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作者Leo劉尊

毒圈逼近,愛奇藝正在慌忙奔逃。

然而與遊戲中不同的是,現實中的愛奇藝,每一步都愈加沉重...

如果這兩句話你看完一頭霧水,想扔我一口平底鍋,別急,讓我慢慢道來。

1、疲態

昨天(8月1日),愛奇藝公佈了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未經審計的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愛奇藝二季度營收62億元同比增長51%。淨虧損為人民幣21億元,同比虧損擴大120%。

雖然淨虧損擴大,但愛奇藝第二季度運營虧損率卻在繼續縮減——Q2運營虧損13億元,運營虧損率為22%,而去年同期虧損9.91億元,運營虧損率為24%。

按業務劃分,本季度內,在線廣告服務營收為26.2億元,同比增長45%。會員服務收入為24.7億元,同比增長66%。截止2018年6月30日,訂閱會員人數為6710萬,較2017年6月30日增長75%。其中付費訂閱會員人數為6620萬人。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這份總體看上去不錯的財報,也贏得股價上漲的反饋。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不那麼好看的部分。

首先是付費會員達6620萬人同比增長75%,這看似一個不錯的數據,然而氫媒財經發現,若從月度的增長率來看,這項數據其實並不光鮮。

翻看愛奇藝此前的招股書和Q1 Q2財報,氫媒財經發現,愛奇藝首次發佈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付費會員數5080萬;此後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截止2018年2月底,愛奇藝付費會員規模達6010萬;一季報未提及付費會員規模;到如今二季報這項數據則達到了6620萬。

對數據不敏感的同學看完下圖就一目瞭然了。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只需對招股書和財報的數據做簡單計算就能發現,從首發招股書的5080萬到兩月後更新招股書的6010萬,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兩個月增長了930萬,兩個月增長率是18.3%,每月平均增長9.15%。

然而到天Q2財報中,四個月付費會員僅增長了610萬,四個月的增長率為10.14%,平均每月增長率僅為2.53%。

結論非常明顯:雖然規模仍持續攀升,但愛奇藝近來付費會員的增長疲態異常明顯。坊間流傳付費用戶的7000萬天花板或許並非僅是傳說。

這是會員數量的維度。另外在會員的質量上,愛奇藝Q2的數據可能也不太樂觀。

根據財經網報道,在昨日Q2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中,中信證券分析師Yanyan Xiao問到針對會員的營銷活動問題,特別提到與京東的會員互通的活動。

愛奇藝CFO王曉東real老實地透露「到目前為止在所有會員中,年度會員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數都是月會員。」

月會員相對於年會員更容易流失。可見,就目前看來,愛奇藝的會員的質量也並不特別「實在」。

當然,王曉東也表示,將來會與京東繼續合作,獲取更多年度會員。

我們知道,愛奇藝的主要收入來自會員與廣告。就在Q2財報透露出付費會員增長乏力、年度會員少這兩大問題之前沒幾天,另一頭現金牛——信息流廣告,也出現了問題。

據《新京報》報道,7月25日,部分用戶發現,愛奇藝App首頁出現了多條小說、遊戲廣告,並且配有性暗示的圖片和文字,點擊進去之後更是含有多處相關內容,如「被男人壓在身下」、「疼就叫大聲點」等。此後愛奇藝全面下線低俗廣告內容,並對相關廣告方做封戶處理。

目前的情況是,愛奇藝上的廣告仍然並沒有多高大上——多是陳小春、古天樂代言的那一批以及「刀刀999,一刀爆神裝」之類的廣告,格調直逼今日頭條。

對廣告的寬鬆當然是源自愛奇藝對於收入和運營效率的在意——所以別以為愛奇藝不想盈利就不care「花錢效率」(龔宇造的詞)。

一個佐證是Q2愛奇藝的運營虧損率是22%,比去年同期的24%有所降低。

另外,根據騰訊深響的分析,愛奇藝的收入與成本總是同步增減的,毛利率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愛奇藝的營業虧損率維持在20%上下,即每獲得1億收入,就要虧損掉2000萬。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劃重點:「維持」是關鍵詞,或者說這種狀況是常態。愛奇藝一直以來只是將攤子鋪得更大,毛利卻沒上去,它們沒有從更大的攤子中撈到更高比例的油水。

2、跑毒

先得向非吃雞玩家科普「跑毒」一詞。這是個源於吃雞遊戲的網絡流行詞,是指玩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跑到安全區內,否則將被四周不斷靠近的毒氣淹沒,中毒的話會慢慢掉血最後Game over。玩家躲避毒圈的做法,則是所謂的「跑毒」。

愛奇藝跑的什麼「毒」呢?答:自身發展的「毒」和長視頻行業的「毒」。

先來說說自身發展的「毒」(侷限)。

上文提到,龔宇雖然短期不要求盈利,但仍然追求「花錢效率」和營收,但在付費會員增長乏力、年度會員少這兩大困境面前,除了放寬信息流廣告的審核,還有什麼方式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呢?

