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拖了這麼久,終於要寫字母哥了。

其實每次你們讓我寫字母,我都很困惑要怎麼寫——字母哥哪厲害大家都清楚,問題在哪大家也清楚,我要是光說,字母哥身體太禽獸了,就是跳投不準,要抓緊練習啊,這樣的文章好像也沒多少意思。

所以我們還是得搞清楚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

  1. 字母哥的跳投到底怎樣影響著他的進攻?
  2. 雄鹿要怎樣解決字母哥的跳投短板?
  3. 字母哥的綜合實力到底如何,是不是被老美高估了?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1.字母哥的跳投到底怎樣影響著他的進攻?

字母哥的跳投有多差?

籃下3英尺以外到三分線這個區間,字母哥的命中率只有34.8%,三分命中率是30.7%。這已經很辣眼睛了,可實際情況比命中率還要糟糕——這還是被大量放空後投出的數據。不管是三分球還是中距離,防守人員對待字母哥的態度相當一視同仁——你就投吧,投死我認了。

字母哥作為雄鹿的絕對核心,一場比賽的出手不可能少,被如此放空的情況下,出手一定比例的跳投在所難免,事實上,字母哥中距離跳投出手次數非常多,每36分鐘達到了8.2次,這個單位時間產量在大前鋒球員裡排名第7,比安東尼投的還要多。

以這種慘淡的命中率投出這樣的產量,可想而知糟糕的跳投對字母哥整體效率有多大的傷害——但這只是最表面的負面影響,跳投糟糕帶來的常見副作用,都可以在字母哥身上看到一些:

副作用之一——擋拆被繞防。

上個賽季,所有回合數滿足條件的擋拆手之中,字母哥擋拆被繞防的頻率排在第三,只有隆多和託尼帕克比字母哥被繞防的頻率更高。擋拆被繞防帶來的問題很大——持球人和掩護人攻框的難度都會變大隻是一方面,更大的問題是,由於小個防守人繞防,大個防守人回收籃下,一次擋拆過後,防守陣型很可能毫無改變,對位不發生任何變化,等於白白浪費了進攻時間。

對字母哥來說,他的擋拆跟一般小個後衛還不一樣。字母哥在本賽季基本穩定了大前鋒的定位,他與中鋒的擋拆找錯位的價值並不大,字母哥非常喜歡的是與控衛擋拆錯位去打小個——這跟詹姆斯有點像。但糟糕的跳投會讓對手在過掩護時絲毫不用把注意力放在字母哥突然出手上,這會讓錯位找小個的過程不那麼輕鬆,有時候經過一番努力可能還是原始對位。如果我們再想想詹姆斯在找大打小錯位時經常用三分球讓對手的繞防付出代價,就能明顯感受出一個跳投完全不靠譜和一個如果你敢放則經常能給出回應的持球手的差別。詹姆斯在今年季後賽可以把面框+背身單打的總頻率提升至41%,但字母哥季後賽這個數據只有18.3%,一部分原因是他想找錯位機會並不容易。

副作用之二——對手容易擺出口袋陣等字母哥去鑽。字母哥的跳投水平讓對位防守者可以很有信心的回撤到罰球線附近,與其他隊友擺出合圍陣型等字母哥來鑽,如果字母哥跳投給不出懲罰,那麼字母哥在陣地戰中開發進攻的難度就會大幅度上升。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對位字母哥的巴特勒給了三步的距離,巴特勒、唐斯和瓊斯完全可以輕易的封堵中路的突破路線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這是另一張站位圖,巴特勒回撤到罰球線,與吉昂、吉布森和瓊斯完全形成了一賭人牆,字母哥完全沒有突破的路線可走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這是一張字母哥一頭扎進包圍圈的站位圖

這是糟糕的跳投帶來的傷害——或者說,被放空的跳投給不出懲罰時帶來的副作用,字母哥的突破難度比之哪怕稍微準一點的跳投手要大的多。字母哥的確是厲害——即使防守包圍圈重重,他還能在這種環境下攻框取分,問題在於,產量上限在這種環境下必然受到限制,鐵打的身軀也不可能把高難度的攻框在陣地戰中無限的延續下去,而糟糕的跳投又無法作為保障體面效率的前提下無限提升產量的手段,所以字母哥在今年季後賽面對綠軍的鐵桶防守出現陣地戰開發進攻拙計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

副作用之三——無球不好定位。通常情況下,一箇中遠距離沒有威脅的鋒線球員,即使擁有完美的空切意識,想不拖空間都很難。但字母哥的確有例外的可能,他在本賽季穩定的定位為內線後,在進攻端經常扮演擋拆掩護人的角色,他的順下和空切比之一般的沒有射程的鋒線球員要強力的多。字母哥的接球投籃雖然一塌糊塗,但字母哥的接球強行突破太屌,他的定點只有24.7%的比例選擇了直接出手,有高達31.8%選擇了攻框,這部分效率高達每回合1.355分。

可字母哥的綜合定點效率依然在水準線之下,如果字母哥在打5號位的陣容裡,他糟糕的跳投能力可能並不要緊,但考慮到他的內線搭檔亨森也只有效率平平的中距離,這就很讓人擔心相互疊加影響的副作用了。

所以這就又要說第二個問題:

2.雄鹿要怎樣解決字母哥的跳投短板?

