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該咋辦?

近日網上一則小女孩與父親對話的視頻得到了許多網友的點贊。視頻中小女孩問“脾氣不好該怎麼辦”,這位父親“你不必天天開心”的回答被大家稱為“暖爆了”!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該咋辦?

在這段1分半鐘的視頻中,父親還跟女兒說了下面這段話: “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我會尊重你的底線,絕不會越過。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適合跟你開玩笑的話,你只需要告訴我,我就不會了。”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有個這樣的爸爸真的好幸福!那借此,小編想跟親愛的爸爸媽媽來探討一下: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該咋辦呢?

-01-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理解並幫助疏導

一位媽媽想治一治性子急的女兒。於是,她把一塊小鵝卵石交給女兒,很鄭重地跟她說:“這塊神秘的石頭有媽媽的祈禱,你帶在身上,當生氣或者沒辦法控制自己情緒時,就用力緊緊握著它,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傳給它,它會通通吸收掉,你的內心慢慢會變得越來越平靜。”

女兒瞪大雙眼,半信半疑地把石頭裝進口袋裡去上學了。下午放學時,她高興地說:“媽媽,我試過了,好像挺管用,我今天沒有因為著急發火了,我們以後管它叫憤怒的石頭吧。”

所以,情緒不是洪水猛獸,當孩子遇到情緒不佳的狀況時,家長們不應該馬上訓斥孩子“不要哭”,而是應該接納孩子的低落情緒,引導孩子正確疏通。

重要的是不要讓情緒控制孩子,要引導孩子用有效的辦法管理它。

-02-理解他,而不是勸阻他

黃磊曾經這樣說過:“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一位媽媽分享的故事正印證了這個道理:有一天,天氣轉冷了,孩子不想穿棉鞋,他堅持要穿涼鞋上學,對媽媽的建議不予理睬。

於是這位媽媽帶他到陽臺感受北風呼呼吹的寒意,還端來一盆冷水示意他把腳放裡面試試,對他說如果穿涼鞋腳就會冰成這樣。他馬上把腳縮回乖乖選一雙棉鞋穿上。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該咋辦?

有人可能會覺得多此一舉,哪有時間跟他們磨嘰,狠狠教訓兩句就搞定了。

的確,這樣大人更省時省心了,但孩子不是能任由擺佈的娃娃,他只是個急著長大想證明自己的小孩兒,為何連個小小的試錯機會也不肯給他?沒有人喜歡被控制。

孩子生氣的時候最不希望被“勸阻”,最需要的是被“理解”。理解孩子的情緒,為孩子留出“靜一靜”的空間。

-03-懂得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

當孩子說出“不”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行使當爸當媽的權利,對孩子說:“你必須得這樣”,或者嚇唬他:“你再哭,警察叔叔就來抓你了”、“不聽話就告訴你們班主任!”、“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明白孩子的心裡是如何想的嗎?看到孩子哭鬧任性,我們就心煩意亂,其實是你從未真正在意過孩子的心理需求!

其實孩子每次鬧情緒,都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與我們溝通,只是他們大多數時候還沒有學會如何正確表達他們的感受和需求,所以我們不要對孩子太苛求,因為我們並沒有教他如何表達、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04-孩子發脾氣,你需要這樣做

對孩子有耐心。

當孩子發脾氣時,不要立馬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理?”、“怎麼會有你這麼不懂事的小孩!”

爸媽們試著接納孩子的壞脾氣,放下手中的事安撫孩子,孩子的壞脾氣通常都是短暫的,等孩子平靜下來再跟他分析對錯。

引導孩子說出原因。

任何一種情緒都有由頭,大人如是,孩子也一樣。

身體不適,需求被忽略,逃避責任,達成目的,孩子發脾氣不外乎以上4種原因,讓孩子平靜下來以後,爸媽們更要關心孩子背後的想法。引導孩子說出暴躁的原因,教孩子用更合理的方式去發洩情緒。

給孩子立規矩。

孩子發脾氣不僅自己情緒低落,還會影響身邊其他的人。所以爸媽們也要適當的給孩子“立規矩”。

不是不允許孩子有情緒,而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延遲滿足要求,鍛鍊忍耐力。

當寶寶情緒不穩,摔東西時,要先分析一下他有沒有模仿的對象和行為。

如果只是因為單純地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你要做的是不要馬上滿足他的要求,而是應該冷落他一會兒,等到他情緒穩定後教育他,告訴他之後再滿足他的合理要求。

這樣等他再遇到需求無法滿足時,自己會有意識地控制情緒。

自我反省,切勿火上澆油。

在對待寶寶的態度上,家庭成員一定要態度一直,千萬不能一方採取冷處理態度,另一方卻什麼要求都滿足寶寶,這樣只會導致寶寶越來越任性。

當寶寶發脾氣時,如果你認為可以採用“以毒攻毒”的辦法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做只會導致寶寶有樣學樣,脾氣變得更差。

如果媽媽每次都無法應對的壞脾氣寶寶推給爸爸教育,那麼會導致寶寶產生“媽媽拿我沒辦法”的心理,只會導致他以後在媽媽面前更加肆無忌憚的發脾氣。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該咋辦?

-05-控制好自己情緒,給孩子正面榜樣

爸媽要是愛發脾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用發脾氣來發洩自己的壞情緒。父母平常的情緒模式也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心情和成長的。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當她們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需要進行的方式方法會不一樣,但是最基礎的就是——耐心。

只有用心感知了孩子的喜怒哀樂,我們才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脾氣漸長,才能很好地“對症下藥”,幫助他們疏導情緒,避免養出一個隨時會爆炸的“小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