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是該高興呢?還是恐慌呢?

最近有兩則消息不知有沒有引起大家關聯關注,

一是"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一是"房產稅立法提速",但是二者結合解讀,可以大膽暢想,傳言多年的房產稅,可能真的要來了!

房產稅,本質是一種稅收,具有國家意志的強制性。因此,開徵必須具備兩大前提條件:

首先,必須要合法,要有法律依據,房產稅法的出臺是徵稅的前提;

其次,必須要合理,徵稅對象怎麼定?稅率怎麼定?評估標準怎麼定?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就是在解決徵稅認定的基礎工作。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是該高興呢?還是恐慌呢?

那麼,房產稅真的開徵之後,房價是否真如大多數人想的那樣會應聲而跌呢?投資客是否會拋售房產?作為社會大眾的我們,是該高興還是恐慌?

一、房產稅的出臺,房價是否會應聲而跌?

實際上,我國現行房地產體系已經有了很多的稅種,如企業拿地要交土地稅、房子買賣交易要交營業稅、產權過戶要交契稅、房屋出租要交房產稅、土地增值要交土地增值稅……

因此,房產稅的出臺,本質還是一種稅收。差別在於,其他現行稅種都是一次性繳納,而房產稅則是每年都要繳納,屬於一種長效調控機制,主要作用在於增加投資客持有成本,抑制投機性炒房需求,從長遠看,有利於調節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是該高興呢?還是恐慌呢?

二、房產稅的持有成本,是否會轉嫁給接盤者?

參照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房產稅政策,一般每年徵稅標準在0.2%~3%之間,這是一個比較溫和的稅率,因此在真正實施的時候,可能會存在投資客在最終房產進行交易的時候,把房產稅的成本轉嫁給接盤者的情況,這取決於當時的市場供求關係

如果市場供不應求、房源緊俏,那成本轉嫁可能性就高;如果市場供過於求、房源空置率高,那成本轉嫁的可能性就低;

但綜合而言,炒房客持有房產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對投機性需求的抑制作用明顯。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是該高興呢?還是恐慌呢?

三、房產稅的徵收,是否會誤傷剛需?

房產稅作為一項稅收政策,具有長期有效性。因此,對於剛需族而言,原本買房壓力就已經很大,現在還要每年繳納一筆房產稅,是否會雪上加霜?

當然,房產稅的實施肯定也會因城施策,採取差別化的房產稅制,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剛需群體的利益,從長遠來看,如果能使市場供求雙方迴歸平衡,房價平穩運行,也並非壞事,因此,剛需族大可不必恐慌。

對於房產稅的出臺,你覺得會誤傷剛需嗎?歡迎評論區探討!記得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