中鋒位置用亨森,或者雖然有三分能力,但大部分時間三分都不在線的梅克與字母哥搭檔都不妥——字母哥基本可以看做一個沒有射程的內線球員,那麼在今天的NBA,已經很少有球隊能容忍兩個內線都沒有三分球威脅。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字母哥是一定要攻框的,那麼亨森在籃下就很耽誤空間了

雄鹿休假期引入洛佩斯和伊利亞索瓦顯然是正確的決定——前者上個賽季解放了蘭德爾,後者上個賽季解放了西蒙斯。字母哥需要更好的球隊空間來支持他的攻框——這跟勒布朗詹姆斯喜歡身邊有四個射手是一個道理。

另外,雄鹿上個賽季增加了字母哥在無球時作為掩護人的戰術是很好的嘗試——參與掩護一方面掩蓋了他投射不佳的問題,也能便於對手換防後找到字母哥大打小的機會,但這同樣需要雄鹿的5號位有站在外線的牽制力,或者字母哥自己站5號位,不然以他只能順下的特點,內線有中鋒拖空間的情況下,他去做掩護人順下的威脅也小了很多。

今天的NBA,空間就是生命線,特別是對於字母哥這種自己沒有跳投威脅的核心球員,搭配射手團隊幾乎是改善進攻必須要做的嘗試——當然,雄鹿馬上就要面臨洛佩斯和伊利亞索瓦防擋拆被針對的問題,相對來說,亨森和梅克的機動性都要好的多,但再考慮到雄鹿上賽季羸弱的籃板球和低位對抗,洛佩斯的到來能解決的問題恐怕也不只是進攻端。

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字母哥自己把跳投精進一步,但這能不能短期內實現,誰也不好講。從策略上講,字母哥在一部分時間裡打中鋒也是解決他跳投難題的非常現代化的思路,雄鹿在上個賽季也這麼幹過,但下賽季他們擺五小陣容可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字母哥能頂多久的五號位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倆瘦猴米德爾頓和斯內爾誰去打4號位?

不管怎麼說,雄鹿有了進攻能解決空間問題,防守能當肉盾保護籃板的洛佩斯,以及4~5號位搖擺、防守比看模樣要好一點的空間型內線伊利亞索瓦,這都是不小的進步了。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3.字母哥的綜合實力到底如何,是不是被老美高估了?

球迷們很喜歡質疑老美對球星實力的評價——質疑沒有問題,因為老美的媒體也不代表絕對正確。

但如果過多把戰績因素放在評價一個球員的能力上,這就未必是非常科學的看待球員能力的方法——所謂給XXX一堆XXX樣的隊友,也能XXX之類的言論,不過是為了讚揚某個球員時一種誇張的幽默表達,你也應該清楚,老美夸人都是這種套路,說話的人自己心裡都未必相信——雄鹿的戰績可能無法支持字母哥在整個賽季加入MVP爭奪者的討論範圍,但在我看來,字母哥的能力的確接近MVP級別——注意,是接近,不是達到。

RPM可以反映出字母哥現在有多優秀——大前鋒第二,僅次於濃眉哥。

但更加可怕的是,字母哥的成就,是在他的跳投幾乎完全沒譜的情況下得到的,他的一些數據和表現,幾乎讓人不敢想象如果他的跳投達到中游水準,會是怎樣的禽獸。

字母哥的籃下數據有以下特徵:

每36分鐘籃下出手8.3次,大前鋒第一,單位時間比字母哥攻框更多的球員只有哈雷爾、卡佩拉和坎特,都是中鋒球員。而字母哥75.6%的籃下命中率鶴立雞群,同等產量下只有詹姆斯可以媲美,甚至勝過那些吃餅型中鋒。

殘暴如字母哥,也有他的命門

再次提醒——這種殘暴的籃下產量和效率,是在幾乎沒有跳投威脅的情況下,對手像前文一樣,各種繞防+退三步擺陷阱得到的,而且字母哥籃下得分的受助功率也遠比吃餅型內線低的多。

轉換也好,陣地戰也好,只要讓字母哥衝起來,那麼他就有可能衝破各種難關,強行打進這種你只能無語凝噎的誇張表演。

字母哥對籃筐的威脅,賦予了他改變防守的能力——即使因為跳投能力的羸弱被浪費了一部分,比如字母哥在持球擋拆時的表現就遠不能與詹姆斯相比。

但不管是低位還是面框,字母哥單打改變防守的效果要遠比一般的鋒線球員厲害(依然除了詹姆斯),即使沒有利用擋拆找到錯位,字母哥面對大部分對位者依然有錯位優勢,要麼沒他高大強壯,要麼沒他速度迅猛,特別是在低位持球形成單打時,夾擊就變得非常必要,而字母哥的視野和傳球能力就可以幫助他找到那些被放空的隊友。

在低位單打中帶動隊友的回合和比例能同時超過字母哥的球員,又只有詹姆斯一人而已。

在鋒線球員裡,論持球一對一改變防守的能力,字母哥基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再次強調,這是一個跳投稀爛的字母哥。

想想這個不到24歲的年輕人的未來會多麼可怕。

我們說了這麼半天,其實一直在討論進攻端的事——字母哥在防守端難道不是同樣的可怕?

如果我們可以適應字母哥在防守端的確是一個內線球員的話,那麼他不就是我們最為稱讚的,護框與換防彈性兼備的內線防守者?當字母哥在場時,對手的籃下命中率要降低5.1%,而字母哥的換防彈性就更加不需多言,他是聯盟裡為數不多單防杜蘭特都毫無違和感的妖怪天賦。

在詹姆斯西遊後,字母哥很有機會爭取到東部第一人的榮譽——他本來就是被相當多媒體和球迷認可的東部第二人,但倫納德的到來,大帝的成長會讓這個位置的爭奪變得更有懸念——你有理由看好字母哥,他的成長加點方向太明確了,未來跳投進步帶來的想象空間無比廣闊,他是那種你玩2K遊戲一定會很早得到並重點培養的妖人——上限實在是太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