答案是:爆款。

是的,在氫媒財經看來,自從去年的《中國有嘻哈》開始,愛奇藝似乎患上了某種程度的「爆款焦慮症」,這種焦慮症讓愛奇藝的王牌節目散發著名為「套路」的氣息。

比如,在今年愛奇藝的爆款頭號種子《中國新說唱》中,愛奇藝太想用此前「你有freestyle嗎」帶火《中國有嘻哈》的熱詞帶節目的套路,在新節目裡一口氣推:skr、幫你唱hook、紫棋說的對、xx是我的小老弟只要正常發揮絕對沒問題等等梗。

問題是,去年僅一句「你有freestyle嗎」,而今年四五個梗一起推,結果用力過猛顯得刻意和生硬。比如吳亦凡主推的skr一詞,一集節目竟出現20多次!「幫你唱hook」的梗也是一集10次左右頻率。

多個梗加上高頻率,難免讓人反感。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當然,以吳亦凡流量帶火一個詞還不是難事,skr如今也算是freestyle第二。

然而問題又來了,由於新節目過於套路和同質(比如同樣的故意留懸疑的魔鬼剪輯、同樣賽制,幾乎同樣的製作人等),去年同樣的套路似乎沒在今年奏效——skr算是火了,《中國新說唱》卻不溫不火。百度指數顯示,《中國有嘻哈》去年峰值是32.7萬,而《中國新說唱》的峰值僅7.8萬,不到前者的四分之一!

所以到頭來,吳亦凡對節目的播放量其實沒幫上忙。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另一個例子是在此之前的《熱血街舞團》,同樣因為太過想要追求爆款以至於被「套路」所綁架,再加上播出時間上落後於優酷的同類節目,在第三方網絡影視數據分析平臺骨朵數據的統計中,近兩年來播放量最高的綜藝節目,《熱血街舞團》連前30都排不進(該平臺僅統計了前30)。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再來說說行業的「毒」(困境)。

眾所周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背後是BAT,視頻行業的博弈歸根結底是資本的角力。然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卻從時間戰場的維度攪動了「騰愛優」的三國戰局。

其結果就是,長視頻行業的增長很大程度被短視頻吞噬,「騰愛優」陷入近乎零和博弈的狀態。

如此一來,優酷藉助世界盃月活一路高歌之時,愛奇藝月活卻在走低。艾媒數據則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APP排行榜中,愛奇藝六月活躍人數不及優酷和騰訊排名第三,且與優酷騰訊的差距都在1個億以上!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綜上不難發現,愛奇藝可謂內憂外患。

3、解藥

正所謂「毒物出沒之處,七步之內必有解藥」,愛奇藝在跑毒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某些解藥。也正因此,我們並不能就此看衰愛奇藝。

解藥一:加大自制內容「劑量」。

「到目前為止公司內容成本佔總收入的70%到80%之間,我們預計在下半年這個比例將要達到80%。當然,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投資會在未來為公司帶來更可觀的收入。」王曉東在Q2財報的電話會議中如是說。

可見,愛奇藝將來仍將繼續加碼自制內容。我們知道,在長視頻行業中,明星和優質內容始終是流量的源泉(而不是視頻網站)。畢竟觀眾要麼是去看吳亦凡、鹿晗、張藝興的,要麼就是被口碑傳播所打動,衝著節目質量去的,至於是在哪個平臺上看,區別不大。

再考慮到第三季度往往是一年流量的高峰期(畢竟暑假),加大優質內容的投資如無意外會為愛奇藝帶來更多的用戶流量。可以想見,Q3才是愛奇藝的爆發期。

解藥二:更加給力的營銷。

通過骨朵數據我們發現,今年以來的網劇與網綜如果按照百度指數從高至低排,愛奇藝的《延禧攻略》以38.6萬的百度指數牢牢佔據前第一的位置,且這個數值比第二的《媚者無疆》和第三名的《鎮魂》加起來還要多。

愛奇藝正在「跑毒」吳亦凡這次毫無幫助

而且百度指數前十的網劇中有四部是愛奇藝的,百度指數前十的網綜中也有三部。不難看出,愛奇藝在廣告營銷、話題傳播上的能力,絲毫不比自制的內容的能力差,且他們這項能力在「騰愛優」三家中應該也是最頂尖的。

解藥三:多元的貨幣化手段。

7月17日,愛奇藝作價20億全資收購移動遊戲開發商與運營商天象互動,後者旗下擁有《醉玲瓏》、《花千骨》等遊戲。天象互動曾成功將《花千骨》由IP落地遊戲,並以月流水近2億收入創造了影遊聯動典範。愛奇藝的這次收購,為的是雙方能更好地業務協同。

如果再把這件事與更早前「百度將百度糯米的電影票業務整合入愛奇藝」的動作,不難看出,在不遠的將來,愛奇藝的營收將相當多元,進而從長視頻行業激烈的競爭中脫身。

事實上,愛奇藝目前已形成由IP向外延伸的9大貨幣化手段,廣告和會員佔營收的八成,其餘還有經紀、打賞、出版、發行、授權、電商等。

4、寫在最後

在內,愛奇藝付費會員增速乏力且年度會員較少;在外,競爭對手及來自抖音快手對於用戶時間的侵蝕,也讓愛奇藝如牛負重。「毒圈」逼近,愛奇藝正在慌忙奔逃。

但好在愛奇藝在跑毒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某些「獨家」解藥,甚至可能成為逆襲的「靈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