express 中提供沃爾瑪的產品,還讓用戶能夠在谷歌的虛擬助手和揚聲器 Google Home 上訂購零售產品,這是對亞馬遜 Alexa 服務直接發起挑戰。沃爾瑪與谷歌的聯盟,實際上就是雙方聯手抵抗貝佐斯帝國的威脅。

在歐洲市場,谷歌這個月早些時候宣佈與歐洲最大的零售商家樂福一起,向法國人民的家庭提供當日交付的食品,這也越來越像 Amazon Fresh 提供的生鮮送貨上門服務了。

但是,殘酷的現實是,Google Express 雖然開始交付新鮮農產品,但是目前根本無法成為谷歌盈利的構成,主要由於物流成本高昂。但這一部分對於谷歌維持產品搜索流量,並通過產品廣告帶來收入至關重要。所以說,谷歌算是“賠本賺吆喝”。

更氣的是,Google Express 出現在各大媒體的曝光中,擺脫不掉的title,還是“亞馬遜的替代品”。面對亞馬遜的王者姿態,谷歌只能算是眾多挑戰者之一。

谷歌5.5億美元投資京東,或許沒有想象得那麼美好

用福布斯下的結論是,“儘管我們認為 Google 對 Google Express 的投資長期內應該能顯示出效果,但該公司直接威脅亞馬遜的能力尚未得到證實。”

最後來波總結吧。

谷歌投資京東,是其對抗亞馬遜的一部分。亞馬遜市值一路上漲反超谷歌;在語音助手語音搜索業務方面,帶給了谷歌極大壓力;更不提其安身立命的電商業務,是谷歌難以望其項背的。而在中國範圍內,谷歌選擇“老二”京東,就是站在了阿里巴巴的對立面。

在美國,亞馬遜是科技公司中對自己最狠、看來最能“成大事”的企業;而國內,如小探分析,京東自身頗有不完善之處。而谷歌和京東的結合,對雙方既不是極為“隆重”的一件事,也不像特別能擦出火花的樣子。

最後結論部分——至少從本次谷歌投資京東來看,短中期內的結果仍然是:谷歌爭不過亞馬遜;京東也很難翻身做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