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無痕:國貿城事件

大雪無痕:國貿城事件

誰還記得那場大雪

一封舉報信

1992年6月6日,哈爾濱市最大的一家地下商埸國際貿易城在鼓樂喧天中 開張了。國際貿易城董事長兼總經理張庭浦主持了隆重的開業大典。 國貿城開業後生意十分紅火,它的經營方式是出租售貨攤位,2200多個攤 位很快就出租一空,客流量也躍居全市同行業首位。 隨著國貿城的火爆,總經理張庭浦也聲名大振,成為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人物 ,被譽為有突出貢獻的青年企業家。張庭浦原是哈爾濱市人民防洪辦公室的一名處 級幹部,在此之前他是人防辦下屬的一家三產企業的負責人。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紅紅火火的國貿城卻沒給人防辦帶來任何收益。哈爾濱市 人防辦給國貿城投資了2000多萬元,按規定,張庭浦應該把盈利上交給人防辦 ,可是,張庭浦卻說從國貿城開業後沒有效益,也就沒有向人防辦交過一分錢。

1994年8月,檢察機關收到群眾舉報,反映國貿城總經理張庭浦等人侵吞 、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問題。舉報人署名是國貿城職工鄭義。這封舉報信從最高人 民檢察院批轉到黑龍江省檢察院,既而又批轉到哈爾濱市檢察院。兩個月過去了, 舉報人沒有看到查處此案的跡象,便又向省、市紀檢委和中紀委發出了舉報信,並 且公開自己的真實身份:國貿城副總經理、市人防辦幹部於新華。 於新華說:“我和他(張庭浦)個人沒有什麼恩怨、私仇。當時我就想,國貿 城國家投資兩千多萬元,作為75%的股東,國家沒有效益(當時沒有上繳過錢) ,我覺得這個問題比較大。”

1994年12月16日,於新華將舉報信輾轉遞到了中紀委領導同志的手中 。中紀委領導同志分析了於新華的舉報信後,作了批示:於新華同志反映的問題很 重要,請認真對待。隨即哈爾濱市紀檢委對國貿城的問題進行調查,這次調查歷時 半年,主要是委託市審計局對國貿城的賬目進行審計。 然而,就在有關部門對國貿城調查期間,舉報人於新華被張庭浦免去了副總經 理的職務並停發了工資。更為嚴重的是,他在自己的家門口被兩個不明身份的人用 刀砍傷。 於新華的遭遇受到了中紀委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同時,他們認為對國貿城的 調查不深入,對舉報信中所反映的要害問題沒有查,便責成省紀檢委立案調查。

1995年7月,省市紀檢委和檢察院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國貿城進行了長達一 年的調查。到1996年7月,調查組終於對國貿城案做出了結論。結論長達78 頁,有3萬多字,調查組對於新華所反映的十幾個問題一一進行了調查,最後認定 :國貿城總經理張庭浦不存在經濟犯罪問題,只是在工作中有一些失誤。

1996年7月21日,當時任中紀委副書記的侯宗賓同志和中紀委常委劉麗 英同志專程到哈爾濱聽取調查組的彙報。 據劉麗英同志介紹:“我是耐著性子,聽完了這78頁的報告,實際是一邊聽 一邊非常生氣。” 這78頁的結論並沒有回答人民的疑問,中紀委的疑問。它只闡述了一點:案 情不簡單!侯宗賓同志為此作了重要指示,對這個案件必須重新組織力量,必須加 強領導,調整辦案力量,加大力度,把這個案子徹底查清楚。

1996年9月4日,黑龍江省委決定成立國貿城案件領導小組,由省委副書 記王建功親自領導。當時的省紀檢委書記李清林任領導小組組長,省紀檢委書記張 毅、哈爾濱市副市長嶽玉泉任副組長,領導小組從省、市紀檢、公安等部門抽調1 00多名業務骨幹組成專案調查組。根據中紀委領導的意見,對原國貿城調查組進 行了徹底改組,原調查組一個人沒留。對原調查組在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徇私舞弊的 問題,一一查處。 國貿城案件領導小組把儘快突破此案的重擔交給了有豐富辦案經驗的檢察官楊 戰玉。 任國貿城專案組組長的楊戰玉,是哈爾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他看了原來專案 組調查材料,又看了群眾大量的舉報信,心裡已有了底,確定了四個突破口。 這四個突破口是張庭浦本人,他的會計、出納,還有一個部門經理。他們都是 這個小圈子的人,不僅在張庭浦犯罪上他們有共同參與的嫌疑,而且本身也有經濟 犯罪。

1996年9月11日,也就是新的專案組成立後的第七天,專案組就發現了 張庭浦等人挪用鉅額公款等事實,檢察機關決定對他們採取強制措施。但是,當2 0多名辦案人員到達國貿城時,卻發現總經理張庭浦和其他重要犯罪嫌疑人都不知 去向。 誰?是誰走漏了風聲? 當時決定先由市裡通過召開會議的方式,把張庭浦和有關人員召集在一起,在 宣佈這個決定的過程中,對張採取強制措施。這樣就可避免他逃跑。但由於市委在 運作過程中延誤了時間,原定上午9時的會議直到下午4時多才召集成,此時張已 逃走。時間是下午2時。 這顯然是有人已向他通風報信,專案組目前對此仍在調查。 當晚,在全市所有的道卡,所有的路口都設上卡,檢查過往車輛,另外對張庭 浦可能落腳的地方全都去搜查。同時,全國各地的海關,所有的車站、碼頭都接到 了對張庭浦的通緝令。

1996年9月16日凌晨,通緝令發出的第五天,張庭浦主動來到了專案組 。 然而,他拒不承認自己有罪,他聲稱自己是“配合組織調查”。他似乎擺出一 個“清白者”的姿態,談自己在國貿城工作期間的功績,談他是如何把國貿城搞起 來的。總之表現得極為反常,把調查他問題的專案組當成了他宣揚自己的人生舞臺 。 可是,所有的“戲”都有落幕的時候。 就在張庭浦拒不承認自己的違法犯罪事實的時候,專案組已陸續將國貿城的主 要犯罪嫌疑人一一逮捕歸案。 出納李玉霞,是張庭浦比較信任的幾個人之一,國貿城所有的資金來往,都在 她的掌握之中。在前專案組對國貿城的調查期間,李玉霞因嚴守張庭浦在財政上的 一些秘密而被張庭浦喻為忠誠的衛士。 經過連續兩天的審訊,李玉霞交待國貿城設有小金庫。張庭浦曾多次吩咐她把 小金庫的賬本銷燬,但是李玉霞為了有一天能洗清自己,便把裝滿兩編織袋的賬本 保存下來,埋在了她姐姐家的菜地裡。 她所埋的,都不是正規賬,這裡記載著整個國貿城當時幾百萬的小金庫支出, 即賬外款的支出。賬上共記載了720多萬元小金庫資金的使用情況。記載了張庭 浦的貪佔、揮霍、濫用,記載了張庭浦以為早已銷燬了的罪惡。 張庭浦見到自己“忠誠的衛士”打出了這張致命牌,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死 一樣的恐怖包圍了他,他一改原來的傲慢而哭開了。那找不著調的哭,整整嚎了一 上午。 從1994年8月於新華開始舉報到1997年年初,歷時兩年多的國貿城特 大經濟罪案終於水落石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