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江東新區以資金「輸血」促產業「造血」

江東新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注重用好各級扶貧專項資金,以資金“輸血”促產業“造血”,紮紮實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現已取得初步成效。

河源江东新区以资金“输血”促产业“造血”

至2017年底,江東新區共收到中央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省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深圳市幫扶資金、河源市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區級財政資金共1920.2萬元。這批資金的撥付率達81%,分別用於貧困戶入股產業園、發放教育補助、實施產業幫扶、購買貧困戶醫療保險、購買“扶貧保”保險、配套面上村分散貧困戶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扶貧等。

補助資金入股 貧困戶已分紅400多萬

為了精準幫助貧困戶、貧困村,江東新區將貧困戶補助資金(建檔立卡有勞動能力貧困戶補助金為每人1.2萬元)和村(居)集體籌集的資金入股新區產業園,建設標準工業廠房,用廠房出租收益補助貧困人口每人每年4000元,並按入股數15%的年收益率分紅給村集體。為讓項目儘早產生效益,江東新區先行墊付5000多萬元作為啟動資金。

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據統計,2016年,江東新區95位貧困人員獲得補助共38萬元;2017年,該區1049位貧困人員獲得補助共419.6萬元,此法有效帶動了貧困戶貧困村依託產業發展一步步穩定脫貧。

財政先行墊付 危房改造資金問題

從2017年開始,江東新區財政對全區21個面上村統籌安排每村15萬元財政幫扶資金。在危房改造方面,江東新區財政先墊付補助款,解決了該區2016年度、2017年度危房改造資金問題。在兜底保障方面,該區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無勞力且因其它原因不能由民政部門兜底保障的20戶29人,實行財政兜底。

江東新區藉助外力,積極推進小額貸款,與河源農商銀行簽訂《河源江東新區金融扶貧擔保貸款業務合作協議》,商定由江東新區財政提供50萬元作為扶貧貸款擔保基金,給全區建檔立卡的有意願貸款的一般貧困戶和有勞力的低保戶,每戶1萬元的政府財政貼息扶貧貸款。截至目前,江東新區已完成102戶貧困戶提出申請並獲得貸款,小額貸款完成率達63.3%。

電子商務促幫扶 培育涉農電商平臺

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是江東新區開展精準扶貧的措施之一。該區重視轄區內葡萄、荔枝、龍眼、甲魚、紅瓜等特色農產品的培育工作,注重優質農產品培育、安全蔬果種植、特色水產養殖,培育龍頭企業,發展現代生態農業,以產業帶動貧困戶收入增加。

江東新區大力推廣電子商務促幫扶的做法,扶持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培育一批集聚效應較強的涉農電商平臺。該區在臨江鎮桂林村建立了農副產品微店孵化基地,投資30萬元啟動“互聯網+致富帶頭人+貧困戶”扶貧項目。新區充分利用幫扶單位員工食堂,藉助電商平臺,將該區優良農產品銷往各地,為貧困戶增收開闢新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